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農村“電商青年”返鄉記:回得去的農村 守得住的家鄉(組圖)
2016/7/3 10:19:43 來源:中國新聞網 【字體:大 中 小】【收藏本頁】【打印】【關閉】
核心提示:村民來領自己網購的商品 俱凝搏 攝村民來領自己網購的商品 俱凝搏 攝中新網石家莊7月2日電 題:農村“電商青年”返鄉記:回得去的農村 守得住的家鄉作者 李茜 俱凝村民來領自己網購的商品 俱凝搏 攝
村民來領自己網購的商品 俱凝搏 攝
中新網石家莊7月2日電 題:農村“電商青年”返鄉記:回得去的農村 守得住的家鄉
作者 李茜 俱凝搏
半年前,石家莊市城郎村“85后”女孩張京京一度成為村里人議論的話題,當時她突然辭去城里月薪近萬元的“白領”工作,回到農村開起了“小店”。“那時候包括父母在內都不理解,背后議論的人特別多,不過現在我成了讓父母驕傲的人。”如今,張京京通過農村電商創業半年后,越發相信自己的選擇是對的。
2015年11月,國務院辦公廳印發《關于促進農村電子商務加快發展的指導意見》,全面部署指導農村電子商務健康快速發展,并提出大力培養農村電商人才、加強政策扶持力度等七方面政策措施。
張京京所在河北省石家莊市欒城區(原“欒城縣”)于2015年11月與阿里巴巴集團簽訂“農村淘寶”項目合作協議,成為石家莊市首個“農村淘寶”項目試點區,并投資400多萬元建成欒城區農村電子商務服務中心、“農村淘寶”運營中心和倉儲物流中心,從600多位報名的農村青年中選拔出34名“合伙人”,并通過培訓幫他們快速熟悉“什么是電子商務”、“怎樣做好電子商務”等相關知識。
像石家莊欒城的農村電商模式可實現“網貨下鄉”和“農產品進城”的雙向流通功能,該項目營造返鄉創業濃烈氛圍,搭建創業舞臺,提供創業扶持,讓更多年輕人返鄉扎根農村,從而解決留守兒童、空巢老人等農村的民生問題。最終通過引進電子商務龍頭企業,促進中小電子商務集聚,帶動當地電子商務快速發展。
張京京以前在一家國內知名企業做華北地區人事培訓,月薪最多時達到1.5萬元人民幣(下同),但是在省會城市工作三年多,一直沒有屬于自己的房子。當跟其他年輕人一樣喜歡網購的她看到家鄉正在大力發展農村電子商務的時候,她辭去工作回農村老家創業。
對此,父母極力反對,同村的人也在議論“為什么要放棄光鮮的工作而回農村開個"小賣部"。春耕時節,村民的首位必需品就是化肥。張京京和其他33位“合伙人”一起抓住機會。2016年4月23日一天,34個合伙人通過網絡訂購出去化肥800噸,成交額203萬元。“幫村民買到了質優價廉的肥料,村民見了我父母都表示感謝,父母開始理解我。”張京京笑著說,張京京在外地上學工作近二十年,之前村里很多人都不認識。如今,村里的老人甚至新嫁過來的媳婦都認識她,自己跟父母的話題多了,交流比以前多了。
“合伙人”劉培培的實體店里擺放著一些電商平臺的貨品,供村民直接選購。“開始只擺一些快消品,就算賣不出去也能自己消化掉,如今隨著村民購物觀念轉變,從網上買冰箱、電視等大家電的數量明顯上升。”現如今,劉培培的店里甚至有了“城里人”喜歡的跑步機、獨輪車等健身器材。“看著鄉親們從裝扮和思想意識上都跟上潮流,我打心里高興,農村人也在進步。”隨著劉培培銷售量逐漸增加,她聘請了同村一名青年幫忙打理小店。
跟中國很多農村一樣,村里的年輕人外出打工,留下老人和孩子。“不能只幫村民從網上買到他們需要的物品,還要豐富他們的精神生活。”張京京說,村里的留守老人和孩子,是他們的主要服務對象。合伙人邢宗偉買了滑梯給村里的孩子們玩;曾經做培訓的張京京打算利用暑假給村里的孩子上上課,補習一些課外知識。此外,劉培培也聯系了一些藝術專業的學生來村里表演,跟村里的孩子們一起游戲。“農村的發展應該是多方面的。”劉培培說。
河北省商務廳市場體系建設處副處長李萬英表示,河北省從2015年底開始著手河北省農村電子商務全省覆蓋的工作。實現農村電子商務全覆蓋只是一項階段性工作任務,讓更多的農民認識、了解、應用農村電子商務,讓電子商務在農村扎根發芽、開花結果并長期發揮作用才是最終目標。
如今,張京京很多在外地工作的同學表示想回家鄉跟她一起創業。“我希望更多的年輕人跟我一起,把家鄉打造得更完美,誰說"回不去的"才是家鄉,誰說農村留不住年輕人。”張京京笑稱。鄭重聲明:本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轉載文章僅為傳播更多信息之目的,如有侵權行為,請第一時間聯系我們修改或刪除,郵箱:cidr@chinaidr.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