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15年新興市場消費者調查報告
2015/2/4 8:34:21 來源:中國產業發展研究網 【字體:大 中 小】【收藏本頁】【打印】【關閉】
核心提示:瑞信研究院今日發布其第五年度《新興市場消費者調查報告》(EmergingConsumerSurvey),該年度報告詳細描繪了新興市場消費者信心及其驅動因素。在新興經濟體面臨增速放緩及大宗商品價格和外匯市場波動帶來挑戰的今天,該報告對消費者信心和未來消費模式提供了及時的洞見。
為開展這一調研項目,瑞信再次攜手全球市場研究機構尼爾森公司,對來自九個經濟體的消費者進行了近16,000次面對面訪談。這九個國家分別為巴西、中國、印度、印度尼西亞、墨西哥、俄羅斯、沙特阿拉伯、南非和土耳其。該調查研究的特點在于以連續、詳細的方式提供了這些國家的基準消費者行為,通過約100個問題,對消費者的消費習慣、未來消費意向以及相關影響因素進行了詳細的記錄和分析。
瑞信證券及分析部門全球聯席主管StefanoNatella表示:“我們的調查對新興市場的消費者情緒進行了獨特而細致的分析。在目前經濟形勢動蕩的環境中,投資者非常關注新興市場的宏觀前景。我們的調查采用了自下而上的精細分析,顯示各經濟體消費者信心大不相同。對公司和投資者而言,能掌握各個經濟體的不同之處,而非普遍性,非常關鍵。該報告提供的分析及相關專有數據庫彰顯了瑞信研究院具備的獨特能力,即能夠為客戶提供獨到的洞察力,有助客戶投資和改進公司戰略。”
瑞信私人銀行及財富管理部門全球研究主管郝建霖認為:“該調查顯示了油價暴跌對新興市場產生截然不同的影響。俄羅斯和拉美主要經濟體的消費者信心正面臨壓力,而與之形成對比的是印度,該國消費者在改革措施的提振下信心飽滿。總體來看,這些經濟體的結構性投資機會并未消失,而同樣沒有消失的還有它們的缺陷。”
瑞信2015年新興市場消費者信心排行榜
瑞信通過依次觀察九個被調查國家消費者的中期個人財務預期、通脹預期、家庭收入趨勢和他們的即期支出意愿,評估這些國家的消費者信心。
印度從去年的第四名躍居成為瑞信2015年新興市場消費者信心指數排行榜得分最高的國家。印度是九個國家中唯一在上述各項主要考量指標中都位列前三的國家。雖然中國從去年的排名第一下滑至今年的第五位,但其仍將是新興市場國家中的關注焦點。瑞信分析師認為,即使光環不再,中國也不會是新興市場經濟體消費疲軟的主要來源。這種疲軟的風險主要來自俄羅斯和南非。
報告分析了最容易受當前大宗商品和匯率波動影響的經濟體和消費者。相比俄羅斯、拉美和南非,印度、土耳其和中國受到的直接影響要輕微很多。
調研報告要點:
1.電子商務
報告顯示,在參與調研的九個經濟體中,電子商務發展前景十分看好。調查反饋表明,電子商務在這九國零售總額中的比重將高于發達經濟體。
其中部分原因包括:新型經濟體相對落后的傳統零售業,這在農村地區更為突出;通過智能手機接入互聯網的消費者比重迅速增長,創造了新的垂直消費;可支配收入增加帶來的根本驅動。本報告預計,這些因素可使調研國家的全年網上零售額增加到3萬億美元,這將會影響零售、金融、信息安全和科技等多個領域的公司。
互聯網的更廣泛應用以及消費能力的增強推動了電子商務的發展。電子商務在中國尤為盛行,中國受訪者中有65%在過去六個月進行過網上購物。遠高于其他國家受訪者的不足40%的網購比例。
然而,其他國家受訪者的網上購物比例亦呈現出強勁的增長勢頭。例如,印度的受訪者中,使用互聯網進行網上購物的人群比例從2013年的20%上升至去年的32%。
當前,年輕群體在網購中占主導地位。調查發現,在接受訪問的中國30歲以下互聯網用戶中,超過70%選擇網上購物,這一比例遠超其他國家。從整體電子商務的發展速度而言,多個國家正在加速增長,比如印度的年輕消費群體參與網購的比例相較2013年幾乎翻了一倍。
2.旅游與休閑
在我們此前的年度調查中,消費者都表達了增加度假和旅行支出的愿望,2015年也不例外。今年的調查中,有旅行計劃的消費者比例再次上升,從45%攀升至65%,并且多次度假的現象現在已十分普遍。短期來看,各國消費者表現不一。例如,在墨西哥和印度,有旅行愿望的消費者增加明顯,而在中國、土耳其和南非則出現了下降。
旅游休閑與科技因素的結合是調查中發現的另一個顯著現象。全球旅行分銷渠道正快速演變,營銷重點更多轉向通過直接(公司自營)或間接(第三方網上旅行代理機構)渠道進行網絡訂票。消費者選擇訂票渠道帶來的相關改變正對行業價值鏈產生重大而深刻的影響,尤其是對酒店業的盈利能力構成壓力的。然而,酒店自身的網上平臺也會帶來了巨大潛力。
3.汽車
對人均GDP處于上升階段的國家,大眾的出行需求有所增加。作為全球最大的汽車市場,中國在汽車保有量方面繼續保持強勁增長勢頭,自我們2010年調查以來,年均復合增長率達到13%,是調查中增速最快的國家。土耳其也呈現快速增長態勢,年均復合增長率達到6%。其它地區的汽車保有量總體保持穩定。印度和印度尼西亞的家庭汽車保有率最低,分別為19%和7%,表明市場潛力巨大。
需要指出的是,在新興經濟體中,尤其在中國,對汽車市場發展的研究不能脫離對污染控制、能源效率以及相對略顯次要的安全標準等監管領域的關注。就污染排放而言,中國2020年的碳排放目標是要從2013年實際排放量的基礎上減少32%(歐洲的目標為減少25%)。這一點強調了汽車零部件行業需要針對上述需求進行技術研發的重要性。
4.醫療
企業和投資者都看到了新興市場醫療領域中的結構性增長機遇。眾所周知,醫療支出和人均GDP的增長之間具有正相關關系。實際情況遠比這種關系復雜,特別是在估算公司收入預測時。醫療服務供應的屬性(公有還是私有),本國品牌還是國際品牌定位,最終由誰買單,是投資者需要考慮的幾個重點問題。調查報告針對以上問題逐個提出了見解,并就如何將結構性增長機會轉化為公司的收益給出了謹慎看法。
尋醫問診更便利——大多數國家的政府參與度正在增加,據報道新興市場免費藥品的覆蓋率已從2011年的26%提高至2014年的48%。
個人自付部分保持穩定——醫療個人自付部分占消費者總支出的比例穩定在5%左右,不過消費者收入正在增長。
對本國品牌更加信賴,安全顧慮減輕——我們發現對消費者本國品牌的整體信任度正在上升。(由于印度和中國的信任度上升,按人口權重計算,整體信任度達到57%至59%。)對本國品牌缺乏信任與購買國際品牌的意愿有著密切的關系,這仍將是需要關注的一個主要特征。
年齡/收入的難題——在發達國家,隨著年齡的增長,收入和醫療支出都會增加。購買力和需求基本齊平。本次調查再次發現發展中國家沒有出現這種情況,因為財富仍然集中在年輕人群的手中。對醫療的需求和購買力配置不均。
5.品牌
我們對本報告獨特的品牌分析進行了更新,并重點闡述了幾個重點發現。本土與國際品牌的競爭是報告的關注焦點,揭示了一些國內消費者喜好的產品以及偏好。
分析中出現的一個新特點是技術與電子商務的相關性,凸顯了國內而非國際的電子商務品牌和平臺的重要性,以及這對國際軟件公司和網絡公司提出的挑戰。硬件方面,報告顯示,盡管三星在新興市場贏得了最廣泛的滲透率及不斷提升的品牌認知度,蘋果的品牌號召力依然強勁。調查顯示蘋果在許多領域里都是一個出類拔萃的品牌。
技術之外,調查的另一個發現是諸如H&M和颯拉(ZARA)這類典型的快時尚品牌(高街品牌)正加速滲透和發展。與此同時,奢侈品品牌光環有所失色。
中國:結構性機會持續
雖然中國消費結構性機會仍存,但2014年對中國消費者而言并不是一個好年份。根據調查,中國的消費者信心指數排行榜上退居第四,大多數指標下滑至新興市場國家的中段。聲勢浩大的反腐行動對“灰色收入”及相關支出影響顯著,導致受訪者對未來半年個人財務改善的樂觀情緒出現下滑。
僅有39%的受訪者相信他們的個人財務狀況會改善,相比前兩次調查中超過40%的樂觀度有所下降。按收入水平分組,月收入5500元至9000元人民幣的中等收入階層,變化最為明顯,樂觀者比例下降了7%-16%,而其他收入群體受到的影響較少。我們認為反腐行動還影響到了更廣泛的支出意愿,僅有9%的受訪者認為現在是“進行重大采購的好時機”,而去年這一數字為15%。然而,汽車消費方面例外,中國消費者2014年在汽車方面支出呈現增長,37%的受訪者購買或已經擁有了汽車,主要是受到各地牌照限制的連鎖反應。值得一提的是,盡管由于基數較大導致增長速度放緩,中國的智能手機相對增長依然強勁。展望未來,我們認為最低工資的提高將改善居民收入。我們在調查中發現了明顯的證據,與中等收入和高收入階層相比,低收入家庭更為樂觀。中國的文化特點和結構性動力使得它與其他新興市場相比,在教育上的額外支出較高,儲蓄率也更高。
鄭重聲明:本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轉載文章僅為傳播更多信息之目的,如有侵權行為,請第一時間聯系我們修改或刪除,郵箱:cidr@chinaidr.com。 -
- 熱點資訊
- 24小時
- 周排行
- 月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