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新能源客車產業鏈拉動效果解讀
2015/4/11 8:33:24 來源:中國產業發展研究網 【字體:大 中 小】【收藏本頁】【打印】【關閉】
核心提示: 在政策不斷加碼的情況下,新能源汽車的趨勢不可阻擋。政府已經定調要扶持行業到2020年,新能源汽車已經上升到了中長期國家戰略的高度。我們之前的系列報告主要研究了在政策不斷加碼的情況下,新能源汽車的趨勢不可阻擋。政府已經定調要扶持行業到2020年,新能源汽車已經上升到了中長期國家戰略的高度。我們之前的系列報告主要研究了高端的特斯拉的示范效應以及低端的微型電動車的野蠻生長,這兩個市場都是私人采購主導的市場,微信號report88此篇報告,我們將目光聚焦到公共領域的公交系統。
目前國家已經對2015年新能源汽車保有量目標做了拆解,第一批和第二批推廣城市目標達到35萬輛,并且這些城市須接受年度考核評估,未能完成年度推廣目標的將予以淘汰。目前已經有北京、天津、上海、武漢、西安、福建省城市群、廣州、深圳等城市出臺了比較明確的新能源公交采購目標,占這些城市新能源汽車總目標的15%。如果其他城市也按照這個指標來分配,那么,14-15年,兩批推廣城市新能源客車的銷量將達到5萬輛,我們預計14-15年新能源客車銷量分別為2萬輛、3萬輛。
由于公交車的體積和容量更大它對電池、電機、空調等產業鏈環節的拉動尤為顯著,尤其是電池,一輛大巴40%左右的成本都是電池,一輛純電動大巴的電池用量是轎車的15倍,3萬輛大巴對電池的拉動相當于45萬輛轎車。
根據中證網資料,拓邦股份經過了金龍汽車、五洲龍的認證,合肥國軒經過了安凱客車、申沃等的認證,多氟多也在積極介入這一領域,將直接受益于電動大巴的放量。綜合估值、彈性、壁壘、競爭力等因素,我們看好拓邦股份、多氟多、滄州明珠、松芝股份、信質電機、杉杉股份、新宙邦、寧波韻升、比亞迪。
不確定因素:政策變化;新進入者增加;安全問題。
1.公交客車平穩增長,電動化刻不容緩
2013年國內客車累計銷售56萬輛,同比增長9.8%;其中大中客累計銷售17萬輛,同比小幅增長0.9%。由于受到高鐵持續沖擊,公路客運需求分流,座位客車市場需求萎靡,2013年同比下滑8.2%。未來大中客行業整體將保持平穩。
2013年公交客車實現銷量8萬輛,同比增長13.8%,成為客車行業最大的亮點。主要得益于中國城市化進程的深化,公交系統的持續升級,以及城市黃標車的加快淘汰。我們預計2014年公交客車市場的需求仍將維持快速增長。
在公共交通領域,公交總量占全國機動車總量的1.7%,但耗油量卻占到27%,排放總量更高達30%以上。促進節能減排,實現可持續發展,公交電動化刻不容緩!
除了節能減排以外,公交電動化還有很強的經濟性。
以插電式氣電混合動力客車為例,其全生命周期綜合成本較柴油車節省122萬元,較燃氣客車總成本也節省33萬元。且未來隨著新能源客車技術進一步完善,新能源客車采購及運營成本仍有大幅下降空間。
另外,新能源客車的補貼也極為豐厚,純電動客車是以車廠來補貼的,國家補貼在30-50萬左右,插電式在25萬左右,地方一般也是1:1的配比。
2.公交客車電動化,成為政府約束性指標
年初,馬凱副總理對新能源汽車發展提出“四個不變”,強調2015年50萬輛的新能源汽車保有量目標不變,5月,國家主席習近平指出,發展新能源汽車是邁向汽車強國的必由之路。之后,從中央到地方,新能源汽車的推廣進入提速階段。目前2015年的保有量目標已經做了拆解,拆分到了各個城市,第一批和第二批推廣城市目標達到35萬輛,并且這些示范城市須接受年度考核評估,未能完成年度推廣的將予以淘汰。
公交客車作為新能源汽車的重要組成部分,很多城市也制定了較為明確的目標。目前已經有北京、天津、上海、武漢、西安、福建省城市群、廣州、深圳等城市出臺了比較明確的新能源公交采購目標。2014-2015年,這幾個城市的新能源公交將超過2萬輛,占這些城市新能源汽車總目標的15%。
其他城市還無明確新能源公交采購目標,但如果我們按照新能源公交占總新能源汽車推廣量的15%來計算,那么,2014-2015年,兩批推廣城市新能源公交的銷量將達到5萬輛;假設50萬輛的15%都為新能源公交,那么銷量將達到7.5萬輛。
基于謹慎性原則,我們預計今明兩年新能源客車銷量分別為2萬輛、3萬輛。
而從今年上半年的銷量來看,新能源公交采購6693臺,其中純電動公交銷售2180輛,插電式混動公交4513輛。
3.投資策略:整車直接受益,動力電芯彈性大
參考比亞迪K9,一輛純電動公交車的電池成本約達到90萬元(包括pack、BMS,約相當于15輛乘用車),電機(含變速箱)的成本在30萬元左右。
(1)整車:最直接的受益者
由于新能源客車補貼豐厚,并且是政府采購,因此,成本控制好的企業將直接受益,不過上市公司的問題是彈性的問題和“左手打右手”。上市公司中,比亞迪、宇通客車,金龍客車、中通客車受益。
(2)鋰電:彈性最大的環節
由于整車中,鋰電占比在40%左右,是占比最高的部件,而且,一輛電動大巴相當于一輛電動轎車15倍的電池需求量,因此,鋰電是彈性最大的環節。考慮到純電動和插電式的占比,我們平均每輛大巴的電量按照200度來計算,對鋰電池的產業拉動效果如下:
電芯:動力電芯供不應求
假設明年電動大巴需求量達到3萬輛,按照平均50萬元/輛(考慮了純電動和插電式的占比)的需求測算,對動力電池的需求拉動在150億元左右,其中電芯將達120億左右。由于我國的動力電池還處在成長初期,目前基數極低,對于已經具備生產技術和產能的企業構成重大的直接利好。
在電動大巴快速放量的過程中,由于動力電芯有一定技術壁壘,認證周期較長,并且擴產需要一定時間,因此,動力電芯是產業鏈各環節最緊缺的環節,從我們調研了解的情況來看,動力電芯的訂單飽滿,目前處于極度供不應求的狀況。
根據中證網資料,拓邦股份經過了金龍、五洲龍認證,合肥國軒經過了安凱等的認證,多氟多也在積極介入大巴供應鏈過程中,將直接受益于電動大巴的放量。
材料:等待供需逆轉
當前各種鋰電池材料都處在降價放量的過程中,價格的下滑是源于產能的擴張依然超過了需求的增速。如果電動大巴放量,有可能供需關系會實現逆轉。假設明年微型電動車需求量達到3萬輛,按照200度電/輛的需求測算,對鋰電池的拉動在6Gwh,對國內鋰電池產業鏈的拉動達到40%。我們繼續看好產品切入比亞迪大巴的滄州明珠、鋰電池材料的龍頭杉杉股份,客戶結構較好的新宙邦,動力領域占比較高的天賜材料。
碳酸鋰:資源品中長期具備稀缺性
我們認為,隨著新能源汽車的逐步啟動,電池級碳酸鋰需求增速將遠大于其他鋰鹽產品,價格走勢將相對強勢。而鋰精礦由于資源的稀缺性,擁有較強的議價權,利潤彈性最大。首推鋰精礦全球龍頭天齊鋰業、深加工巨頭贛鋒鋰業,擁有優質鹵水資源的西藏城投、西藏礦業,以及積極擴產的路翔股份、江特電機。
(3)電機、電控、零部件及充電樁:看好信質電機
信質電機已經收購了特斯拉電機供應商富田電機,微信號report88未來有可能與富田合作在大陸設廠,我們看好信質-富田在大陸的電動車市場實現突破。寧波韻升參股上海電驅動,而上海電驅動是電機行業龍頭,也將受益于大巴的放量綜合估值、彈性、壁壘和競爭力等因素,我們看好拓邦股份、多氟多、滄州明珠、松芝股份、信質電機、杉杉股份、新宙邦、寧波韻升、比亞迪。
4.不確定因素:
(1)政策變化;
(2)新進入者增加;
(3)安全問題出現。
鄭重聲明:本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轉載文章僅為傳播更多信息之目的,如有侵權行為,請第一時間聯系我們修改或刪除,郵箱:cidr@chinaidr.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