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每周金融觀察》“建制度”筑牢資本市場穩健發展根基
2020/8/3 13:41:30 來源:金融時報 【字體:大 中 小】【收藏本頁】【打印】【關閉】
核心提示:中共中央政治局7月30日召開會議,會議分析研究當前經濟形勢,部署下半年經濟工作。其中,會議對資本市場提出的要求是要推進資本市場基礎制度建設,依法從嚴打擊證券違法活動,促中共中央政治局7月30日召開會議,會議分析研究當前經濟形勢,部署下半年經濟工作。
其中,會議對資本市場提出的要求是要推進資本市場基礎制度建設,依法從嚴打擊證券違法活動,促進資本市場平穩健康發展。
這一表述明確了資本市場下一階段的工作重點與發展方向。推進基礎制度建設可以讓市場“新陳代謝”功能發揮得更加順暢,淘汰造假和欺詐的企業,從源頭上凈化市場。而隨著注冊制試點逐步擴大并常態化,加大對資本市場違法犯罪懲處力度、保障投資者合法權益,對于確保注冊制改革行穩致遠具有非常重要的意義。
成熟完善的基礎制度是規范市場行為、提高市場質量的保證,是打造一個規范、透明、開放、有活力、有韌性的資本市場的重要基礎。基礎制度建設內涵豐富,不僅包括一級市場中的上市、退市、信息披露等制度建設,還包括二級市場中的交易基礎制度建設。特別是本輪資本市場深化改革以注冊制改革為主要抓手,統籌推進注冊制與其他基礎制度建設是注冊制改革取得成功的重要因素。健全注冊制所需的配套制度,包括構建市場化發行承銷機制、健全以信息披露為核心的持續監管制度、強化市場化的交易機制、完善投資者保護機制、嚴格退市制度等。
推進資本市場基礎制度建設,是我國資本市場深化改革發展的一項重要任務,也是筑牢資本市場長期健康發展根基的系統工程。近年來,我國資本市場的基礎制度建設不斷推進、完善。設立科創板并試點注冊制開局良好,帶動了多項基礎制度改革,構建起了發行承銷、交易、持續監管、退市和投資者保護等一整套基礎制度安排。隨后,創業板改革并試點注冊制、新三板深化改革有序推進,暢通各類資金尤其是中長期資金入市渠道的重點改革措施接連落地。
更為重要的是,隨著資本市場基礎制度建設完善,直接融資渠道進一步通暢,“硬科技”企業、紅籌企業等優秀企業登陸境內資本市場有了更加明確的制度安排與預期。這有利于促進資本要素向創新的經濟集聚,有利于促進我國經濟轉型,助力經濟實現高質量發展。
值得一提的是,新三板精選層7月27日正式落地,將有效提升新三板融資并購交易效率。在此基礎上,公開發行、轉板機制等制度安排,將為優質新三板掛牌公司進一步打開成長壯大的空間。隨著新三板全面深化改革的主要措施全部落地實施,新三板正在加速打造適合中小企業和民營經濟發展的市場環境,今后將為更多中小企業提供全周期的資本市場服務,而新三板改革也使整個多層次資本市場邁入了效率更高、質量更優、服務能力更強的發展新征程。
7月31日,證監會在年中工作會議上再次明確表示,聚焦“建制度”主線,加快推進資本市場基礎制度體系更加成熟定型。加快關鍵制度創新,補齊制度短板。完善注冊制制度規則,增強信息披露針對性有效性,提高審核注冊的質量、效率和透明度。健全市場化法治化退市機制,暢通多元化退市渠道。以更加市場化便利化為導向,穩妥推進交易結算制度改革。
事實上,資本市場的健康發展離不開基礎制度的完善,也離不開良好的法治環境。目前,我國資本市場一個比較突出的問題是違法違規成本較低。黨中央和國務院要求加強資本市場基礎制度建設,對資本市場違法犯罪行為“零容忍”。只有對證券期貨市場的違法違規行為從嚴從重打擊,才能維護我國資本市場健康穩定發展的良好生態環境。
提高資本市場違法成本,除了要加大刑事、行政責任的追究力度之外,還應加大民事責任追究。7月31日,備受期待的中國特色的證券代表人訴訟制度取得了突破性進展——最高人民法院正式發布《關于證券糾紛代表人訴訟若干問題的規定》(以下簡稱“司法解釋”)。司法解釋的出臺,有助于推動證券糾紛代表人訴訟制度付諸實踐,有效懲治資本市場違法違規行為,對于完善資本市場基礎制度、全面深化資本市場改革、維護資本市場健康穩定和良好生態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
投資者保護是資本市場工作的重中之重,保護投資者,就是保護資本市場的未來。我國證券市場投資者已經達到1.67億,其中95%以上為中小投資者。可以預期,在促進資本市場平穩健康發展的道路上,資本市場各項改革舉措將有序推進,從而筑牢資本市場的發展根基,而監管部門依法從重從快從嚴打擊證券期貨違法活動則會為市場平穩發展營造出良好的法治環境,為投資者構建起良好的市場生態。
鄭重聲明:本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轉載文章僅為傳播更多信息之目的,如有侵權行為,請第一時間聯系我們修改或刪除,郵箱:cidr@chinaidr.com。 -
- 熱點資訊
- 24小時
- 周排行
- 月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