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張一鳴拒絕站隊BAT稱其統治時間長 柳甄:應打破格局
2016/12/1 10:19:45 來源:財經綜合報道 【字體:大 中 小】【收藏本頁】【打印】【關閉】
核心提示:11月29日,今日頭條創始人兼CEO張一鳴與最近剛加盟今日頭條任高級副總裁的前優步中國戰略負責人柳甄,在近日一起參加了央視《對話》節目。在談到目前中國互聯網被BAT三家公11月29日,今日頭條創始人兼CEO張一鳴與最近剛加盟今日頭條任高級副總裁的前優步中國戰略負責人柳甄,在近日一起參加了央視《對話》節目。在談到目前中國互聯網被BAT三家公司統治的局面時,柳甄表示,BAT的格局是可以被打破的,因為互聯網的格局本來就是一個變化的格局,將來會再出現另外一個格局,“ BAT格局本來就應該被打破”。張一鳴則表示,中國互聯網被BAT統治的局面也維持了比較長的時間了,如果能夠有新生的公司或平臺起來,這本身也是一個很好的釋放。
柳甄此次參加《對話》節目的錄制,是她在離開Uber履新今日頭條后的首次電視亮相。柳甄在節目中“吐槽”張一鳴不會說話,因為這位技術男太實在,不講情懷,“我現在加入公司大概三周多一點,發現公司跟一鳴當時描述的非常一致。”。
在節目中,張一鳴首次談到了當年創業的艱辛,稱一個月見30多個投資人,說話太多以致失聲,“在創立的前一年半,其實整個業界并不看好今日頭條。”
張一鳴在《對話》中首次公開回應了今年騰訊投資的傳聞。今年7月,有傳言稱騰訊要收購今日頭條,而張一鳴以一封內部公開信的形式直接澄清,“我創立今日頭條,不是想成為騰訊的員工!
再次談到這個話題時,張一鳴表示,“這句話并不是說我們跟騰訊合作或者競爭有什么問題,我更想表達的一個意思是說,我們希望能夠自己成為一個對社會有很大價值、很大意義的平臺級公司,主要是想跟員工或者跟業界表達的是,頭條還是有自己的志向的!
雖然今日頭條靠人工智能的推薦算法革新了傳統的資訊分發模式,但也因為缺少內容基因而一度不被看好。在《對話》現場,媒體人秦朔對機器組織的信息提出質疑,“如果這樣的海量信息,將來大海里很多泡沫都此起彼伏的話,我覺得那種真實的海底里的情況反而失真了,這個問題是機器至少目前不能完全解決的!
張一鳴則認為,“整個新媒體質量平均比傳統媒體要更低”的原因在于,渠道剛剛爆發的時候,它的吞吐量一下大了很多,內容也一下子比過去多了很多,良莠沒有分層。
“今日頭條在一些基礎問題上已經做了很多工作,我們內部有打擊標題黨,打擊虛假,我們有專門的程序技術運營人員,就是把不論是投訴的、舉報的把它標注出來,然后訓練這個模型樣本!睆堃圾Q表示,“標題黨、虛假這部分已經解決非常多了,是機器和人工一起來完成。但是更高質量、更好的來源標注,還需要時間,等新媒體良莠分層之后,會好很多!
以下為部分文字實錄:
柳甄:張一鳴不太會說話
主持人:柳甄,你為什么說張一鳴是一個不太會說話的人?
柳甄:我跟一鳴接觸時間不長,我記得跟他有一次聊天,然后到中間我實在忍不住了,我說,一鳴,你太不會說話了(笑)。
主持人:對。一鳴,你當時跟人家柳甄要談未來的這種合作,說要不要到我們這兒來等等,你是怎么跟她聊的?
張一鳴:我說的比較實在。
主持人:你的實在指的是什么?
張一鳴:你問她。
柳甄:一般人都會說,比如說你來了之后比較講情懷啊,但是我覺得一鳴真的是一個一五一十的人。特別是我現在加入公司大概三周多一點,我的感受就是,別人問我說你有沒有特別驚訝的事情,我說沒有,因為跟一鳴說的真的是非常的一致,感覺到整個的公司的風格也非常像他。
TMD能打破BAT的格局嗎?主持人:張一鳴先生的樣子,讓我想到了另外一個人,馬化騰先生,也是這樣,很儒雅地坐在我的對面,戴著眼鏡,然后談起技術就會無限地熱衷,滔滔不絕。而且之前我確實看到,很多的文章當中也提到說如果要拿BAT這三個互聯網巨頭對比現在的年輕人里,可能他們覺得張一鳴還真的挺像的。
王瓊:我們當然希望一鳴有一天能夠成為像馬化騰這樣偉大的一個企業家,世界級的企業家,我覺得有這個潛力。
主持人:其實BAT已經是互聯網江湖當中固有的一個組合了,人們在今年的互聯網大會上又看到了一張照片,這個照片是新晉崛起的組合,叫TMD組合。大家可以看到包括了今日頭條、美團、滴滴,這三家所謂的TMD組合也被大家看作是未來最有崛起和顛覆力量的獨角獸公司。
柳甄:我覺得這個東西是可以打破BAT的格局,這個格局本來也是一個變化的格局,將來再出現另外一個格局,我覺得這都是非常好的,BAT格局本來就應該被打破。頭條的發展不限于任何的格局、地域,而且如果你看這三家公司在一起,如果從我的商業的模式來看,我覺得頭條一開始可能立足的就是一個沒有國界的這樣一個平臺式的發展,因為沒有很多的O2O,offline的這一塊,如果沒有格局就沒有一個想象的瓶頸,所以我確實覺得頭條可以是一個非常打開思路,將來的發展也是可以打開疆域的這樣一個公司。
主持人:這個其實是一個頭條內容了,如果要真正能上頭條,從投資人的角度來說,要達到這樣的一個目標,要上這個頭條,它的困難多嗎?
王瓊:困難肯定是一年比一年多的,每一年我和一鳴都會梳理一下說今年最大的挑戰是什么,我們看到挑戰一年一年的在變大。過去的話,BAT根本就不可能把頭條看成是一個競爭對手,我們也從來沒有真正地站在跟他們相同的舞臺上去競爭過,所以我覺得未來的挑戰會更大。
頭條尋人讓尋人啟事成為頭條
張一鳴:我舉一個特別小的一類信息,這類信息呢,過去被印刷在報紙的夾縫之間,就是它只能印刷在報紙的夾縫之間。
主持人:上不了頭條。
張一鳴:上不了頭條。我們找一個夾縫中的一個信息,這類信息叫做尋人啟示。往往尋人啟示是說,如果有人遺失了,走丟了,那么跟報社聯系,報社在第二天把它刊登在報紙的夾縫,為什么不能登在頭條呢,因為頭條有很多重要的消息,頭版頭條。
主持人:對。
張一鳴:這個也不是付費的廣告,所以只能放在這個夾縫中。但你想在一個夾縫中,在第二天出版,那他這找到人的概率是非常非常低的。
主持人:對。
張一鳴:所以我們當時就有一個想法說能不能讓這個尋人的信息第一時間地在人走失的位置,可能的分布的范圍內的用戶給他推送這條信息,那么你就很有機會找到人了。所以我們把個性化的精準推薦用在一小類的尋人啟示上,發現效果也是特別突出。就是我到今年為止已經找到,就完全通過我們的信息找到的這個人已經超過500位了。
主持人:當越來越成熟的機器分發逐漸代替人工編輯的時候,是不是我們從前熟悉的人工編輯,這些人或者方式就會永遠地退出歷史舞臺?
張一鳴:我覺得人在創造內容上的創意是不會的,是始終需要的,但是在挑選信息上我覺得非常大的程度上會讓位于人工智能,我覺得機器具有無可比擬的優勢。
張一鳴首談創業困難:一個月見三十個投資人,說到失聲
張一鳴:在這個時代在中國,我覺得創業的難度確實比過去低了很多。我聽過劉永好先生他講說他創業的,賣鵪鶉蛋,貸不到款,貸八千塊錢,但是我不用貸款貸八千塊錢。王瓊,他代表SIG,很快地第一筆給了幾百萬美金的風險投資。所以我總體覺得已經是,在這個時代在中國已經是很幸運了。
主持人:對,時代不一樣了,我們創業的幸福感也不一樣了。回到你的創業最初,我想問問,當時所有的投資人都一致看好今日頭條這個模式嗎?
王瓊:好像沒那么簡單。在頭條的前幾年不是這么容易能夠讓大家都認可這個模式的。我們走過了很長的路,在我們進行第二輪投資的時候,B輪投資的時候,我記得很清楚。一鳴在一段時間,見了很多的投資人,每次見完以后會給我發一個,跟我說,哎呀,今天發揮得不好,好像說的、問的都不能夠對上口型,他說可能是我發揮都不好;厝ピ傧胂肟矗趺床拍芨麄冎v清楚我要做什么。
張一鳴:我記得確實在創立的前一年半吧,其實整個業界沒有這么看好。我記得我見有些投資人的時候,就很常見的問題就是說,四大門戶有多少人,你們有多少人。然后說他們現在有多少用戶,他們現在市值多少,有多少錢,就很多這樣的類比吧;蛘哒f這個方向好像前幾年陸續有人探索,就個性化推薦,推薦引擎,他們都不成功呀,那現在為什么就成功了呢?
因為過去有很多失敗的公司吧,這個方向上其實有很多失敗的公司。所以確實在,我記得在我們第二輪融資的時候不是這么順利,那么我印象中我應該一個月見了30多個投資人。我記得有一段時間說話太多了,后來都失聲。
主持人:其實現在看起來你就不需要再為融資而發愁了,是吧,大把的人擠在門口,王瓊擋在前面說,你們到后面去,我們是最早看好這個項目的。而且你看短短的四年的時間,這么海量的用戶,然后估值已經超過了120億美金這樣的一個獨角獸的形狀已經出現在了大眾的面前。
張一鳴:盡量不站隊,頭條想要自己長大
主持人:在這個競爭當中,無論如何BAT都是我們繞不過去的一個話題,都可能需要面臨一個選擇,我到底應該站在哪個隊列當中,這已經是每個人都要面對的選擇題了,今日頭條有面對過這方面的思考嗎?
張一鳴:思考就是盡量不站隊。
主持人:您說的好像盡量不站隊啊。
張一鳴:實事求是地說。
主持人:我特別欣賞一鳴的就是他很實在。如果站了隊的話,會對這個發展產生什么影響?
張一鳴:因為巨頭之間是互相防范和進入對方的領域,如果你站隊的話,可能競爭會更激烈,這是很有可能的。我覺得主要是這一點,我們倒沒有說特別說絕對不能站隊,或者不可以站隊,我覺得如果有機會相對獨立的做大,可能更有意義。因為其實互聯網這種格局也比較長時間了,如果能夠有新生的公司起來,新興的平臺起來,我覺得這本身也是一個很好的示范吧。
主持人:一鳴的表態是很溫和的,但是他的做法是很直接的。大家都看到了,在今年的7月份,本來有傳言說騰訊要入股今日頭條,張一鳴先生直接說,你別來了,我還是想自己干啊。
張一鳴:當時看到這個新聞的時候,有同事來問我,說我加入頭條不是成為騰訊的員工,也許他是不是前員工我不知道,他說我不是來成為騰訊的員工的,所以我跟他回應說,其實我創立頭條也不是來成為騰訊員工。但這并不是說我們跟騰訊合作或者競爭有什么問題,更想表達的一個意思是說,我們希望能夠自己成為一個對社會有很大價值的平臺級公司,所以這個表述沒有針對性。
主持人:不是別人入股了多沒意思,而是不能自己長大變得多沒意思。
張一鳴:對,主要是想跟員工或者跟業界表達就是,頭條還是有自己的志向的。
主持人:那你不會擔心你的這種態度或者是表達,會讓BAT當中的任何一家不太爽嗎?
張一鳴:我覺得他們都很聰明的吧,不會因此就生氣的吧。
鄭重聲明:本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轉載文章僅為傳播更多信息之目的,如有侵權行為,請第一時間聯系我們修改或刪除,郵箱:cidr@chinaidr.com。- 上一篇:新能源汽車銷量驟減 廠家稱不敢再墊錢賣車
- 下一篇:中國原油產量首次出現大幅減產
-
- 熱點資訊
- 24小時
- 周排行
- 月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