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15年中國制藥工業企業百強結構分析及行業集中度有待提升
2016/8/26 10:51:17 來源:中國產業發展研究網 【字體:大 中 小】【收藏本頁】【打印】【關閉】
核心提示:化學藥品的生產部門,由原料藥生產和藥物制劑生產兩部分組成。原料藥是藥品生產的物質基礎,但必須加工制成適合于服用的藥物制劑,才成為藥品。在中國,制藥工業還包括傳統中藥的生產。制藥工業既是國民經濟的一個部門,又是一項治病、防病、保健、計劃生育的化學藥品的生產部門,由原料藥生產和藥物制劑生產兩部分組成。原料藥是藥品生產的物質基礎,但必須加工制成適合于服用的藥物制劑,才成為藥品。在中國,制藥工業還包括傳統中藥的生產。制藥工業既是國民經濟的一個部門,又是一項治病、防病、保健、計劃生育的社會福利事業。
藥品生產是從傳統醫藥開始的,后來演變到從天然物質中分離提取天然藥物,進而逐步開發和建立了化學藥物的工業生產體系。化學制藥工業發源于西歐。19世紀初至60年代,科學家先后從傳統的藥用植物中分離得到純的化學成分,如那可丁(1803)、嗎啡(1805)、奎寧(1820)、煙堿(1828)、阿托品(1831)、可卡因(1855)等。這些有效成分的分離為化學藥品的發展奠定了基礎。19世紀還先后出現了一批化學合成藥,如乙醚(1842)、索佛那(1888)、阿司匹林(1899)等。與此同時,制劑學也逐步發展為一門獨立的學科。
2016年7月15日,“2015年度中國制藥工業百強榜”由《醫藥經濟報》首發,此次評選活動于2016年1月正式啟動,評選委員會對中國境內注冊的企業進行了為期5個月的密集式數據調查。本次發布的“中國制藥工業百強榜”,制藥機械以及獸用藥品營收占比超過90%的制造企業均不在統計范圍內,同時跨國制藥企業在中國子公司不納入本次排名,應個別企業要求未將其納入本次排行榜。
化藥行業比重縮小
中國制藥工業五大子行業銷售收入從2005年的3,633億元增長到2015年的22,564億元,增長了6.2倍。其中,化學原料藥和化學藥品制劑的比重縮小,分別從31.7%和31.3%縮小至20.7%和30.8%,化學原料藥比重縮小明顯,而中成藥、生物制劑和中藥飲片的比重增大,分別從25.2%、8.7%和3.1%增大至27.6%、13.5%和7.5%。
中國制藥工業五大子行業比重變化
利潤方面,2005年我國制藥工業五大子行業利潤總額為310億元,2015年利潤總額已達到2293億元,增長了7.4倍。其中,化學原料藥和中成藥行業利潤的比重縮小,分別從20.9%和31.1%縮小至15.1%和28.3%,其余三個子行業比重均增大。
百強規模繼續擴大
我國制藥工業百強規模不斷擴大,從2005年的1,451億元增長到2015年的10,458億元,擴大了6.2倍。2015年,中國制藥工業百強規模增速為10.8%。
百強各區間段企業數量變化
2005年制藥百強中55%的企業規模集中在10億元以下,2015年制藥百強的規模則多集中在20億~50億元區間。2010年有5家企業首次突破100億元大關,到了2015年已有12家,其中200億元以上的就有5家;50億~100億元的企業有23家。制藥百強企業擴張勢頭十分迅猛。
百強門檻突破13億元
中國制藥工業百強入圍門檻(億元)
2005年,中國制藥百強企業入圍門檻僅為4.8億元,隨后逐年走高,2013年由于評選規則調整,榜單中不含外資企業,故門檻下降至9.3億元,2015年入圍百強企業門檻達到13.0億元,比2014年上升12.0%,這也體現了國內主流醫藥企業總體保持較快增長。其中,中小型企業從第100位的快速躍升更說明這一特點,例如2008年第100位的魯抗辰欣藥業躍升到2015年的82位,2010年第100位的浙江華海藥業躍升到2015年的49位。
東部地區比重縮小
中國制藥百強區域分布情況
百強企業數量區域分布上,2015年東部地區共有百強企業64家,比2005年減少9家。其中2005年以江蘇省數量最多,2015年則以廣東省和山東省最多。而中、西部地區2015年百強企業數量分別為23家和13家。
百強企業占行業比重情況,2005年東、中、西部分別占據28.5%、6.8%以及3.7%,2015年則為25.3%、7.6%以及4.0%,其中,上海市百強企業占行業比重最高,達5.5%。
百強集中度逐步提高
歷年制藥工業百強集中度分析
2015年,中國制藥工業百強集中度為46.3%,比2005年提升了7.4個百分點,比2014年提升了0.5個百分點。雖然這與“十二五”規劃對醫藥工業百強要達到50%的目標仍存在一定差距,但隨著產業整合的加速,特別是仿制藥一致性評價與兩票制帶動行業大洗牌,企業并購重組力度加強,相信制藥工業百強集中度在2016年將有進一步的提高。
領先集團中,2015年制藥工業百強前十強集中度達到了21.1%,約占據百強企業的50%,榜單前二十強集中度達到28.3%。
中藥企業行業地位提升
百強企業占各子行業數(單位:家)
百強企業占各子行業銷售收入占比
2015年制藥百強企業中,化學藥企業有53家,中藥企業39家,生物制品4家,相比2005年及2010年,化學藥企業數量有所減少,中藥企業及生物制品企業數量均有增加。從百強企業在相應子行業地位來看,三類行業以中藥百強企業銷售占比最高,達45.8%;利潤占比化藥工業、中藥工業以及生物制劑工業分別占30.7%、39.1%和6.3%。
部分企業遙遙領先
015年,制藥五子行業銷售收入增長及利潤增長平均水平分別為9.6%和10.7%,百強企業中部分企業已遙遙領先于行業平均水平。九芝堂2015年銷售收入高速增長,達到91%,共6家企業銷售收入增長超過50%。凈利率增長方面有5家企業超過100%。
自2011年我國制藥工業百強企業中上市企業數突破70家后,近年基本保持相對穩定的狀態。2015年,制藥工業百強企業中上市企業達到78家,比2014年增加1家。被上市公司納入合并范圍的下屬子公司已突破1100家,達1150家,百強企業資本運作步伐逐漸加快。
近十年,百強企業中上市公司銷售收入占百強比重逐年增長,2015年已達到79.4%,比2006年提高了29.3個百分點。百強前十的上市企業共8家,銷售收入占百強比重接近40%。
鄭重聲明:本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轉載文章僅為傳播更多信息之目的,如有侵權行為,請第一時間聯系我們修改或刪除,郵箱:cidr@chinaidr.com。 -
- 熱點資訊
- 24小時
- 周排行
- 月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