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國企混改”要考慮如何改善治理結構
2017/6/21 11:35:37 來源:中國產業發展研究網 【字體:大 中 小】【收藏本頁】【打印】【關閉】
核心提示:要說最近經濟界什么話題最熱,國企混改勢必拔得頭籌。近日,天津濱海柜臺交易市場(OTC)正式開設國企專板,助力天津市國企混改。與此同時,云南省、深圳市等國企混改進程也在進一要說最近經濟界什么話題最熱,國企混改勢必拔得頭籌。近日,天津濱海柜臺交易市場(OTC)正式開設國企專板,助力天津市國企混改。與此同時,云南省、深圳市等國企混改進程也在進一步提速;而另一方面,央企混改的覆蓋面也在進一步擴大。
當下,一些國企確實存在著活力不足、生產效率低下等問題。黨的十八屆三中全會規劃了國有企業和國有資本的改革路徑,提出了實行混合所有制的改革方向。不久前,國務院又出臺了《關于國有企業發展混合所有制經濟的意見》,再次就國企混改下了動員令。希望通過"國企混改"改善國企的治理結構,將民企靈活的市場應對機制和創新管理體制引入國企,提高國企的活力,從而打造一個符合現代企業要求的有競爭力、且能夠培養創新力的治理體系。也就是說,在國有控股的企業中加入民間(非官方)的資本,使國企變成多方持股、但由國家控股主導的企業來參與市場競爭。
但在"國企混改"的具體實施過程中,一些地方在無法獲得增量資金的情況下,以盤活存量作為一個重要手段,把一些優質國企整體出售,以巨額收益彌補"土地財政"的不足;有的地方則趁機"甩包袱",把嚴重虧損和嚴重負債的小國企甩賣給民營企業;有的優質國企雖然也不斷喊出混改的口號,但只是做做形式而并沒有實效。比如,2014年5月,中石油計劃將旗下東部管道公司的100%股權轉讓,引入社會資本。后來又傳言,將會由社保基金、養老金、企業年金等類型的機構資金接手,最后項目還是擱淺了。因此,不論是地方國企還是央企,倘若單以逐利或者應付的心態對待"混改",那這樣的"混改"顯然沒有實現"混改"的初衷。
其實,國企治理最為人所詬病的是,部分國企憑借市場的壟斷地位獲取高額利潤,形成與民企的不公平競爭。而天然的政治關聯和管制壟斷,則導致國企在資源配置中占優勢地位,很多政策制定對國企給予了優惠與傾斜,而國企低效的根本原因也在于此。當國企處于這種不愁吃不愁喝的情況下,根本就無需擔憂市場的變化,慢一點快一點調整都無所謂。因此,許多國企對于"混改"的積極性并不高。民資進入國企,只是讓國企多了一部分資金,而很難在公司治理上實現突破。
"混改"對于國企來說,擔心的是民資進入后帶來國有資產的流失,而對于民企來說,他們最擔心的是資金進入國企后自己沒有了話語權,到時不僅嘗不到甜頭還會吃虧。
國家若想"混改"見成效,關鍵是先要改善國企的治理結構。如果國企的治理結構沒有改善,不僅國企心里不踏實,而且對民資也缺乏吸引力,難免會造成國企和民資你不情我不愿的局面。所以,要推進"混改"必須制定游戲規則,通過規則先行來改善國企治理結構。譬如,保證同股同權、形成嚴格的內外監督、有科學的治理和管理制度、有充分的開放性和可交易性等。這些都是國企"混改"必須納入的考量。(特約評論員 胡建兵)
鄭重聲明:本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轉載文章僅為傳播更多信息之目的,如有侵權行為,請第一時間聯系我們修改或刪除,郵箱:cidr@chinaidr.com。 -
- 熱點資訊
- 24小時
- 周排行
- 月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