-
2017年中國燃氣價改行業前景分析
2017/8/30 11:33:53 來源:中國產業發展研究網 【字體:大 中 小】【收藏本頁】【打印】【關閉】
核心提示:一、環保壓力推動燃氣替代空間巨大我國一次能源消費占比看,煤炭、石油、天然氣及水風核分別為 64.0%、18.1%、5.9%及 12.0%,其中化石能源中污染較大的煤炭占比過高。而從國際水平看,天然氣占一次能源消費比重約 24%,可見我國一、環保壓力推動燃氣替代空間巨大
我國一次能源消費占比看,煤炭、石油、天然氣及水風核分別為 64.0%、18.1%、5.9%及 12.0%,其中化石能源中污染較大的煤炭占比過高。而從國際水平看,天然氣占一次能源消費比重約 24%,可見我國天然氣替代空間廣闊。就政策規劃目標看,《國家氣候 2020 規劃》明確提出,天然氣占一次能源占比 2020 年達10%以上。根據模擬測算,要達到 2020 年天然氣占比一次能源消費總量的 10%左右,2016~2020 年天然氣消費復合增速區間為 12.9%~15.8%。
二、從電改看氣改: 放開兩頭、管住中間方向明確
我國油氣領域的高度壟斷格局依然非常明顯。 從上游看,無論是油氣的勘探、開采 、進口等 , 均由國有的石油公司壟斷。常規油氣勘探開采方面,所有地下資源勘探開發的前提條件是取得合法的勘探開發區塊。按我國現行法規,油氣(包括常規油氣及其自然延伸的致密油氣、煤層氣)是特種礦產,其區塊登記管理權歸中央(現委托國土資源部),即所謂一級管理。準許進入的企業實際上由四家國務院授權企業全權把控,即中國石油、中國石化、中海油、以及陜西延長石油集團。
從下游看,城市分銷實行特許經營制度,全國性及地方性燃氣集團主體較多。2002 年《外商投資產業指導目錄》首次將原禁止外商投資的電信和燃氣、熱力、供排水等城市管網列為對外開放領域,同年建設部下發《關于加快市政公用行業市場化進程的意見》明確提出公用事業特許經營權公開招標確定投資主體。經過多年市場化運營權招標,我國已形成新奧能源、華潤燃氣、香港中華煤氣、中國燃氣等全國性及深圳燃氣、上海燃氣等地方性燃氣集團。
2015 年我國主要城市燃氣分銷商數據
數據來源:公開資料整理
整體來看,我國油氣產業鏈與電力產業鏈在壟斷的格局性上高度相似,而且 “三桶油”基本把控了產業鏈的上游及中游,從壟斷程度上來看更甚于電力行業,改革勢在必行。而由于兩者的這種相似性,使得油氣改革可以向走在前面的電改學習經驗教訓,更有利于改革的推進。
電力/油氣產業鏈各環節市場主體及壟斷程度
數據來源:公開資料整理
目前,油氣改革方案落地在即。而根據電改經驗,“管住中間,放開兩頭”的思路同樣適用。隨著管網獨立推進,預計未來天然氣價格形成機制將進一步理順,市場化定價是必然趨勢。
天然氣價格改革路徑與電改對標
數據來源:公開資料整理
目前天然氣門站價格凈回值法與進口替代能源掛鉤,本質上是上中游一體化定價。目前國家已出臺《天然氣管道運輸定價成本監審辦法(試行)》征求意見稿,對跨省管網進行成本加成定價,在中游公用事業環節定價理順后,上下游對接,市場化定價才成為可能。由于目前我國天然氣產業鏈上中游的集中度較高,我們預計價格改革或分為兩步走:
第一步:維持門站價,對跨省管網輸氣價格進行獨立核算,并重新定價;考慮到目前油價下,門站價按凈回值法仍具有較大下調空間,跨省管網重新核定降價部分或傳導至下游門站價。下游各城市單獨核定配氣價格,居民銷售價格地方政府核定,非居民銷售價格仍由地方政府指導最高限價。
第二步:上游開采與中游跨省輸送完全切割,跨省管網獨立成立國家管道公司。上游開采市場化放開;特許經營權結束后下游銷售環節放開,銷售價格由市場競爭決定。
鄭重聲明:本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轉載文章僅為傳播更多信息之目的,如有侵權行為,請第一時間聯系我們修改或刪除,郵箱:cidr@chinaidr.com。 -
- 熱點資訊
- 24小時
- 周排行
- 月排行
- 直擊AICon北京現場:硅基流動首發煥新品牌及國際站!
- “工業+文化”釋放“新”魅力 工廠車間從幕后走向臺前打開文旅消費新空間
- “好房產品力峰會暨數字化賦能創新大會”圓滿落幕,聚焦產品力重構與成交效率提升
- 區域協同注入產業活水!“寧德杯”全球創新創業大賽首站寧波成功舉辦
- 浙江景寧農戶19天賣10萬單!阿里陪跑計劃讓50歲“老姜頭”變身電商新農人
- 軍校上新 今年招生有何新變化?一文詳解
- 酷特智能開啟企業級應用市場新生態 企業智能體集群全面招商
- 山海共進 特創未來,2025 山特 T1 峰會成功召開
- “深海”力量!中國海油攜手電科金倉完成核心系統全面國產化
- “校企協同育人”鍛造畢業生“硬實力” 為學生鋪設從校園直達企業就業“快車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