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16年中國丁二烯行業需求及產能分析
2017/7/6 17:58:43 來源:智研咨詢 【字體:大 中 小】【收藏本頁】【打印】【關閉】
核心提示:丁二烯是生產合成橡膠、ABS 樹脂、SBS熱塑性彈性體、丁苯膠乳、己二腈等產品的主要原材料,主要是來自于石腦油裂解乙烯副產品,加上倉儲運輸要求高,價格波動性較強。丁二烯全球約有過超過 1000萬噸需求,假設需求的年增長率為3% ,則對應丁二烯是生產合成橡膠、ABS 樹脂、SBS熱塑性彈性體、丁苯膠乳、己二腈等產品的主要原材料,主要是來自于石腦油裂解乙烯副產品,加上倉儲運輸要求高,價格波動性較強。
丁二烯全球約有過超過 1000萬噸需求,假設需求的年增長率為3% ,則對應需要兩套石腦油裂解乙烯裝置提供的新增產能才能滿足。而未來新增乙烯產能主要以煤化工和頁巖氣為 主,輕質原料帶來的丁二烯 產量較小, 加上歐洲英力士等公司以乙烷代替石腦油裂解的技術路線變更,未來丁二烯可能處于長期緊缺,從而會影響合成膠價格,并傳導到天然橡膠。
1、丁二烯主要來自于石腦油裂解乙烯
丁二烯主要來源于裂解乙烯副產的混合碳四中抽提,石化裝置中乙烯、丙烯與丁二烯在常態下均為氣體,物流瓶頸較大;加上擁有乙烯接受設施的企業稀缺,從而大型石化裝置多以烯烴下游衍生品形式銷售,丁二烯則通過隔墻管道供應給園區的橡膠、ABS 等生產企業。
鑒于目前全球 97%以上的丁二烯生產都是通過石腦油裂解乙烯的副產品中抽提而來,因此石腦油裂解乙烯裝置的物料平衡與對丁二烯的影響重大。以行業經驗來看,乙烯裝置對應丁二烯的產出比約為 15%,即 100 萬噸乙烯的裝置產出丁二烯 15 萬噸。
裂解乙烯產業流程圖數據來源:公開資料整理
2015 年國內原油加工量約為 5.22 億噸,其中乙烯總產量為 1714 萬噸,剔除煤制烯烴工藝帶來的產量,石腦油工藝下的乙烯產量約為 1600 萬噸,對應丁二烯產量約為 240萬噸;加上丁烯氧化脫氫、外購混合碳四抽提和進口量等, 2015 年國內的表觀需求量約為 280 萬噸。
國內丁二烯的表觀需求及增速
數據來源:公開資料整理
2、受制于原料混合碳四制約丁二烯實際產量遠小于產能
傳統的丁二烯供應主要來自于石腦油裂解乙烯副產的混合碳四中抽提而成的,其生產成本較低,主要是石腦油的物耗,且其抽提法對應的能耗較低。在 2011-2013 年間,由于國內丁二烯價格較高,部分生產企業采用液化氣中的丁烯進行氧化脫氫工藝(非一體化)生產丁二烯,由于液化氣的成份較為復雜,不同的原料來源,組成成份也不盡相同。
液化氣來源及主要組成成分
數據來源:公開資料整理
3、美國頁巖氣革命致石腦油路線乙烯占比減少
美國的頁巖氣革命給世界能源格局帶來了巨大影響,但美國的頁巖氣乙烷含量較常規氣有明顯提升,約為 12—35%(極端值為 60%)。頁巖油氣的持續開發造成乙烷產量快速增加,但受限于美國對管道天然氣的熱值規范,只有很少量的乙烷可以摻雜在天然氣出售,大量乙烷最終成為裂解乙烯的優質原料。因此,自 2010 年起美國的裂解乙烯裝置逐漸增加以乙烷(或部分丙烷、丁烷混合,或稱 NGL)進料的比例,則對應副產丁二烯的比例減少。
美國乙烷供給量大增
數據來源:公開資料整理
目前亞洲國家普遍使用石腦油為原料生產乙烯,中東及北美多使用乙烷為原料生產乙烯。2016 年 9 月,英力士首次從美國進口頁巖氣乙烷,運抵英國的格蘭杰莫斯港,用于裂解乙烯的運料;印度的 Reliance Industries 于 2016 年 3 季度起從摩根角設施長期進口乙烷,預計每年 150 萬噸;2010 至 2015 年間利安德巴塞爾乙烷生產乙烯比例提高了 18%。認為隨著油價復蘇,頁巖油氣商將會逐步加大產能, 從而將會出現更大數量的以乙烷為代表的原料輕質化工藝擠壓石腦油裂解工藝的現象,未來丁二烯供應可能會更為趨緊。
全球乙烯裂解原料
數據來源:公開資料整理
國內丁二烯生產工藝占比
數據來源:公開資料整理
4、未來新增乙烯產能多以煤化工及乙烷工藝
目前全球乙烯產能約 1.6 億噸,需求約 1.42 億噸;假設未來乙烯年新增需求為 3%,則對應乙烯的新增需求約為 400~600 萬噸/年。以全球范圍內 50%的乙烯產能為石腦油(或輕柴油等)路線,以 15%的收率為計算,則對應丁二烯的理論產量 1065 萬噸,基本上與當前的丁二烯需求一致。
2015- -2016年全球新增減少石油路線乙烯產能(萬噸/年)
數據來源:公開資料整理
根據未來新增乙烯產能情況,以對應丁二烯的收率為計算,預計 2017 年全球范圍內的丁二烯供應缺口在 30~50 萬噸之間。
丁二烯全球供需平衡假設(萬噸/年)
數據來源:公開資料整理
鄭重聲明:本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轉載文章僅為傳播更多信息之目的,如有侵權行為,請第一時間聯系我們修改或刪除,郵箱:cidr@chinaidr.com。- 上一篇:2016年中國丁二烯終端需求及進口產品分析
- 下一篇:燃料乙醇的發展概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