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16年中國植保無人機行業市場規模、發展潛力、發展趨勢及市場推廣策略分析
2016/10/28 10:33:36 來源:中國產業發展研究網 【字體:大 中 小】【收藏本頁】【打印】【關閉】
核心提示:農用航空作為現代化農業的重要組成部分和反映農業現代化水平的重要標志之一,涌現出了大量高科技著名企業。而農用植保無人機因其高效率、低用水量和用藥量,贏得了眾多種植戶的青睞。一、中國植保無人機市場發展規模分析一、民用無人機最大市場,農業農用航空作為現代化農業的重要組成部分和反映農業現代化水平的重要標志之一,涌現出了大量高科技著名企業。而農用植保無人機因其高效率、低用水量和用藥量,贏得了眾多種植戶的青睞。
一、中國植保無人機市場發展規模分析
一、民用無人機最大市場,農業植保市場規模超百億
農業植保無人機扶持政策
按前文中性估計下 2020 年植保無人機保有量 24300 臺,年均購置不 到 5000 臺,以每臺國家補貼 3 萬計,每年的補貼金額 1.5 億,相對于每年超過 200 億的農 機購置補貼占比很小。
2004-2016年全國農機購置補貼(億元)
日本植保無人機已經使用20多年,目前每年更新量約為3000架。我們按照中日年農藥使用量進行測算,中國如果達到日本目前植保無人機的普及率和使用頻次,年更新量約為30000架,植保無人機價格按50萬元/架測算,年市場規模可達150億元。
二、無人機應用于農業領域是大勢所趨
在剛剛過去的2016全國農業機械及零部件展覽會上,無人機展位絕對是賺足了眼球。
作為農業大省,河南耕地面積大、大田作物種植面積大,植保無人機市場前景廣闊。2015年,省財政安排1.1億元農機購置補貼,對農用航空器等重點機具實施累加補貼,促進了農用航用器的快速發展。2015年河南省新增農用航空器335架,目前保有量達436架。
最近兩年,在河南除兩家較早從事農用無人機生產、服務的安陽全豐、開封田秀才之外,眾多省外農用無人機企業紛紛“落戶”河南建基地,提供植保服務,爭搶中原農用無人機市場“蛋糕”。
2015年8月,無錫漢和航空技術有限公司決定在西華縣建立無人機生產基地,根據計劃,3年后年生產能力將達1000架。2015年9月,深圳高科新農技術有限公司在洛陽建設基地,2016年投產,年生產無人機3000架左右。2016年年初,廣州極飛電子科技有限公司無人機項目,正式落戶西華縣航空無人機產業服務園。
就連無人機業內的龍頭大疆創新也在2016年3月份發布了MG-1農業植保機,同時公布了其在農業市場的戰略規劃。
植保無人機具備多種優勢,未來有望大規模普及,市場總規模有望達到年均200億元,具備廣闊的成長空間。
目前國內農業植保仍以人工加手動、電動噴霧機這樣的半機械化裝備為主,占比超過 90%,航空植保比 例小于 2%。按 2015 年植保無人機總作業面積達 1152.8 萬畝次計算,無人機植保比例不到 1%,而美國、日本的農用航空作業占耕地面積比例分別達到 50%、54%,世界平均水平也 達到了遠高于我國的 17%,我國在航空植保方面還處于剛剛起步階段。
中、美、日農用航空作業占耕地面積占比
三、農林植保無人機發展潛力大
2016年國家提出大規模推進高標準農田建設,到2020年確保建成8億畝、力爭建成10億畝集中連片的高標準農田。這客觀上為農用無人機的發展提供了政策支持,這也是對農業無人機能干活干好活的考驗。
作為國內最專業、亞洲農業航空風向標的農業航空展,2016年中國國際農業航空技術裝備展覽會為進一步推動農業航空技術及裝備的科技創新及成果應用、搭建農業航空領域交流與合作的最佳平臺。展會吸引了包括遼寧壯龍、大疆、極飛、天鷹兄弟、安陽全豐、無錫漢和、珠海羽人等在內的眾多無人機企業,展示了多種型號的適用于農林牧漁業的航空飛行器、配件及服務。
展會上,遼寧壯龍無人機科技有限公司發布了世界首款成熟的油動直驅多旋翼無人機,該機有一個接地氣的名字--“大壯”。大壯最大載重85千克,商業載荷60千克,驅動方式為油動直驅,燃料為汽油,續航時間1-4小時,極限飛行高度1000米,農業噴灑作業飛行高度10-20米,噴幅寬度12-15米,作業效率每分鐘4-8畝,采用手持遙控、一鍵自主作業兩種控制模式,最大作業距離2公里,最大日作業能力4000畝,作業成本2元/畝。大壯還有一個小兄弟,名叫“小壯”,為油動直驅四旋翼無人機,其續航時間、極限飛行高度、最大作業距離和作業成本與大壯保持一致,其他各項性能是大壯的1/2左右。
中國的植保無人機市場是一個超百億元的大市場,現正以每年20%-30%的速度增長;未來10年,全球無人機銷量仍將主要集中在中低端的民用無人機和消費級無人機;截至2015年12月,中國無人機研發生產企業已超過400家,其中,生產植保無人機的企業超過100家。
中國作為世界民用無人機研制生產的佼佼者,但民用無人機發展大多聚焦于消費級無人機。但消費級無人機對于農林大戶的實際需求而言頂多算是玩具。而時下通行的電動多旋翼植保機也因載重以及續航能力飽受詬病,因為他們需要的是一臺長時間專業能干活的無人機。
大疆引爆了中國民用無人機市場,讓更多普通人關注民用無人機行業和無人機產品,也導致眾多企業紛紛進入了消費級無人機領域,給人無人機就是玩具的初步印象。
但是社會的發展需要工業級無人機,也就是能干活的無人機,把人從繁重的工作中解放出來。當前,全世界包括歐洲、美國等一些發達國家和地區在工業級無人機領域都是空白。民用無人機行業面臨的有利因素,是人們對人工智能機械的認識逐步達成共識,無人機就是要替代人做更多工作。對于無人機企業來講,需要人們有這個共識,這是機遇所在。而面臨著諸多不利因素,首先是技術不成熟,全世界無人機技術領域和運用領域中所有的人都在摸索當中,制造商與運營商對已有技術能夠的運用不夠明確;二是用戶就會提出的需求往往過高,比如大壯每天噴灑4000畝,有的客戶已經提出能不能灑上萬畝,但由于實際技術的限制不能滿足這樣的需求。但讓整個無人機行業欣喜的是,民航局、部隊、政府等抱非常歡迎、非常支持的態度,希望政府能夠和企業經常探討,深入了解行業特點和規律后出臺有保護性的、有支持性的、有建設性的政策;對于老百姓,希望能以平常的心去看待這個行業和產業,以更加包容的態度去接受它的到來。
對于農用無人機的發展趨勢,業內人士普遍持比較樂觀的態度。因為農業三大主要作業環節中播種和收割都實現了機械化,唯獨噴灑環節機械化程度較低,農用無人機正是未來發展的方向;同時,無人機作業效率高,能有效提高農藥、化肥的使用率,減少農業農藥化肥的使用總量,有利于水土環保;還能推動農藥改革,帶動航空藥劑新型產品的研發和無人機維修服務業的發展。另外,無人機制造商及代理商都表示,無人機銷售方向不是直接把產品賣給農民個人,而是面向專業組織人士;未來的操作人員也一定是經過培訓并取得國家執照的專業操作師。
而存在的問題是,跟國內許多行業一樣,創新能力稍顯不足,抄襲現象較多;專業研發人員參與積極性不夠,比如北航、南航等科班畢業人員大多研發軍用無人機而不屑于開發民用無人機,導致很多開發人員是從航模設計師轉型的,因此專業知識不夠;對于無人機飛行,多數人也還沒有意識到持證飛行的重要性。
四、駕駛員監管勢在必行
人力成本攀升、農作物病蟲害多發、作業精細化要求提高、施藥安全意識加強,使越來越多的農業生產者開始關注農用無人機。農用無人機市場正在孕育爆發,有望成為未來幾年增長最為迅速的無人機細分市場。
與傳統噴灑方式相比,植保無人機噴灑的效率是人工的20倍到30倍,且飛行速度快,植保無人機受到農民合作社、種糧大戶等新型農業經營主體的青睞。
外行看熱鬧,內行看門道。雖然農用無人機市場前景廣闊,發展勢頭迅猛,但是整個產業的發展尚處在“草莽”之中。
一方面,我國農村青壯年勞動力逐年減少,但植保無人機的需求不斷提升,各級政府也陸續出臺了一系列政策,扶持產業發展;另一方面,市場上現有的植保無人機質量不穩定、售后服務體系不完善、專業飛手緊缺,是目前的硬傷。
截止2015年12月31日,全國民用無人機駕駛員合格證總數為2142個。而這個數字也僅僅是鄭州一個城市無人機的保有量。
相比于消費級無人機的火爆,農業無人機或許發展空間更為巨大。但是行業監管的不明朗和駕駛員的緊缺使得一些企業和單位不得不通過‘“黑飛”來運營。
而目前很多植保無人機研發、制造型企業,打著農業無人機銷售+培訓的幌子大肆宣傳,培訓期限是2到6個月,學費不菲,也沒有統一的收費標準。
無人機訓練機構是需要國家民航總局授權,經過AOPA認定的才是合法的機構,目前全國有67家合法的訓練機構。鄭州炫飛無人機是經AOPA認定的無人機培訓機構、全國八個考點之一,同時也是河南唯一的考試中心。
五、植保無人機市場推廣策略分析
1、政企聯合推廣
由于農用植保無人機的特殊性,單靠企業推廣難度比較大,但其廣闊的應用前景值得投入,因此政府應適當引導和支持農用植保無人機的研究,研制和推廣。近幾年,自從農用植保無人機推向市場后,全國各地紛紛開展推廣演示。目前,河南省和湖南省已經將農用植保無人機列入農機補貼范疇。
北京、河南、安徽、海南、寧夏、山西等地主管農業的相關部門也已經在小麥、玉米、水稻等作物上開展了農用植保無人機噴灑農藥等現場觀摩會,為推廣工作打下了良好的基礎。
2、建立培訓制度
無人機駕駛員的培養是農用植保無人機能得到廣泛應用,整個行業得以健康、安全、快速發展的基礎。2014年6月份,由中國民用航空局委托授權,中國航空器擁有者及駕駛員協會已經開展了首批無人機駕駛員(飛控手)訓練機構審定培訓班和駕駛員教員培訓班,為日后無人機駕駛員(飛控手)的培訓機構和教練員打下了基礎。為確保安全和使用效果,擁有農用植保無人機的單位,應使用經過正規機構培訓的無人機駕駛員來開展田間作業。
3、制定行業標準
目前,為了促進無人機作業的健康有序發展,中國民航局已經下發了《無人駕駛航空器系統駕駛員管理暫行規定》(AC-61-FS-2013-20)及《關于民用無人駕駛航空器系統駕駛員資質管理有關問題的通知》(民航發[2014]27號),規范了無人機駕駛員的管理,使無人機行業安全、健康發展得以保障。但是,目前關于農用植保無人機如何安全使用,如使用范圍,飛行高度、速度,使用溫度,維修保養等均無明確的安全使用標準。另外,在農用植保無人機藥劑的使用方面也缺乏相關標準,如何種藥劑才適用于農用植保無人機使用,農藥單位面積使用量是否與地面機械噴灑有別等均無明確規定。而這些使用標準是農用植保無人機使用者的基本參考準則。
在政府部門未出臺農用植保無人機使用標準之前。航空植保無人機公司、合作社等擁有農用植保無人機的組織,應該制定科學的作業標準,便于規避推廣過程中出現一些不必要的問題。
4、施藥技術標準
農用植保無人機作為低空低量施藥器械,其所使用的藥劑和施藥技術是有別于傳統施藥器械的。同時,農作物病蟲害最終的防治效果不僅與施藥器械相關,與藥劑和施藥技術同樣緊密相關。因此,在農用植保無人機的推廣過程中,應結合飛防專用藥劑及其配套施藥技術的推廣來開展工作。
5、加大研發投入
農用植保無人機的飛行平臺可以以現有的無人機為基礎,這方面的市場基礎較為深厚,需要做的主要是對現有針對農業作業的無人機的改造和改進。而農業無人機的智能操控和作業系統需要的資金巨大,相對于廣闊的經濟前景,投入是值得的,而單靠企業的自有資金投入是不夠的。我國可考慮把農用無人機研制、發展和演進納入科學技術發展規劃,以科研機構和有責任的企業為主體,加快發展和產業化。
鄭重聲明:本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轉載文章僅為傳播更多信息之目的,如有侵權行為,請第一時間聯系我們修改或刪除,郵箱:cidr@chinaidr.com。 -
- 熱點資訊
- 24小時
- 周排行
- 月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