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16年我國水產飼料行業發展概況分析
2016/7/31 10:30:07 來源:中國產業發展研究網 【字體:大 中 小】【收藏本頁】【打印】【關閉】
核心提示:水產飼料行業已發展成為了我國飼料工業中一個重要的支柱產業, 是支撐現代水產養殖業發展的基礎,是聯系種植業、水產養殖業、水產品加工業等產業的紐帶,是關系到城鄉居民水產品供應的民生產業。水產飼料上下游重要關聯產業結構圖一 水產養殖業快速發展水產飼料行業已發展成為了我國飼料工業中一個重要的支柱產業, 是支撐現代水產養殖業發展的基礎,是聯系種植業、水產養殖業、水產品加工業等產業的紐帶,是關系到城鄉居民水產品供應的民生產業。
水產飼料上下游重要關聯產業結構圖
一 水產養殖業快速發展,推動水產配合飼料總產量持續增長
美國學者萊斯特•布朗曾經從生態經濟學的角度提出“誰來養活中國”的問題,質疑中國如何利用世界 7%的耕地養活世界 20%的人口。面對耕地相對匱乏的基本國情,轉向水域索取食物,發展漁業生產尤其是水產養殖業對于國計民生具有重要戰略意義。中國工程院麥康森院士指出: “在所有的動物養殖中,水產養殖業的飼料效率是最高的,是畜禽養殖2-7倍。也就是說,水產養殖業是一個用最少的飼料資源能夠換取最大優質動物蛋白源產出的行業。 ”
2006-2014 年中國水產品產量及其中養殖產量
2014 年,全年水產品產量6,461.52 萬噸,比上年增長 4.69%。其中,養殖水產品產量 4,748.41 萬噸,增長 4.55%,占全國水產品總量的 73.49%,占世界養殖水產品總量的 60%以上,是世界唯一養殖產量超過捕撈產量的水產養殖大國。作為水產養殖業發展的物質基礎, 水產配合飼料業隨養殖業的快速發展進入了高速發展時期,成為飼料工業中增長最快、效益最好、潛力最大的陽光產業。1991年我國水產配合飼料產量只有 75 萬噸, 僅占我國配合飼料總產量約3%, 到 1999年,其產量已增加至 400 萬噸,占配合飼料總產量的 5.8%,2014 年我國水產配合飼料的產量約為 1,874 萬噸,占配合飼料總產量的 12.26%,23 年間年均增速達到 15.04%,遠高于配合飼料整體 9%的平均增速。
1991-2014 年水產養殖及水產配合飼料產量情況
二 特種水產配合飼料成為水產配合飼料行業新的增長點
近年來,隨著人們消費水平的提高,對營養價值高的特種水產品需求不斷上升,為特種水產養殖業創造了良好的市場環境。與此同時,我國圍繞漁業增效、農民增收的主題,大力推廣優勢水產品養殖,特種水產養殖產業帶已基本形成,如華東地區的鰻鱺、龜、鱉、大黃魚、黃顙魚、鱘魚、鲆鰈鰨、海參、鮑等;華南地區的石斑魚、鰻鱺、金鯧、鱉、蝦、河豚等;華中地區的鱘魚、黃鱔、鱉、黃顙魚、蟹等;東北、西南、西北等地區的鮭鱒、鱘魚等。
特種水產養殖產業帶分布圖
特種水產養殖業的興起,不僅在調整漁業產業結構方面發揮了重要作用,同時也推動了特種水產配合飼料市場蓬勃發展。根據中國飼料工業協會的數據,目前全國涉及特種水產配合飼料產品生產的企業約有600 多家, 其中以特種水產配合飼料作為主營業務的不足三成, 年產 3 萬噸以上特種水產配合飼料的企業不足25 家。根據中國飼料工業協會提供的數據,我國特種水產配合飼料產量從 2006年的 75.24 萬噸增長至 2014 年的 140.22 萬噸,年均增幅超過8%,高于水產配合飼料行業同期 5.7%的平均增速。
2006-2014 年特種水產配合飼料發展情況
特種水產配合飼料現有結構中,海水魚配合飼料、鱉配合飼料、鰻鱺配合飼料、海參配合飼料、黃鱔配合飼料和鱘魚配合飼料是占比最大的六個品種,合計在全國特種水產配合飼料中的占比超過80%。
2014 年中國特種水產配合飼料產品結構
注一: 特種水產養殖動物結構會根據養殖技術成熟情況、 規模化養殖推廣情況發生變動。
由于傳統特種水產養殖動物對蝦目前養殖技術、飼料技術均非常成熟,已形成較為普遍的大規模人工養殖,年產量基本是其他特種水產養殖動物的總量之和,因此上述統計口徑未加入對蝦配合飼料。
鄭重聲明:本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轉載文章僅為傳播更多信息之目的,如有侵權行為,請第一時間聯系我們修改或刪除,郵箱:cidr@chinaidr.com。- 上一篇:我國建筑產業化發展現狀與契機
- 下一篇:2016年我國存儲器行業現狀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