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低風速風電發展大有可為 多難題待解
2017/7/13 18:27:01 來源:中國產業發展研究網 【字體:大 中 小】【收藏本頁】【打印】【關閉】
核心提示:近日從株洲召開的中國中東南部風電開發研討會上獲悉,隨著技術突破,我國中東部和南部地區平均風速5米/秒的低風速風電項目可實現年利用小時數達2000小時以上。同時,這些地區低近日從株洲召開的中國中東南部風電開發研討會上獲悉,隨著技術突破,我國中東部和南部地區平均風速5米/秒的低風速風電項目可實現年利用小時數達2000小時以上。同時,這些地區低風速資源可開發面積從27平方公里增加到87萬平方公里,低風速資源開發總量由3億千瓦增加到10億千瓦。
(資料圖片 來源于網絡)
該會議由中國可再生能源學會風能專業委員會主辦、中車株洲電力機車研究所有限公司風電事業部承辦,風電開發商、整機商、設計機構、專家學者及相關配套的企業深入探討了我國中東部和南部地區低速風電開發存在的機遇與挑戰。與會代表認為,中東部和南方地區風電開發大有可為,但也面臨選址、用地、認識不足等諸多挑戰。
資源開發潛力巨大
低風速風電是指風速在5.5-6.5米/秒之間的風電開發項目。據了解,我國中東部和南部地區低風速資源非常豐富,可利用的低風速資源面積約占全國風能資源區的68%,且接近電網負荷中心。
"中東部和南部地區的低風速風資源可開發量達10億千瓦,目前已開發的資源量不到7%,為6000余萬千瓦。"中國可再生能源學會風能專業委員會秘書長秦海巖表示,未來有93%的資源量有待開發,"因此,這些地區低風速風電開發的潛力巨大。"
隨著風電企業、制造商等加大研發和創新投入的力度,我國在風電整機、交流器、加長和分段葉片以及超級電容、電機、齒輪箱、減振器件、高塔筒等配套產品的研發和生產方面取得巨大成就,打造了成熟完整的風電產業鏈布局,為低風速風電開發提供了技術支撐。如中車株洲電力機車研究所在全國率先推出2兆瓦110低風速大葉片產品,目前其研發的2兆瓦116、2兆瓦121、2兆瓦130等系列風電機組已經陸續批量裝機。
當然,低風速風電開離不開國家和政策的支持。"風電發展‘十三五’規劃等國家政策明確將中東部和南方地區作為風電發展的重心,加速了這些地區成為低風速風電項目建設的主戰場。"北京潔源新能源投資有限公司總經理魚江濤說。
中東南部風電快速發展的另一個原因是,"三北"地區的棄風限電現象嚴重,而且在短時間難以得到根本性緩解,客觀上促使風電投資"南移"。國家能源局公布的數據顯示,2016年僅西北五省(區)棄光電量就高達70.42億千瓦時,棄光率為19.81%。其中,甘肅棄風最為嚴重的地區,棄風率達43%,棄風電量為104億千瓦時;新疆的棄風率達38%、棄風電量為137億千瓦時。因此,風電開發利用由"三北"地區向中東部和南部地區轉移,為低風速風電的發展提供了契機。
與會代表認為,在這些因素共同作用下,中東部和南方地區將成為我國風電持續規模化開發的重要增量市場,低風速風電開發大有可為。
低風速風電面臨諸多問題
雖然我國中東部和南部地區低風速風電潛力巨大,在技術和應用創新方面也走在全球前列。不過,這些地區風資源分散、風況條件復雜,低風速風電開發面臨著管理、征地、認識不足以及可借鑒經驗少等亟待解決的問題。
"低風速風電的開發,不是技術問題,而是認知問題。"秦海巖認為,中東部和南部地區發展低風速風電,需要開發思路的轉變,如,中東部和南部地區可以將低風速風電開發與國家發展創新特色小鎮結合,成為縣域經濟發展的新引擎。
"中東部和南部的低風速區域征林征地難。"魚江濤表示,這些地區植被茂盛,林業面積大,林業指標獲取較難,林業手續辦理時間長。同時,補償標準與"三北"地區相比較高,制約了風電大規模發展。
魚江濤補充道,這些地區政府對低風速風電開發認識有差異,部分省市對風電產業引導和支持力度不夠。"目前這些地區發展低風速風電的審批流程長,如項目在推進過程中須在土地、環保、水保等部門層層辦理,且報告編制費用在投資總額中占比較高,其中辦理手續的費用占到3%-5%。"
"測風塔安裝、資源利用、流場認識、地形影響等多個方面都是目前低風速風電開發所面臨的問題。"新疆金風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副總工程師李小兵說,"這樣會造成機組選型不準、資源利用不足、風電場規律認識不透、設計粗放、規避風險方法簡單的局面。"
此外,中東部和南方地區的地形復雜多樣,選址難度大,導致工程建設、運維等成本增加;風電投資主體單一化,對投資少、規模小的低風速風電投資積極性不高,其中75%-80%為國有資本;低風速風電項目呈現多樣化特點,對機組的適應性提出新的要求,且主機廠對市場需求研究不足,尤其是定制化風機和小型風電標準把握不準等。這些問題成為中東部和南部地區發展低風速風電的阻礙。
多措并舉促低風速風電發展
中東部和南部地區發展低風速風電大有可為的同時也面臨諸多問題,那么,如何解決這些問題,推動低風速風電又好又快的發展呢?
對此,魚江濤建議,第一,加強各級政府引導工作,提高發展低風速風電的積極性,鼓勵"能源合同管理"模式引進投資方建設和運營,使投資更加多元化;第二,項目投資結合農業扶貧,充分發展縣級地方政府推進項目職能,把項目投資建設和農業扶貧有機結合起來,采用"政府扶貧資金+專業投資企業+綠色金融"支持方式,用項目扶貧、產業扶貧代替資金幫扶,用長效機制為精準扶貧走出一條新路;第三,鼓勵設備廠家提供周期服務,主機廠要建立專業化的建設運維公司,提供資源評價、微觀選址、風機定制化等服務;第四,簡化審批流程、示范先行。
中廣核新能源股份有限公司負責人牛海峰表示,與集中式風電項目不同,低風速風電分布點比較廣,如果要按統一模式或集中式模式發展,在時間等方面增加成本,但政府可以有序引導、集中規劃。同時在規劃階段,低風速風電項目審批問題可由政府牽頭統一解決,為其后續發展提供支持。
"低風速風電對政府和行業的依賴度很高。"華電福新能源股份有限公司副總工程師張文忠表示,政府應提供更多的公共服務,引導企業有目的、針對性地做工作,減少前期工作的負擔,如修路、建電網等。同時,行業協會和組織可以整合資源,為投資者創造有更好的投資環境。
張文忠還表示,作為企業自身也需要有改進的地方,如加大對生態環境保護的投入。"企業不能為了控制造價,追求項目單位千瓦投資更低,而忽視了對環保的投入。"
此外,"三北"地區風電建設相比,中東部和南部地區發展低風速風電時,測風工作必須做得足夠細致,讓風資源數據更具有代表性。這就對測風塔數量和測風周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因此,應建設至少2座以上的測風塔,并且觀測期限不能短于1個完整年,為低風速風電發展奠定基礎。(本報記者葉偉)
鄭重聲明:本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轉載文章僅為傳播更多信息之目的,如有侵權行為,請第一時間聯系我們修改或刪除,郵箱:cidr@chinaidr.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