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碳交易市場為何前途未卜?
2009/11/24 16:53:14 來源:中國產業發展研究網 【字體:大 中 小】【收藏本頁】【打印】【關閉】
核心提示:碳交易市場為何前途未卜?最近一段時間,倫敦各碳交易公司的大廳比往常冷清了許多。這些公司購買和出售的是世界上最新的商品之一:二氧化碳。根據碳排放交易系統,排放者可以在這里購買世界其他地方產生的二氧化碳減排指標。
然而碳交易市場雖然巨大,但其未來前景如何,取決于《京都議定書》到期后,各國政府如何應對氣候變化。
1997年簽署的《京都議定書》首先提出了碳交易模式。據BBC新聞網報道,當時擔任聯合國環境規劃署官員的阿別德·卡瑪理(Abyd Karmali)解釋說:“其想法是創造一種市場機制,從而降低排放者的減排成本。”
這種機制被稱為“總量控制與交易”制度(cap and trade)。首先,發達國家的溫室氣體排放總量被控制在其歷史最高水平或以下。被此制度覆蓋的企業會獲得一定碳信用額度。例如在歐洲排放交易系統中,一家火力發電公司80%的排放可以獲得碳排放信用額度。
但是另外20%的額度缺口怎么辦?一種辦法是減少排放;另一種辦法是從體系內或海外購買其他企業沒有用掉的碳信用額度。
《京都議定書》規定,在沒有設定排放總量的國家,其企業可以通過減少溫室氣體排放獲得碳信用額度。因此,為了獲得這些碳信用,企業會想方設法將排放削減到正常水平之下。例如在發展中國家用可再生能源替代火力發電。
“總量控制與交易”機制允許企業每年購買一定數量的“減排指標”。卡瑪理表示,該機制有助于提高效率。“在歐洲排放交易系統里,企業可以靈活選擇所要采取的減排措施和時間。與其他途徑相比,這種方式的減排成本更低。”
2008年,全球碳交易市場總價值高達1260億美元。為抵消自身排放,投資者為發展中國家的減排項目投入了65億美元。據世界銀行估計,要完成各國設定的二氧化碳減排目標,這類投資每年將增長到1500億美元。但是由于管理碳交易機制的《京都議定書》將于2012年到期,因此碳交易市場的增長前景堪憂。數據指出,2008年全球減排項目的投資減少了12%。
Eco Securities公司是世界最大的碳交易企業之一。公司董事亞歷克斯·沙雷茨(Alex Sarec)表示,在下個月的哥本哈根聯合國氣候變化會談上,各國能否就延續《京都議定書》系統達成一致至關重要,否則包括銀行和本地企業在內的投資者都將遭受損失。
碳交易市場目前非常有限,交通運輸業、美國和其他發展中國家都不包括在該體系內。由于體系本身存在的一些問題,碳交易體系一直飽受批評。世界自然基金會2007年的一份報告警告說,在聯合國承認的減排項目中,約有20%根本無法實現額外減排。
事實上,在歐洲排放交易機制的第一階段,由于分配了太多的排放許可,以至于在那段時間里碳價格幾乎下降為零。從2008年開始的第二階段,排放限制變得更為嚴格。但是,全球經濟衰退導致企業紛紛削減排放量,并出售排放許可以換取資金,結果又一次導致碳價格暴跌。
世界銀行的最新報告表示,碳交易系統太過復雜,歐盟甚至不清楚市場上到底有多少碳信用正在流通。一些分析人士預測說,各國可能再次分配超過企業實際所需的排放許可。歐洲排放交易機制第三階段將于2013年開始,屆時歐盟將加大減排力度,企業不再免費獲得排放許可,此外航空業也將包括進來。
近期碳交易市場的動蕩,導致人們呼吁為該體系尋找替代方案。曾擔任政府顧問的迪特爾·赫爾姆(Dieter Helm)提議通過征稅來限定二氧化碳的最低價格。英國氣候變化委員會也呼吁政府進行干預,保持碳價格穩定。
事實上,碳市場的未來在很大程度上取決于美國。“總量控制與交易”法案在美國已經通過了立法的第一階段。如果該法案最終獲得批準,美國將建立一個比歐洲大10倍的碳交易市場。
大多數人認為,即使沒有相關國際協定,碳交易市場也將保持增長,因為企業會努力減少實現減排目標的成本。但即使運行良好,碳交易市場還僅僅是一種機制。世界銀行指出,當前的國家和區域減排目標低于聯合國政府間氣候變化專門委員會推薦的目標。碳交易市場的規模和效益最終取決于排放限制的嚴格程度和涉及的范圍。
鄭重聲明:本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轉載文章僅為傳播更多信息之目的,如有侵權行為,請第一時間聯系我們修改或刪除,郵箱:cidr@chinaidr.com。- 上一篇:中國石油長三角首座大型燃料油庫投用
- 下一篇:日本化企發展瞄準可再生能源
-
- 熱點資訊
- 24小時
- 周排行
- 月排行
- 直擊AICon北京現場:硅基流動首發煥新品牌及國際站!
- “工業+文化”釋放“新”魅力 工廠車間從幕后走向臺前打開文旅消費新空間
- “好房產品力峰會暨數字化賦能創新大會”圓滿落幕,聚焦產品力重構與成交效率提升
- 軍校上新 今年招生有何新變化?一文詳解
- 浙江景寧農戶19天賣10萬單!阿里陪跑計劃讓50歲“老姜頭”變身電商新農人
- 區域協同注入產業活水!“寧德杯”全球創新創業大賽首站寧波成功舉辦
- 山海共進 特創未來,2025 山特 T1 峰會成功召開
- 酷特智能開啟企業級應用市場新生態 企業智能體集群全面招商
- “深海”力量!中國海油攜手電科金倉完成核心系統全面國產化
- “校企協同育人”鍛造畢業生“硬實力” 為學生鋪設從校園直達企業就業“快車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