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新華社走訪鋼廠連發三文:死了半截的鋼廠復活
2016/8/5 10:31:34 來源:新華社 【字體:大 中 小】【收藏本頁】【打印】【關閉】
核心提示:在“硬”與“軟”上確保政策實質性落地——寶鋼、馬鋼、武鋼去產能調查之三新華社上海8月4日電 去產能勢在必行,然而實際進展卻曲折反復。工信部公布的統計數據顯示,今年上半在“硬”與“軟”上確保政策實質性落地——寶鋼、馬鋼、武鋼去產能調查之三
新華社上海8月4日電 去產能勢在必行,然而實際進展卻曲折反復。工信部公布的統計數據顯示,今年上半年我國鋼鐵去產能的量達到1300多萬噸,僅占年度目標4500萬噸的30%左右。
記者在寶鋼、馬鋼和武鋼采訪了解到,只有該“硬”的政策硬起來,該“軟”的政策沉下去,才能發揮最大效能,才能實質性地推進鋼鐵去產能工作。
邊去產能邊創新高,兩大執行問題阻礙政策落地
今年6月份,我國粗鋼產量達6947萬噸,折合日均產量231.5萬噸,超過4月份231.4萬噸的歷史峰值——一邊是轟轟烈烈的去產能,一邊是鋼鐵產量創新高,顯示執行層面尚有癥結待解。
是什么導致鋼鐵去產能沒有達到預期?“今年三四月份鋼材價格反彈后,鋼鐵產量一下子上去了。一些‘死了半截’的鋼廠由于外部資金注入又宣告復活。”馬鋼集團董事長高海建告訴記者。
記者采訪時也了解到,今年二季度鋼鐵行情好轉后,華中地區不少小鋼鐵廠紛紛復產,導致地條鋼產品在市面上大量出現。“這些四處打游擊的小鋼廠,大多根據產量發工資,人工成本低,生產負擔小。若不能徹底淘汰,鋼鐵去產能就很難落實!币晃讳撹F業內人士說。
除了價格反彈導致鋼廠復產外,各省上報的去產能目標與實際落地情況也可能存在一定偏差。公開數據顯示,河北省今年計劃壓減煉鋼產能1422萬噸,江蘇省今年計劃壓減粗鋼產能390萬噸,山東省計劃“十三五”壓減粗鋼產能1500萬噸,折合每年300萬噸。僅這三個重點省份鋼鐵去產能的量加起來,今年鋼鐵去產能任務就幾乎完成了一半。
不過,實際情況沒有這么樂觀。“地方上報的目標可能與爭取專項支持資金有關,是否具體落實還要看配套措施的出臺情況!泵裆C券研究院執行院長管清友認為。對此,國家發展改革委在年中召開的鋼煤去產能電視電話會議上表示,地方簽訂的目標責任書就是軍令狀,年底要盤點交賬。沒有完成的將被嚴肅追責。
環保、質量、安全、能源法規,該硬的一定要硬起來
根據部署,今年下半年我國將進一步加大去產能實施力度,從目標任務的分解轉到實質性推進鋼鐵去產能。其中,包括環保法在內的法律法規將成為鋼鐵產能退出與否的“硬杠杠”。
今年7月下旬,環保部通報開展鋼鐵業環境保護專項執法檢查。話音剛落,江蘇等地就有不少中小鋼廠陸續宣布停產!斑@次環保風暴不是簡單吹過,初步估計近期江蘇省的建筑鋼材日產量將下降15%左右!鄙虾d撀撌紫治鰩熗艚ㄈA說。
“鋼鐵去產能,首先要做到依法依規。我國現在的鋼鐵產能里還有相當數量是環保不達標的。對照環保法,不達標的企業應該依法堅決退出!蔽滗摷瘓F董事長馬國強表示。
統計顯示,新環保法實施后,截至2015年底,國內仍有20%左右的鋼鐵企業環保不達標。冶金工業規劃研究院院長李新創說,環保投入方面,達標企業每噸鋼鐵的成本比未達標企業高出100元左右。如果補上這塊成本,很多鋼廠會被市場自動淘汰。
除了環保法,鋼鐵去產能面臨的法律法規還有節約能源法、產品質量法和安全生產法等等。李新創認為,未來應該做到有法必依、執法必嚴。圍繞環保、質量、安全、能源等,推進聯合執法、區域執法、交叉執法等執法機制創新!吧嫦迎h境犯罪的,要依法追究刑事責任。對生產地條鋼的企業,要立即關停,拆除設備,并依法處罰!
做好職工安置、剝離辦社會職能,該軟的托底政策要沉下去
化解過剩產能,離不開政府的積極作為。
職工安置是鋼鐵去產能擺在第一位的問題。今年年初,人社部提出,將通過“四個一批”解決去產能中的職工安置,包括內部安置、轉崗就業和內部退養等。
不過,在具體實施中,由于各家鋼廠情況迥異,托底政策還需“一企一策”、“柔性操作”。比如馬鋼,由于非鋼產業體量不大,加上所在的馬鞍山市就業容量有限,大量富余人員難以通過轉崗方式安置。另外,由于歷史原因,馬鋼還背負著沉重的企業辦社會職能,僅幼兒園就有13個,離退休職工四五萬人。
在采訪中,一家鋼鐵企業人力資源部門的管理人員給記者算了筆賬,保障內退職工基本生活和社保,一年成本需要6萬元,其中五險一金支出近一半,職工到手約3萬元。對于去產能企業,建議政府出臺五險一金降低繳費比例或緩繳等扶持政策。
馬鋼方面認為,除國家規定的內部退養和解除勞動關系外,對企業采取居家休養、編外管理等政策安置的富余人員,也應納入政府的獎補范圍。同時,地方政府可以拿出一定數量的公益性崗位,對難以分流的職工進行托底安置。
值得注意的是,部分地方政府已經積極行動起來。馬鞍山市相關負責人告訴記者,該市與馬鋼多次對接,研究推進馬鋼幼教中心、離退休中心等剝離移交工作,其中幼教中心涉及職工200多人,離退休職工約4.1萬人,擬移交給屬地社區進行社會化管理。
“我們會強力推進‘鋼城一體、融合發展’,把馬鋼的事當作自己的事去辦,把馬鋼的問題當作自己的問題來解決。”這位負責人強調。(執筆記者:何欣榮、儲興華;參與記者:李榮、張紫赟、李勁峰、楊玉華)
鄭重聲明:本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轉載文章僅為傳播更多信息之目的,如有侵權行為,請第一時間聯系我們修改或刪除,郵箱:cidr@chinaidr.com。 -
- 熱點資訊
- 24小時
- 周排行
- 月排行
- 2025年高校畢業生等青年就業服務攻堅行動啟動
- “源網荷儲智”轉動零碳園區!固德威賦能打造國內首個重卡風光儲充一體化標桿
- 國企向新力 濰柴雷沃為鄉村振興插上“智慧翅膀”
- 人工智能技術為轉型按下“加速鍵” 鋼鐵產業正變得更“綠色”、更“聰明”
- 君樂寶連續三年榮膺“中國卓越管理公司(BMC)”權威認證
- 學習不“將就”,健康要“講究”:趕考小狀元森林氧吧5.0AI重慶旗艦店盛大啟幕!
- 京東超市“逢9必拍”升級 跨世紀年份酒1元起拍 引領酒類消費新潮
- 書寫鄉村振興新篇章 彌勒華融印象葡萄烈酒項目投產揭牌
- 中國國際會議會展中心模塊化解決方案的技術經濟分析報告
- “影視+文旅”帶動“劇中同款”銷量增長 主題IP游成文旅消費新亮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