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積金實現賬隨人走 這1.3億人換城市工作買房方便了
2017/7/10 11:18:42 來源:中國產業發展研究網 【字體:大 中 小】【收藏本頁】【打印】【關閉】
核心提示:7月起,住房公積金異地轉移接續業務在全國范圍內實現"賬隨人走,錢隨賬走"。記者咨詢多地住房公積金管理中心得知,除在轉入地提供原繳存賬號等信息外,個人在轉出地無需再辦理任何7月起,住房公積金異地轉移接續業務在全國范圍內實現"賬隨人走,錢隨賬走"。記者咨詢多地住房公積金管理中心得知,除在轉入地提供原繳存賬號等信息外,個人在轉出地無需再辦理任何手續。對換城市就業、及要在新城市用公積金貸款買房的人來說可節省不少時間和資金成本。
誰受益?
1.3億繳納公積金的職工實現"賬隨人走"
住建部消息稱,2017年6月末,全國所有住房公積金管理中心全部接入全國住房公積金異地轉移接續平臺,自7月1日起,住房公積金異地轉移接續業務已全部可以通過該平臺辦理。
平臺上線后,有多少人因此受益?根據住建部等部委聯合發布的《全國住房公積金2016年年度報告》,2016年住房公積金實繳職工為13064.50萬人(約1.3億人)。未來,這部分人更換就業城市辦理住房公積金異地轉移接續業務將更方便。
此舉還將惠及未來新增繳納公積金的人(包括流動人口)。去年10月國家衛計委《中國流動人口發展報告2016》發布會公布信息顯示,中國從城市到城市的城城流動人口逐漸增加,占流動人口的份額從原來不到10%提升至2015年底的30%,并預計"未來,這一比例可能會繼續增加"。
截至2015年末我國流動人口規模達2.47億人,相當于每六個人中有一個是流動人口。《國家人口發展規劃(2016—2030年)》預計,未來人口流動仍活躍,以"璦琿—騰沖線"為界的全國人口分布基本格局保持不變,但人口將持續向沿江、沿海、鐵路沿線地區聚集,城市群人口集聚度加大。
啥好處?
——受理快、少跑腿:轉出地無需辦理任何手續
以"信息多跑路、群眾少跑腿"為目標,該平臺的上線使轉移接續效率明顯提高,同時,也擠壓了非法中介的生存空間,保障個人信息安全。
根據規定,跨區域就業的住房公積金繳存職工在手續齊全、符合轉出地相關規定的情況下,向轉入地住房公積金管理中心提出申請,即可通過平臺辦理轉移接續業務。
記者咨詢多地住房公積金管理中心得知,接通平臺后,住房公積金轉入地一般需要兩個信息:一是原繳存管理部門全稱,二是原繳存地的個人住房公積金繳存賬號;而在轉出地,個人無需辦理任何手續。
而在此前,個人自行轉移住房公積金至少需要3個材料。"新單位轉移接收函、身份證復印件、以及原單位開具的轉移申請都是必備的",北京某事業單位人事部工作人員田雪告訴記者。
需要注意的是,目前有的轉入地管理部門還要求本人攜帶身份證到相關部門提出申請;有的則不需要,個人提交申請,直接通過單位經辦人辦理即可。
——省時省錢還安全:北京轉至長沙11個工作日可完成
"現在若想把在北京繳存的公積金轉移至長沙,準備好材料后,需要讓新單位在長沙重新開立賬戶,提交完材料,一般11個工作日可完成轉移。"長沙公積金管理中心客服人員告訴中新網記者,轉移接續業務辦理時間變短、效率更高。
由于各地住房公積金政策不一致、貸款限額不同,以前異地轉移存在手續復雜、接續難的現實問題,如果更換城市就業,最好的辦法就是一次性全部取出。四年前,跟隨家人從北京轉移到杭州工作生活的王先生就沒有轉移公積金,"聽說轉移手續很麻煩,就直接都取出來了,也沒再管。"
與王先生的情況類似,很多本來在異鄉打拼、又返回老家發展的職場一族不在少數。因提取條件不足或為了圖省事,不少人直接花錢把材料給了所謂的中介去辦理,無意間將個人信息和資金置于危險境地。
據了解,這一平臺的啟用不僅保障了住房公積金個人賬戶資金安全、快捷轉移,還實現了職工住房公積金繳存、貸款等業務信息的接續,有利于轉入地中心及時為職工提供貸款、提取等相關服務。
——年輕人回鄉就業、公積金貸款買房更方便
在上述國家衛計委的流動人口報告中,還有兩個數據引起了記者注意。
一方面,流動人口流向中心城市的比例在下降,流向非中心城市地區的比例有所上升,2013年流向中心城市的跨省流動人口占全國跨省流動人口的比例為56.8%,2015年則降至54.9%;另一方面,家庭化流動趨勢加強,超過一半家庭有3人及以上同城居住。
由此來看,以特大城市為代表的中心城市,不再是流動人口的不二選擇,中小城市愈發具有吸引力。同時,家庭化流動模式趨強或正是他們不選擇大城市的原因之一,與家庭成員同城居住,意味著安家置業需求更高,大城市樓市的高房價和高門檻顯然不合適。
而住房公積金全國范圍內實現"賬隨人走,錢隨賬走",將讓換城市工作的人在新城市辦理公積金貸款買房的手續更方便。
在中原地產首席分析師張大偉看來,此舉還側面支撐了在大城市打拼的年輕人回鄉置業的打算,甚至有助于三四線樓市去庫存。"大城市房價偏高,年輕人靠自己打拼買房的難度越來越大,相比之下,回鄉置業更現實、也更容易",鑒于公積金異地轉移日益順暢,年輕人回鄉置業也有了"底氣"。(種卿)
鄭重聲明:本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轉載文章僅為傳播更多信息之目的,如有侵權行為,請第一時間聯系我們修改或刪除,郵箱:cidr@chinaidr.com。- 上一篇:可可西里成中國第五十一處世界遺產
- 下一篇:“一帶一路”體育旅游發展行動方案發布
-
- 熱點資訊
- 24小時
- 周排行
- 月排行
- 2025年高校畢業生等青年就業服務攻堅行動啟動
- “源網荷儲智”轉動零碳園區!固德威賦能打造國內首個重卡風光儲充一體化標桿
- 國企向新力 濰柴雷沃為鄉村振興插上“智慧翅膀”
- 人工智能技術為轉型按下“加速鍵” 鋼鐵產業正變得更“綠色”、更“聰明”
- 君樂寶連續三年榮膺“中國卓越管理公司(BMC)”權威認證
- 學習不“將就”,健康要“講究”:趕考小狀元森林氧吧5.0AI重慶旗艦店盛大啟幕!
- 京東超市“逢9必拍”升級 跨世紀年份酒1元起拍 引領酒類消費新潮
- 書寫鄉村振興新篇章 彌勒華融印象葡萄烈酒項目投產揭牌
- 中國國際會議會展中心模塊化解決方案的技術經濟分析報告
- “影視+文旅”帶動“劇中同款”銷量增長 主題IP游成文旅消費新亮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