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17年中國機械式立體停車設備行業發展預測分析
2017/7/28 12:50:09 來源:中國產業發展研究網 【字體:大 中 小】【收藏本頁】【打印】【關閉】
核心提示:1、行業競爭概況機械式立體停車設備制造業在國內尚處于發展階段,參與競爭的廠商實力參差不齊,呈現集中度較低、競爭較為分散的競爭格局。與國內行業現狀相比,發達國家機械式停車設備的生產市場已基本飽和,行業已經發展到成熟階段,競爭格局較為穩1、行業競爭概況
機械式立體停車設備制造業在國內尚處于發展階段,參與競爭的廠商實力參差不齊,呈現集中度較低、競爭較為分散的競爭格局。
與國內行業現狀相比,發達國家機械式停車設備的生產市場已基本飽和,行業已經發展到成熟階段,競爭格局較為穩定。以日本的新明和、石川島播磨、德國的Palis 為代表的國際知名設備供應廠商,技術水平高,產品質量穩定,但因產品價格和運輸成本高等原因,難以打入中國市場。
2、行業內的主要企業和主要企業的市場份額
2016 年,公共配套機械式泊位增長率37.23%,而同期住宅小區和單位自用增長率僅為14.49%和0.66%;2010 年-2016 年,公共配套復合增長率27.61%,而住宅小區和單位自用僅為16.84%和8.81%。相比于增速呈現下滑趨勢的住宅配套機械式停車設備需求,以公共配套為導向的機械式停車設備需求增速雖然呈現波動趨勢,但是多年來始終保持在10%以上,增速明顯快于其他兩類用途增速,城市公共基礎設施配套正在成為拉動機械式立體車庫需求增長的最強動力。如下圖所示:
資料來源:公開資料整理
機械式停車設備需求熱點正在逐步從住宅配套向公共配套轉移,一般來說,主要有如下2 個原因:第一,公共配套如醫院、酒店、購物中心等處于停車需求巨大而土地資源稀缺的建筑區域,對機械式泊位的需求不斷提高;第二,2015年國家發改委、財政部、國土資源部、住建部、交通運輸部、公安部、銀監會七部委聯合發布的《關于加強城市停車設施建設的指導意見》,鼓勵在這些地區建設機械式立體停車庫等集約化的停車設施,并且政策鼓勵老舊小區拆遷新建時配套機械式停車庫。
(4)汽車保有量、增量不斷攀升,車位配比低
①汽車保有量不斷攀升
2010年以來,我國汽車行業和停車產業進入發展的快車道,隨著國民經濟的迅猛發展,群眾購車剛性需求旺盛,汽車保有量繼續呈快速增長趨勢。截至2016年底,全國機動車保有量達2.9億輛,其中汽車1.94億輛;2016年新注冊登記的汽車達2,752萬輛,保有量凈增2212萬輛,均為歷史最高水平。
資料來源:公開資料整理
截至 2016 年年底,全國有49 個城市的汽車保有量超過百萬輛,北京、成都、重慶、上海、深圳、蘇州、天津、鄭州、西安、杭州、武漢、廣州、石家莊、東莞、南京、青島、寧波、佛山等18 個城市汽車保有量超過200 萬輛,北京、成都等6 個城市超300 萬輛。隨著經濟社會的發展和居民收入的不斷提高,加上政策的持續鼓勵,我國汽車保有量仍會保持較快的增長速度,對停車位的需求也會穩步增加。
資料來源:公開資料整理
② 汽車銷量不斷攀升
2015 年,汽車產銷量分別為2450.33 萬輛和2,459.76 萬輛,2016 年,汽車產銷量分別為2,811.88 萬輛和2,802.82 萬輛,同比增長361.55 萬輛、343.06 萬輛,相比于持續增長的汽車銷量,2016 年我國新增機械式泊位僅為72.86 萬個,遠低于新增汽車帶來的泊位需求,長期來看,新增汽車將是泊位需求的長期驅動力。
資料來源:公開資料整理
③ 車位配比嚴重偏低
泊位可分為基本泊位和出行泊位兩大類。其中,基本泊位是指滿足車輛無出行時車輛長時間停放需求的相對固定停車位,主要包括小區住宅配套泊位,還有部分用于停放機構單位用車的單位配套泊位。出行泊位是指滿足車輛有出行時車輛臨時停放需求的停車位,主要指各類公共場所周邊的配套臨時停車位。公共區域中類似醫院、商場、場館等人流量大的場所均是泊位的高需求區。
資料來源:公開資料整理
根據 2015 年9 月住建部發布的《城市停車設施規劃導則》,每個城市的基本車位需求應等于城市機動車保有量,同時綜合考慮當地城市人口、社會經濟發展水平;出行車位需求須結合城市交通出行結構、停車特征、交通管理政策,同時借鑒國內外經驗、城市用地類別、機動車出行分布進行綜合測算。國際通行標準城市的機動車保有量與停車泊位總數的比例為 1:1.2-1.4,而當前我國大城市小汽車與停車位的平均比例約為1:0.8,中小城市為1:0.5,與發達國家還有較大差距,由此造成停車位數量存在著巨大缺口。同時中小城市由于規劃的停車位數量較少和亂停車現象嚴重,也存在著停車位缺口較大的情況。
(5)技術水平不斷進步
立體停車庫的智能化與信息化已成為業內共識,用高新技術推動機械式停車設備的升級也成為行業的發展趨勢。隨著產品技術含量的不斷提高,低端產品將被逐步淘汰,高端產品的競爭優勢將更加明顯。高端產品在研發、設計和制造過程中投入較多資金,促進了整個行業技術水平和競爭力的提高,從而帶動了行業升級速度的加快,行業升級速度的加快又進一步推動了行業內高端產品制造商的發展,形成良性循環。
2、不利因素
(1)市場競爭日趨激烈
國內立體停車庫制造企業數量迅速增長,截止 2016 年底,本行業獲得立體車庫制造許可資質的企業500 余家,市場競爭日趨激烈。伴隨著城市停車位需求快速增加,大量企業進入立體停車庫行業,尤其是技術含量低、行業壁壘較低的低端產品生產能力存在過剩風險,價格競爭十分激烈。
(2)關聯度最大的房地產驅動力弱化
當前,機械式停車設備行業的主要客戶是房地產行業。按照行業規范,房地產開發必須要配建一定數量的停車位,開發商為達到配建標準,可以依靠機械式立體車庫降低開發成本。但近幾年房地產行業增速放緩,勢必對機械式立體車庫的需求造成不利影響。
2009-2012 年我國房地產竣工面積一直保持較高的增長速度,平均增長率達到16.5%,但是在2013 年之后,我國房地產市場增速回落,房地產竣工面積增速下滑到5%-6%。隨著我國房地產市場增速回落,機械車庫增速也大幅下滑。
資料來源:公開資料整理
(3)資金壓力較大
目前,我國機械式立體停車設備生產企業規模普遍較小,資金實力較弱,融資渠道較為單一,更多的依賴于銀行貸款等間接融資方式,通過發行股票、債券方式進行直接融資的企業較少。行業上游的采購供應商一般要求付款條件為貨票到付款,但客戶結款的時間則根據工程進度在半年甚至一年以上,這就造成企業資金鏈緊張,也會限制企業的持續發展。
(4)原材料價格波動影響盈利水平
鋼材是機械式停車設備的主要成本構成之一。由于機械式停車設備行業市場競爭激烈,通過提高價格來消化成本的方式難以為繼。而鋼材價格的變動又與經濟周期的變化緊密相關,長期來看如果鋼價發生上漲將對機械式停車設備行業的盈利水平產生較大的影響。
(5)立體車庫產權問題尚未明確
機械車位屬于機械設備還是不動產,在理論界和實踐中均存在較大爭議,現行的法律法規也沒有明確規定。近幾年,立體車庫、地下車庫的登記工作一直處于停滯狀態。產權問題不明晰,一方面限制了民營資本及投資機構進入立體停車場投資領域的熱情,因為這會使得立體車庫投資缺乏退出機制;另一方面使得使用者(此處指購買立體車庫車位者)和立體車庫所在土地的所有者之間產生各類法律糾紛。
4、行業未來發展預測
①、停車位供求缺口進一步拉大
當前我國大城市小汽車與停車位的平均比例約為 1:0.8,中小城市為1:0.5,與國際通行標準1:1.2-1.4 相比,還有較大差距,由此造成停車位數量存在著巨大缺口,如下圖所示:
資料來源:公開資料整理
如我國城市汽車與停車位的平均比例取 1.4 進行計算,結合近年來我國汽車保有量的增長情況,可以預測2020 年中國停車位需求為34,917 萬個。如下圖所示,2017 年到2020 年可預測到我國停車位供求之間缺口進一步拉大。
資料來源:公開資料整理
30 個城市中小戶型住宅的車位指標加權平均值為每百平方米0.875 個車位,按此計算,未來三年(2017-2019 年)商品住宅每年新配建的泊位數分別為1,408 萬個、1,509 萬個、1,609 萬個。如果機械式泊位按應配車位總量的5%計算,未來三年商品住宅每年預計新配建的機械車位分別是70.4萬個、75.4 萬個、80.5 萬個,三年合計近226.3 萬個,若按每車位1.5 萬的銷售價格計算,未來三年商品住宅的機械車位采購額將達到339 億元。再考慮未來三年全國新建辦公樓、市政基礎設施每年將配建的車位數,未來市場需求較大。
②、未來技術發展趨勢
未來機械式立體停車庫的發展將有六大趨勢——停車專業化、規模中型化、操作現代化、運轉高速化、監控系統化和多功能一體化。
趨勢一,停車專業化。未來城市的停車將是地面停車與地下停車共存的停車方式,城市地面停車占總停車數的比例將由現在的1/3 減少到1/10 或更少,更多人將接受把車存入停車庫內的方式,而不是將車停在室外。
趨勢二,規模中型化。中型汽車庫(≤300 輛)的數量居主導地位,且分布面廣;大型汽車庫僅設在重要交通樞紐處,數量較少;小型汽車庫只是對中型汽車庫的補充。
趨勢三,操作現代化。車庫的現代化管理帶給人類極大的方便,人們不需進入停車庫,即可在一處辦理存放手續,而在其它任何處提取車輛,不用受到停放點的限制,從而大大縮短了步行的距離。
趨勢四,運轉高速化。停車庫內的整套系統都是通過電腦來控制的,升降機高速垂直運行,移動臺車快速水平運動,等待提車的時間大大縮短。
趨勢五,監控系統化。停車庫內無人員活動,各個單元區實行電視監控,有著嚴密的防盜設施和安全的防火自救措施。
趨勢六,多功能一體化。停車庫不僅作為存、取和保管車輛之用,同時每一輛車進入車庫后,都要受到潔凈度的檢測,不符合要求的要進行車體美容,當車輛離開停車庫時,要清潔光亮,一塵不染,符合城市容貌標準。
③、經營模式向停車運營領域拓展
行業內大部分中小型設備制造商因缺乏足夠的資金、技術實力,只能囿于傳統的上游設備制造領域。少部分具有資金、技術實力的企業則會不斷向中下游滲透,參與到停車投資運營領域。
一方面作為設備提供商,這些企業對于自身提供的產品已全面了解并具有充分的運營管理意識,對停車場運營管理具有絕對的優先性。企業可以成立停車場運營管理公司,為業主提供配套管理服務,以獲得新的利潤增長點。同時這一業務模塊屬于現金流模塊,現金流充足,抗風險能力高。企業可以從這塊業務獲得長期、穩定的現金流以支持其他版塊發展。另外,目前行業停車場管理業務行業集中度不高,以內地較早開創停車場管理業務的北京市而言,停車場管理公司較多,北京公聯停車管理服務有限公司、北京金地停車管理有限公司、北京陽光海天停車管理有限公司等行業內大型企業在北京市場的份額僅僅約30%。
另一方面,這些企業可以直接憑借其技術、資金、管理實力,通過參加政府的PPP 項目來獲得下游停車行業的利潤。自2015 年8 月3 日,國家發改委、財政部、國土資源部、住建部、交通運輸部、公安部、銀監會七部委頒布《關于加強城市停車設施建設的指導意見》以來,運用 PPP 模式建設運營停車場逐漸受到多地政府的青睞。
鄭重聲明:本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轉載文章僅為傳播更多信息之目的,如有侵權行為,請第一時間聯系我們修改或刪除,郵箱:cidr@chinaidr.com。 -
- 熱點資訊
- 24小時
- 周排行
- 月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