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債登托管近2.2萬億 境外機構持續加碼人民幣債券
2020/8/19 10:12:04 來源:中國產業發展研究網 【字體:大 中 小】【收藏本頁】【打印】【關閉】
核心提示:伴隨經濟的超強韌性和疫情的有效控制,中國正成為全球資產的“避風港”。中央國債登記結算有限責任公司(以下簡稱“中債登”)最新公布數據顯示,截至2020年6月末,該機構為境外機伴隨經濟的超強韌性和疫情的有效控制,中國正成為全球資產的“避風港”。中央國債登記結算有限責任公司(以下簡稱“中債登”)最新公布數據顯示,截至2020年6月末,該機構為境外機構托管債券面額達21960.11億元,環比增829.39億元,環比增幅為3.93%,自2018年12月以來,已連續19個月增加。2020年上半年,中債登為境外機構托管債券面額凈增量達3190.38億元,是去年同期的2.3倍。
另外,數據顯示,目前中國債券市場余額為108萬億元人民幣,位居世界第二。截至2020年6月末,共有近900家境外法人機構進入銀行間債券市場,覆蓋全球60多個國家和地區,持有人民幣債券規模約2.6萬億元,2017年以來每年以近40%的速度增長。目前,境外機構持債規模占我國債券總量的比重為2.4%,持有國債規模占比達9%。
對此,業內專家表示,境外資金持續增持人民幣資產的事實明確顯示,我國金融市場國際吸引力持續增強,中國依然是外資投資熱土。事實上除了境外機構持續看好我國經濟發展前景外,日趨完善的“軟硬件”環境也“功不可沒”。
以剛剛正式開通三周年的“債券通”為例,債券通開通前,境外機構在銀行間市場持有的債券面額僅8000多億元;債券通開通后,境外機構持債規模持續增長。截至今年6月底,境外機構在銀行間債券市場持有的人民幣債券規模約2.6萬億元,較債券通啟動前增長約200%。
事實上,債券通的成長也與人民幣資產吸引力提升交相輝映。近年來,國際主流債券指數紛紛納入中國債券,A股相繼“入摩”“入富”,人民幣作為國際支付、計價、交易、儲備貨幣的地位也在不斷提升。央行數據顯示,目前,國際機構配置人民幣資產已達6.4萬億元,并以年均超20%的速度增長。
對此,中信證券固定收益首席分析師明明表示,隨著境內債券市場在產品類型、流動性、市場化程度等方面不斷完善,監管逐漸放寬境外機構投資范圍限制,投資人投資偏好也會從目前的利率債為主,逐漸向更豐富的信用債、資產支持證券及衍生品等方向轉移。而在國金證券看來,隨著市場避險情緒緩解,風險偏好提升,全球資金將逐漸流入新興市場。此外,在全球流動性寬松背景下,美元貶值預期會持續強化新興市場資金的流入。中國作為最大的新興市場,外資流入將是長期趨勢。
專家們認為,全球逐漸進入低通脹、低利率、低增長的時代,中國債券市場、利率水平變得非常有吸引力,2020年仍會是外資進入中國資本市場的“大年”。“2020年來看,境外機構的進入資金量有望達到接近萬億水平,因為主動和被動型資金都將加速流入。”中金公司研報表示。(記者 鐘源)
轉自:經濟參考報
鄭重聲明:本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轉載文章僅為傳播更多信息之目的,如有侵權行為,請第一時間聯系我們修改或刪除,郵箱:cidr@chinaidr.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