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浙江景寧農戶19天賣10萬單!阿里陪跑計劃讓50歲“老姜頭”變身電商新農人
2025/7/3 11:44:16 來源:財訊網 【字體:大 中 小】【收藏本頁】【打印】【關閉】
核心提示:黃梅天接近尾聲,林文峰戴著草帽在田里溜達了一圈就回辦公室了,田里有工人在忙碌,辦公室有新招的大學生在運營店鋪。林文峰摸摸腦袋:“有時候覺得自己都不像一個農民了。”黃梅天接近尾聲,林文峰戴著草帽在田里溜達了一圈就回辦公室了,田里有工人在忙碌,辦公室有新招的大學生在運營店鋪。林文峰摸摸腦袋:“有時候覺得自己都不像一個農民了。”林文峰是浙江麗水景寧人,在當地,他有個更加響亮的名字叫“老姜頭”。因為種了十幾年的生姜,再加上經常剃個光頭,大家就這么叫習慣了。
2023年,阿里巴巴“新農人”計劃在麗水景寧落地,林文峰成為了重點陪跑對象。不到兩年時間,他主賣的一款紅糖姜茶就從每天最多1000單到高峰時期的7000多單,單量上升的同時,林文峰學也學到了更多電商新技能,還帶著家鄉的父老鄉親一起發家致富。
這一切放在幾年前,他想都不敢想:“自己一個種地的農民有朝一日竟然還種出名堂來了。”
家里變故返鄉創業
一頭扎進生姜種植
林文峰是土生土長的村里人,但因為父親是小學代課老師,小時候并沒有吃多少種地的苦。長大后的林文峰在溫州和杭州都打過工,在工地挑過磚塊,干過啤酒銷售,還當過校車司機。
2011年,因家中出現變故,林文峰辭職回家照顧父母,當時家里有親戚在種茭白,中間會有一空檔期,可以種姜。“他問我有沒有興趣一起干,當時他每年能掙個二三十萬,我一聽就答應了。”
作為浙江唯一的少數民族自治縣,景寧山多且高,氣候濕潤,這里種植的小黃姜和普通生姜不一樣,肉質緊實,纖維較細,口感更加細膩。
沒怎么干過農活的林文峰一頭扎到田里,才發現種田說說容易,真干起來還挺難。他一邊學種植技術一邊找渠道賣,但是每年種的還是賣不完,一直虧到2016年。
就在林文峰快要放棄的時候,2016年11月,他參加了“浙江省生態精品農產品博覽會”而迎來新的機會。農博會上他帶了一盆帶土的生姜,仔仔細細地介紹著生姜的生長情況以及小黃姜的特點。
這樣可感知的介紹經杭州媒體報道到后,第二天很多市民涌進現場來買姜,還有一些供應商也找來了。
【圖說:生姜種植戶林文峰】
就這樣,林文峰生姜的生意越做越大,還開始帶動當地的留守老人種姜,把他們的姜收上來賣。然而到了2020年初,線下渠道受疫情影響,林文峰不得不開始嘗試線上渠道,但礙于經驗不足,不規范經營還被職業打假人舉報而遭受了罰款。
那段時間,每次景寧有關于電商的培訓,林文峰都會積極參加,每次都能學到新知識,收獲不小,但是光有理論實際應用中總是差點意思,銷量一直馬馬虎虎。
10萬單僅3單差評
客戶滿意度達99.9%
新的機遇發生在2023年。這一年,林文峰參加了阿里的一個公益電商培訓,小組拿了第一名,后被選上了新農人電商重點陪跑對象。
這是阿里巴巴助力鄉村振興的系列公益活動,挖掘縣域新農人,派遣陪跑老師長期駐扎縣里,從開店到運營手把手指導,最后通過實戰訓練將培訓轉化成銷量,促進增收。
阿里巴巴特派員梁玉和電商專家蔡波就這樣,成為了林文峰的電商指導和陪跑老師。他們一點點研究他的紅糖姜茶,把需要改進的地方梳理出來。林文峰第一次知道,原來包裝也是有標準的,產品說明字號不能太小也不能太大。“以前都是自己找工廠隨便做做,哪懂這些細節。”
2024年1月份,淘寶芭芭農場推出了一個助農銷售活動。“為了承接這場活動帶來的銷量,阿里的老師們前前后后幫我做了非常多準備工作,當時我還覺得會不會有點過于夸張了。”林文峰說,沒想到活動一上線,當月就賣了十萬單,這是他做夢都想不到的銷量。
日常我們一天最高也不會超過1000單。沒想到第一天就有3000多單,那真是手忙腳亂的一天,發現打單都是個問題,“第一天有幾筆打錯了,一堆人花了兩個多小時才翻出來。”林文峰說,在特派員的建議下才學會了訂單歸類。
“真的是手把手教我了很多管理和運營的東西,大家怎么分工,哪些工作可以前置,怎么提高工作效率。”林文峰說,那幾天,特派員拿著電腦蹲守在現場,有什么問題解決什么問題,甚至帶他一起去找物流公司談價格。
【圖說:芭芭農場賣出十萬份姜茶】
最多的一天,他們發了7300單,流程熟練后也在6點半前順利發貨了。最后一算,在19天時間里共完成了10萬單的發貨,其中只有6單差評,還有3單是因為物流的原因。“相當于差評率是十萬分之三,客戶滿意度99.9%,這在電商行業是非常難得的。”林文峰說。
貨物發完的那天晚上,林文峰回家后和老婆聊著聊就哭了。“說起來,我這輩子印象深刻的也就哭了兩次。”林文峰說,上一次還是女兒考上大學的時候,而這次10萬份的姜茶,不只是林文峰一個人的創收,還惠及了50余戶農戶,戶均增收3000元以上。
機會是留給有準備的人
幫助更多需要幫助的人
除了銷量的上漲,特派員們還幫林文峰對接了阿里公益設計的同事們,免費設計了新的紅糖姜茶包裝,2025年初的年貨節和春節不打烊活動,新款包裝很受歡迎。
“我不知道怎么感謝你們,讓我一個農民有這樣的提升。”林文峰每次和特派員表達謝意,對方的兩句話讓他直到現在都記憶深刻。
第一句是:“機會是給有準備的人的。”另一句話是:“阿里幫助了你這次,你也要幫助更多要幫助的人。”
這些話,林文峰一直銘記在心。他收姜是訂單制,“這幾個村的生姜種植戶,我是應收盡收,只要他是按照我的種植標準去種,我就全部收完。”
【圖說:林文峰帶動村民種植生姜致富】
另外,他也一直在做助農直播,幫助本地留守農民解決好貨難出的問題,還積極參與各類抗臺助農、愛心公益活動,將所種西瓜無償分享給環衛工人、建筑工人等城市建設者等。
“我是一個很愛折騰的人。”林文峰這樣評價自己,他愿意跟著潮流,跟著時代去折騰。最近,他又建了一個年糕產品流水線。“新產品的商標還用上了我的頭像,以我自己個人的IP去做。”林文峰坦言以前從沒有膽量做這些事情,這段成長經歷就是他投資的底氣。
“我現在正從一個農民慢慢地變成一個老板,從田里移到辦公桌前來思考更多東西,而不是像以前一樣啥農活都要自己干。”目前,他的田里請了穩定長期工,辦公室還聘請了一個大學生。林文峰計劃著,后面還有像10萬單這種大營銷活動,他要用自己的店鋪去承接試試,看自己能不能往前走一步,從運營、打單到發貨、維護客戶,全流程都自己完成。
“我要學會自己造血,一個農民也可以創造更多可能性。”
6大舉措帶動村民致富
阿里巴巴助力浙江現代“新農人”專項計劃發布
幫助林文峰從普通農民轉型為新農人的特派員計劃,是阿里巴巴從2019年起的公益項目,這些特派員從阿里各個崗位而來,充分發揮了阿里的生態、技術優勢,聚合平臺資源,通過產業、人才、科技等方面,探索和落地互聯網和鄉村振興結合的新模式。
近日,在浙江省農業農村廳的指導下,阿里巴巴助力浙江現代“新農人”專項計劃也正式發布,為浙江“新農人”提供淘寶直播店流量扶持,開設淘寶買菜專屬渠道;成立浙江盒馬鮮生專項對接組,通過引入源頭直供體系和現代農業技術,構建蔬菜、水果、水產品等“產供銷”一體化模式;專設浙江現代“新農人”AI實戰訓練營,提供AI主題實操培訓等,全方位助力“新農人”成長。
鄭重聲明:本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轉載文章僅為傳播更多信息之目的,如有侵權行為,請第一時間聯系我們修改或刪除,郵箱:cidr@chinaidr.com。 -
- 熱點資訊
- 24小時
- 周排行
- 月排行
- 直擊AICon北京現場:硅基流動首發煥新品牌及國際站!
- “好房產品力峰會暨數字化賦能創新大會”圓滿落幕,聚焦產品力重構與成交效率提升
- “工業+文化”釋放“新”魅力 工廠車間從幕后走向臺前打開文旅消費新空間
- 浙江景寧農戶19天賣10萬單!阿里陪跑計劃讓50歲“老姜頭”變身電商新農人
- 區域協同注入產業活水!“寧德杯”全球創新創業大賽首站寧波成功舉辦
- 山海共進 特創未來,2025 山特 T1 峰會成功召開
- 軍校上新 今年招生有何新變化?一文詳解
- 酷特智能開啟企業級應用市場新生態 企業智能體集群全面招商
- “深海”力量!中國海油攜手電科金倉完成核心系統全面國產化
- “校企協同育人”鍛造畢業生“硬實力” 為學生鋪設從校園直達企業就業“快車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