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15鋁行業盤點:電解鋁尋求發展之路
2016/1/7 8:52:15 來源:中國產業發展研究網 【字體:大 中 小】【收藏本頁】【打印】【關閉】
核心提示: 提起電解鋁,所有鋁業人的反應定是頭疼不已。其糟糕的情況存在已不是一天兩天,是目前行業在發展過程中的一大難題。高耗能、高污染、產能過剩,使電解鋁行業治理過程阻礙提起電解鋁,所有鋁業人的反應定是頭疼不已。其糟糕的情況存在已不是一天兩天,是目前行業在發展過程中的一大難題。高耗能、高污染、產能過剩,使電解鋁行業治理過程阻礙重重。但是,任何一個行業都不存在絕對的末路,如何找到一條適合電解鋁發展的路線,是接下來行業需要努力的方向。
1.電改,或將電解鋁野馬拉回正道
11月30日,國家發改委、國家能源局聯合發布了新一輪電改的6份文件。這是為貫徹落實《中共中央、國務院關于進一步深化電力體制改革的若干意見》(中發〔2015〕9號)而出臺的配套文件,也是在上一輪電改啟動13年之后,新一輪電改的再出發。
2.鋁價走低虧損嚴重中國電解鋁減產快速進行中
自2012年以來,中國鋁冶煉行業已連續三年虧損,且虧損面持續擴大,整體虧損程度也不斷加劇。根據安泰科測算,目前我國電解鋁行業平均含稅完全成本約12000元/噸,平均含稅現金成本約10300元/噸,即在當前慘淡鋁價下,已無一家企業盈利,并且約64%產能現金流虧損。
3.電解鋁的困境在哪?出路何方?
10月29日上午,在2015中國國際鋁業周的“泛太平洋鋁業高峰論壇”上,中國有色金屬工業協會黨委副書記范順科主持了“全球鋁投資和貿易專場”。會場上,部分與會嘉賓對氧化鋁、電解鋁在市場價格、貿易融資、未來發展走勢等方面談了自己的看法。
中國有色金屬工業協會副會長文獻軍:鋁價下跌主因是電價下降和人們對產能過剩預期的放大。
4.電解鋁工業節能新技術帶動我國節能減排發展
據了解,我國電解鋁工業節能減排取得新突破,噸鋁直流電耗由2008年的13235度降低到了11819度,降幅達10.7%,多項技術達到國際領先水平。如果全行業推廣后,可實現我國電解鋁工業年節電275億千瓦時。
5.電解鋁企業自備電優勢還能維持多久?
近年來,國內外鋁價持續下跌,而我國電解鋁產量和產能卻持續逆勢增長。其中最主要的原因之一是 我國擁有自備電的電解鋁企業迅猛發展。2014年我國電解鋁產量2806萬噸,同比增長12%。2015年上半年我國電解鋁產量1517.4萬噸,同比增 長10.6%。據不完全統計數據顯示,目前,擁有自備電廠的電解鋁產能在全國占比已超過70%。
6.電解鋁行業結束3年虧損狀態上半年消費量增長超8%
工業和信息化部運行監測協調局副局長黃利斌今日表示,目前行業兩極分化比較嚴重,電解鋁行業3年來處在全行業的虧損狀態,近幾年堅持不懈地推進行業結構調整,今年出現了很好的改觀,上半年消費量增長8%以上。
7.產業鏈遭遇“腸梗阻”電解鋁“南北大遷徙”
廣西是我國重要的鋁產業基地。近年來受市場低迷等多重因素影響,當地一些電解鋁企業或減產或停產并連鎖沖擊上游企業銷售難、下游企業“無米下鍋”。這些企業在當地黨委、政府支持下正努力通過深化改革探索“突圍之路”。
8.電解鋁行業發展方向不定
我國電解鋁行業的發展始于政府解除管制和允許私營資本的進入,國有企業經營權利的下放,以及股份制改造打破了這個傳統上的行政壟斷行業。初期巨大的利潤刺激了投資的增加與競爭者的進入,行業集中度很快降低,隨即而來的就是競爭者迅速崛起和瓜分市場。在這個階段的企業充分地享受了行業迅猛發展所帶來的豐碩果實,但也預伏著其后的危機。
9.“疏”“堵”并舉化解電解鋁過剩產能
產能過剩是困擾電解鋁行業的一大難題。據有色金屬工業協會提供的數據顯示,雖然2013年以來全國電解鋁已停產和減產產能約338萬噸,但目前運行產能仍有約3200萬噸,而且還有部分新產能在釋放,過剩壓力很大。
10.我國電解鋁產能過剩問題分析和對策
我國電解鋁產能從2003年的554萬噸增加到2012年的2600萬噸,年均增速為 18.7%,產能過剩問題日益突出。根據《有色金屬工業“十二五”發展規劃》,“十二五”末我國電解鋁產能應為2400萬噸,而我國“十一五”末的產能已 經接近2400萬噸。我國電解鋁的產量從2003年549萬噸增加到2012年的1988萬噸,年均增速為15.4%。2008-2011年產能利用率均 未超過75%。2012年鋁產能達2600萬噸,實際產量為1988萬噸,產能利用率約為76%。
鄭重聲明:本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轉載文章僅為傳播更多信息之目的,如有侵權行為,請第一時間聯系我們修改或刪除,郵箱:cidr@chinaidr.com。 -
- 熱點資訊
- 24小時
- 周排行
- 月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