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仿制藥或成未來我國制藥產業踏板
2014/3/19 15:42:29 來源:中國產業發展研究網 【字體:大 中 小】【收藏本頁】【打印】【關閉】
核心提示:仿制藥或成未來我國制藥產業踏板近幾年,國外上市新藥不斷減少,世界原料藥產業慢慢向發展中國家轉移,面對這種形勢,我國化學原料藥產業找到了在今后幾年實現新一輪飛躍的踏板—仿制化學原料藥。新藥上市日趨減少
來自中國醫藥工業信息中心公布的數據顯示,自2000年以來,全球仿制藥市場增速約為藥品市場增速的2倍。以制藥大國美國為例,2009年,美國仿制藥的處方量已占總處方量的75%,而這個數字在2004年僅為57%。可以說,仿制藥已經成為藥品市場的主力。這樣的趨勢還將延續。數據顯示,2012年到2015年,每年專利到期的藥物數量分別為111個、120個、132個、122個,高于前幾年的數量。
國際企業大規模的并購行為就可以說明,企業以新藥研發為獲利驅動力的增長模式正在發生變化:輝瑞合并惠氏(涉及金額680億美元)、羅氏收購基因泰克公司(涉及金額468億美元)、默沙東豪購先靈葆雅(涉及金額411億美元)。
仿制藥被推上了前臺。據介紹,自1996年以來,美國FDA受理新藥申請數變化趨勢,整體呈遞減趨勢。據預測,到2015年,一大批總銷售額超過1420億美元的暢銷藥品將在主要市場面臨仿制藥的競爭。可以說,仿制藥已經成為市場的主力。
國內仿制藥產業現狀
2009~2010年,我國醫藥產業進入一個平臺期,主要是由于我國醫藥產業在全球醫藥產業鏈中處于中低端的原料藥市場,尤其是大宗原料藥市場。2010年,我國共有8563家企業出口原料藥產品。前10位出口量都有較大幅度增長,80%的企業增幅在20%以上,這反映了龍頭企業的經營狀況良好。但40%公司的產品出口均價下跌,表明龍頭企業也面臨較大的競爭壓力。
外國制藥巨頭紛紛退出仿制藥領域
今年一月,全球第三大仿制藥公司阿特維斯公開宣布退出中國。同樣,大部分國際仿制藥巨頭在中國都感受到了前所未有的壓力。這些因素來自于中國制藥水平的提高,監管力度趨嚴,政策對國產仿制藥的支持等多方面。然而有些外資藥企也不甘退出,以拜耳收購滇虹藥業一例便表明了外資留守中國的姿態。未來國內仿制藥領域將迎來更激烈的競爭。
鄭重聲明:本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轉載文章僅為傳播更多信息之目的,如有侵權行為,請第一時間聯系我們修改或刪除,郵箱:cidr@chinaidr.com。- 上一篇:面對市場擴容 醫藥企業正摩拳擦掌
- 下一篇:中國IC產業與國際接軌 半導體硅材料迎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