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取消樓市限購再成焦點 一線城市短期難松綁
2015/3/12 8:33:45 來源:中國產業發展研究網 【字體:大 中 小】【收藏本頁】【打印】【關閉】
核心提示: 全國人大代表、清華大學政治經濟學研究中心主任蔡繼明表示,“房地產經過一年多的調整,市場基本恢復均衡,放開限購不會對房價造成太大影響。”住建部發言人倪虹在接受采今年兩會,代表們呼吁全面取消樓市限購的呼聲引發廣泛討論。
全國人大代表、清華大學政治經濟學研究中心主任蔡繼明表示,“房地產經過一年多的調整,市場基本恢復均衡,放開限購不會對房價造成太大影響。”
住建部發言人倪虹在接受采訪時也表示,限購政策應堅持因地施策。
取消限購看似頗受輿論歡迎,但諸多行業人士均認為目前仍在執行限購的北上廣深和三亞五座城市中,北京最不可能放開限購。一位分析人士告訴中國經濟網記者,“就目前成交量和供需關系而言,放開限購對市場的沖擊已經明顯弱化。但由于獨特的區位因素,北京勢必不會取消限購”。
果不其然,北京市常務副市長李士祥在北京團開放活動中表示,北京市住房限購不會取消,是永恒的。
上述分析人士還表示,上海廣州深圳短期內取消限購政策的可能性也很小,只有三亞還是比較有希望。
上海易居研究院研究員嚴躍進告訴中國經濟網記者,“特大城市放開限購雖然可能性不大,但是還是有口子可以打開。外來人口購房門檻有望降低、郊區置業有望放開條件大戶型物業有望放開限購等做法,都會為限購減壓。”
兩會代表呼吁取消限購
去年,樓市行情風云詭譎。受市場壓力影響,前三季度樓市成交量和均價均出現持續走低。截至去年年底,全國多數城市已退出限購陣營。目前,依然處于限購狀態的城市僅存北京、上海、廣州、深圳和三亞五座城市。
雖然房地產行業已告別“瘋長”時代,邁入穩步發展階段,但是否取消限購依然成為今年兩會的熱門話題。
全國人大代表、廣東省惠州市委書記陳奕威就表示,“限購只是調控手段,不是調控目的。控制房價,完全可以采取其他方式。”
全國人大代表、清華大學政治經濟學研究中心主任蔡繼明也表示,“房地產經過一年多的調整,市場基本恢復均衡,放開限購不會對房價造成太大影響。”在他看來,限購會誤傷一些剛需和改善性需求,特別是“一刀切”地對外地人限購很沒道理。
蔡繼明還以美國為例,“在美國買別墅很便宜,但是很難實現低買高賣,原因就是賣的時候稅特別高。中國人想去‘炒房’價格都炒不起來。”
全國政協委員、海南奧林匹克花園有限公司董事長馮川建也說,市場的事情就應該交給市場,伴隨不動產登記的實施和相關稅收調節,每個人的合理購房需求有可能得到滿足,樓市也是可以健康發展的。
全國人大代表,北京市保安服務總公司海淀分公司副經理朱良玉的觀點大致相同。他說:“一線城市的限購確實會影響到一部分人自住購房需求。基于一線城市房價過高、一度投資投機旺盛的情況,限購也是權宜之計,短期內是否放開應謹慎考慮。但隨著市場調節機制的不斷完善,限購應該盡早退出歷史舞臺。”
豪宅放開限購也不行?
兩會期間,部分來自房地產行業的代表也提出了自己的看法。
全國政協委員、泰禾集團董事長黃其森拿出了“北京總價1000萬以上住宅取消限購”的提案。黃其森說,有人建議在北京取消單價5萬以上的商品房的限購,給“北上廣深”的限購政策松松土。這有道理,但不如以總價為標準。
他說,“像北京這類城市,近年來也蓋了不少小戶型,如五六十平方的,5萬單價折合總價是300余萬,也是有不少需求的。但總價1000萬以上,是個門檻,不是一般普通消費者能承受的,這幾年北京每年頂多消化兩三千套,無傷大雅。放開這類住宅限購,去行政化,可以活躍市場,增加稅收。”
上海易居房地產研究院研究員嚴躍進表示,豪宅市場放開限購的趨勢是明顯的。比如說,從2015年北京市場豪宅入市的情況看,部分樓盤突破了此前4萬元/平方米售價上限的行政限制,而能夠獲得較寬松的入市環境。這說明豪宅市場未來會注入一個市場化的管控思路。
當然,從目前的政策思路看,對限購政策進行局部放松的做法也容易出現。而首先“開刀”的可能就是豪宅產品。因為豪宅產品若是處于限購的框架內,可能沒有太多意義。獲得購房資格的人也預計沒有太多支付能力來承受豪宅的單價。從這個角度看,讓豪宅市場積極入市,尋找更匹配的購房需求,是政府改善供求關系的重要一步。
鄭重聲明:本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轉載文章僅為傳播更多信息之目的,如有侵權行為,請第一時間聯系我們修改或刪除,郵箱:cidr@chinaidr.com。 -
- 熱點資訊
- 24小時
- 周排行
- 月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