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一汽大眾開啟華北攻略:SUV論成敗 劍指300萬輛產量
2016/5/31 10:24:37 來源:財經綜合報道 【字體:大 中 小】【收藏本頁】【打印】【關閉】
核心提示:"2020戰略"的最后注腳 "十三五"劍指300萬輛SUV論成敗 一汽-大眾開啟華北攻略時代周報記者 倪佳 發自廣州5月18日,隨著一汽-大眾華北基地在天津正"2020戰略"的最后注腳 "十三五"劍指300萬輛
SUV論成敗 一汽-大眾開啟華北攻略
時代周報記者 倪佳 發自廣州
5月18日,隨著一汽-大眾華北基地在天津正式開工,至此已形成長春基地、成都西南基地、佛山華南基地、青島華東基地以及天津華北五大基地的一汽-大眾,全國戰略性版圖正式布局完成。一汽-大眾高層表示,華北基地的開工將進一步支撐一汽-大眾到2020年實現年產300萬輛的戰略愿景。
拋開奧迪品牌來說,一汽-大眾在SUV領域一直有所空缺,但是在這樣空缺的基礎上,一汽-大眾年銷量依然能夠位列排名前三的位置,甚至排名第一,因此在即將導入一系列SUV車型之前,一汽-大眾對于"十三五"300萬輛/年的產銷量信心十足。
此次華北戰略其實也就是一汽-大眾SUV戰略的開始。同時,歷經排放危機后正在重生的大眾品牌,中國市場也隨之被放到空前重要的戰略高度。然而,在國內已成為"紅海"的SUV市場以及來自自主品牌不斷沖擊的背景下,一汽-大眾的SUV戰略能否奏效還難以判斷,而屆時在華擁有著逾300萬輛產能的大眾,如何進一步利用好各地產能與通用展開競爭,穩固自身在中國車市中的地位,仍充滿懸念。
華北工廠開工
5月18日,一汽集團董事長徐平、德國大眾汽車集團管理董事會成員、大眾汽車集團(中國)總裁兼CEO海茲曼教授一齊現身一汽-大眾華北天津基地的動工儀式。
徐平在開工現場發言表示:"一汽-大眾華北基地的開工,標志著中國一汽集團和德國大眾在深化合作的道路上步入了全新的發展階段。中國一汽將借助天津市各級政府的強有力支持,與德國大眾一道努力把一汽-大眾華北基地建設成為區域汽車產業轉型升級的標桿企業,推動天津汽車產業新城發展升級。"
海茲曼則表示:"作為大眾汽車集團在華發展的又一里程碑,一汽-大眾華北基地的建立將使我們更迅速地滿足中國消費者以及整個乘用車市場的需求和期待。同時,通過應用世界領先的汽車制造技術,華北基地將充分實現可持續發展。"
根據一汽-大眾官方資料顯示,一汽-大眾天津基地總投資195億元,占地面積108.1萬平方米,投產后年產轎車30萬輛,可吸納6000名員工就業。該基地是一汽-大眾第五大生產基地,也是一汽-大眾"2020戰略"中規劃的最后一個基地。
對于天津基地的選擇,一汽-大眾公關部回復時代周報記者表示,一汽-大眾決定將華北基地落戶天津,是一汽-大眾優化全國性戰略布局的重要一步,不僅將支撐一汽-大眾"2020戰略"中體系能力建設的目標,同時將使一汽-大眾的全國產能布局更為均衡優化。
一汽-大眾在2014年談妥了青島與天津兩大新的生產基地之后,就根據未來的產能布局提出和啟動了其"2020戰略"。根據該規劃,一汽-大眾到2020年將實現300萬輛的產能,同時其市場份額、品牌影響、盈利能力和渠道建設等多個方面均會對應300萬輛產能而建立目標。從一汽-大眾去年的165萬輛的年銷量成績來看,這幾乎就是在5年時間內實現翻倍的計劃,即一汽-大眾內部流傳的"再造一個一汽-大眾"目標。
避談銷量目標
據悉,一汽-大眾東北長春基地已形成年產66萬輛的生產能力;西南成都基地年產能54萬輛;華南佛山基地已經建成30萬輛產能,二期項目2014年5月已經開建,建設周期36個月,建成后將具備60萬輛產能。此次開工建設的天津基地將于2018年建成,而去年開工的青島基地將于2017年建成,同樣規劃產能30萬輛。
這意味著到2018年,一汽-大眾將擁有東北長春、西南成都、華南佛山、華東青島、華北天津五大具備240萬輛年產能的基地。再加上長春、青島與天津三個基地各預留30萬輛的年產能規劃,到2020年一汽-大眾的產能超過300萬輛或者更高。
或許是近來國內輿論對于一汽-大眾品牌的不利因素,一汽-大眾的"2020"戰略當中并未提到有關銷量的目標情況,而只是提到產能目標。實際上,對于一汽-大眾而言,產能吃緊也是近兩年制約其發展的一個主要因素,而另一個因素則是缺乏SUV產品。因此,一汽-大眾為實現"2020戰略"作準備,早早就著手于產能建設的布局,并且一下就是翻倍的提升,而新產能布局也是為即將導入的全新SUV產品而準備。
對此,一汽-大眾公關部對時代周報記者表示,華北地區汽車消費潛力巨大,一汽-大眾一直以來都十分重視華北市場的發展。選擇天津輻射華北區域市場,能提升一汽-大眾在華北地區的影響力以及提高一汽-大眾在華北地區的綜合實力以及產銷能力。
有業內分析人士認為,基于一汽-大眾旗下轎車產品在國內的表現,在沒有SUV產品的前提下2015年仍然實現了165萬輛的銷售成績,這說明一汽-大眾在導入SUV產品之后有更大銷量增長的可能性。但也有分析評論指出,SUV市場的博弈早已白熱化,作為最后一個入門的遲到者,一汽-大眾能夠從競品中搶來多少份額,這是一汽-大眾自身都沒法預料的情況。
SUV產品的困境
中國汽車SUV市場一直高燒不退,無論主流還是二流汽車企業,只要推出一款各方面表現都還不錯的SUV產品,立即就會受到市場的追捧,甚至依靠山寨大眾旗下產品外觀的某二線自主品牌,都能夠實現22萬輛的年銷量。這足以說明大眾汽車的設計在當下是符合中國消費者心理預期的。
由于缺乏SUV,2015年一汽-大眾在總銷量上輸給了老對手上汽大眾。今年一季度,一汽-大眾銷量增長2.8%至451443輛,上汽大眾銷量則為528441輛,同比增長0.9%。在眾人皆知的狀態下,一汽大眾對于SUV產品的實際渴望更為強烈。
根據一汽-大眾此前公布的信息,未來幾年有望推出包括大眾和奧迪品牌在內共7款SUV,其中大眾品牌將推出三款,分別為緊湊型、中型和小型"廉價"SUV;奧迪品牌四款,除了中期改款Q3和全新換代Q5以外,還將推出兩款Q2小型SUV和Q6中型跨界SUV。
而一直困擾大眾的廉價車項目今年有望正式公布,據悉該項目已經確定將落戶一汽-大眾,并于2018年上市,推出的首款產品也會是一款SUV產品。在4月的北京車展期間,海茲曼對時代周報記者表示:"我們會以兩款定價8萬-11萬元的SUV為切入點,鎖定國內三四線城市,開拓廣大的低端市場。"
只是,在2014-2015年間,一汽-大眾遭遇了一連串的質量問題,加上德國大眾早前陷入的排放造假風波,大眾品牌在中國消費者心目中的"地位"似乎已有退減的跡象。而被逐漸撕下"神車"標簽的大眾,在如今中國消費者并不抗拒購買一輛自主品牌SUV的情況下,或許將成為大眾"2020戰略"在押寶SUV車型時需要跨越的一大難題。
鄭重聲明:本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轉載文章僅為傳播更多信息之目的,如有侵權行為,請第一時間聯系我們修改或刪除,郵箱:cidr@chinaidr.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