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汽車二級經銷商低價宣傳藏貓膩 買車花費反比4S店多
2016/10/26 11:31:33 來源:財經綜合報道 【字體:大 中 小】【收藏本頁】【打印】【關閉】
核心提示:同一款車,4S店在官方指導價的基礎上優惠兩萬元左右,而汽車二級經銷商則能優惠3萬元甚至更多,另外還會贈送裝潢大禮包和加油卡。在這樣的促銷宣傳下,不少消費者會選擇優惠活同一款車,4S店在官方指導價的基礎上優惠兩萬元左右,而汽車二級經銷商則能優惠3萬元甚至更多,另外還會贈送裝潢大禮包和加油卡。
在這樣的促銷宣傳下,不少消費者會選擇優惠活動更多的二級經銷商。
然而,近期有不少消費者向法治周末記者反映,他們被二級經銷商更多的優惠宣傳所吸引購車后,卻付出了比4S店更多的價款,甚至有些車因為沒有拿到購車發票至今仍是“黑戶”——無法上牌。
消費者所反映的車型涉及到別克凱越、吉普自由俠、奧迪A4、東風日產啟辰D50、東風風光580等多款車型。
在汽車市場專家顏景輝看來,出現這樣的事情并不新鮮,二級汽車經銷一直是汽車流通行業的灰色地帶,在車市不景氣的情況下,很多非正規二級經銷商采用欺騙方式來招徠客戶。
消費者稱在一家二級經銷商處購車被騙
“擁有屬于自己的第一輛車,本應是一件高興的事,但此次購車,未曾想會遭到北京一家汽車銷售服務有限公司的欺詐,造成本人三萬四千余元的經濟損失以及沉重的精神傷害!”山西太原的常女士如此描述此次的購車經歷。
據常女士介紹,今年9月3日,她曾撥打北京一家汽車二級經銷商的銷售熱線,咨詢啟辰D50轎車的信息。
其后不久,便接到了一個自稱這家公司的銷售代表于某的電話。于某表示,自己所在的公司正在做廠家的直銷活動,而且還能提供兩萬元裝潢大禮包和2000元加油卡。
為謹慎起見,接下來幾天,常女士查詢了一些汽車銷售網站,發現北京也有不少這樣的商家,以不同力度的優惠政策在促銷家庭轎車,價格比太原便宜不少,于是常女士決定到北京來購車。
9月9日,常女士和愛人抵京,于某接待了他們。
在談妥54000元全款購車后,于某要求常女士再分別繳納“給啟辰4S店的預付款20000元和購置稅、保險等相關費用13200元”。
當被問為何還要多交這33200元時,于某解釋說:“廠家給4S店做直銷活動就是這樣要求的,稍后您到4S店提車時,還需要您支付61800元車款,這些款項就是走一下程序,下午就會以油卡的形式返還多余款項41000元(20000+13200+61800-54000)給您。”
當常女士表明不愿意接受油卡時,于某承諾可以把41000元折現給常女士。
由于看到店里七八個工作人員忙忙碌碌,又不斷有人來看車、商討購車價款、又有電話咨詢買車,常女士和其愛人這時還未發現異常。于是他們在這家公司支付了33200元,在北京某啟辰4S店支付了61800元車款。付款后才知道,這兩家店里均沒有啟辰D50現車,需要去廊坊提車。
“提完車,當晚9點左右,我們再次見到于某,她拿出一式兩份的格式合同,稱天色已晚,讓我們選定車輛裝潢事項后趕緊簽字。當我們表示需要仔細看一下合同時,進來三位大漢將我們圍住,直言道‘那41000元絕對不會退給你們了,不簽合同的話,購車發票也不會給你們。沒有購車發票,車子就無法上牌,要么就再交車款30%的服務費來換回發票’。”常女士說。
常女士表示,為了安全起見,她和她愛人只好在合同上簽字摁手印。
低價宣傳藏貓兒膩
除了常女士,北京的許女士和張女士也遭遇了類似的情況。
許女士在大興區榴鄉橋一家汽車銷售公司購買了別克凱越,當時多刷了三萬余元,承諾返5萬元的油卡,結果至今尚未實現,并且其購車的店面已經被拆,也無法再找到相關工作人員。
張女士在北京市豐臺區的一家汽車銷售公司購買了一輛吉普自由俠,去看車之前交了兩萬元定金,當時承諾定金是可以退回的,結果至今未退,并且購車發票也被扣留。
“我們好不容易搖到一個車牌號,10月份就到期了,現在為了留住車牌號,我們不得不另買一輛車。”張女士說。
上述消費者均稱事發后已報警,而警方認為,這屬于經濟糾紛,建議走法律渠道解決此事。
法治周末記者走訪了北京五方橋和十八里店附近的幾家汽車二級經銷商,工作人員均表示由于其店面相比4S店,面積較小,成本較低,所以其店里的車比4S店要便宜一些,不過,去看車之前,都需要提前繳納一定的定金或者稱押金,并承諾如果當天提車,定金或者押金會退回或者沖抵車款,否則不退。
據法治周末記者了解,目前可供消費者購車的場所一般有兩個,一個是4S店,另外一個就是二級經銷商。4S店一般是由廠商授權,負責車輛銷售、服務、配件、信息反饋等業務范圍。二級經銷商則是從一級代理商——4S店那里購車,然后賣給消費者的汽車銷售商。由于沒有像4S店那樣受廠家限制,而且本身投資也比4S店低,所以二級經銷商的價格會比4S店的價格低一些。
不過,在汽車市場專家顏景輝看來,即使二級經銷商價格低一些,也不會低太多。
“按照正常來說,二級經銷商應該有一定的價差,價差來源主要是二級經銷商和4S店是長期合作,提車時在價格上可能會有一些優惠,二級經銷商經營成本、費用相對來說低一些,比4S店優惠多一些也是犧牲了4S店給它的利潤。但是在目前的市場情況下,讓利不會太多,差不多一輛車也就是兩三千塊錢。如果一輛15萬元左右的車,二級經銷商讓利比4S店多一萬五以上,這就可能存在一定的欺詐,沒有那么大的利潤空間。”顏景輝解釋說。
而多數消費者選擇去二級經銷商那里買車,正是因為被其宣傳的優惠條件所吸引。
“本來是圖個便宜,最后全部辦下來,反倒花的比4S店還多。”上述許女士說。
非正規二級經銷商為求利益欺騙消費者
據一位不愿具名的業內人士介紹,前幾年汽車市場好的時候,各個汽車品牌的4S店都搶著發展二級經銷商,其主要目的就是為了完成廠家銷售任務,搶占更多市場份額。不少從4S店辭職的銷售顧問憑借手中的客戶資源,最后成了頗為成功的二級經銷商。
“其實二級經銷商的門檻并不高,不需要多少資金,無需多大的經營場所,只要客戶資源在手,從4S店能夠拿到車,一般都會干的不錯。”該業內人士補充說。
但是,隨著市場情況的變化,二級經銷商銷售過程中的弊端也漸漸暴露出來,
正如十八里店的一個汽車銷售公司的工作人員所說“我們和4S店競爭,實力不如它們,為了多吸引客戶,我們只能多優惠”,而這也正是消費者所關注的。不過,從上述消費者的投訴來看,這些“優惠”最終還是由消費者來承擔,于是也就出現了部分二級經銷商為謀求利益欺瞞消費者的現象。
法治周末記者在走訪中也了解到,同一款車,不同的二級經銷商會出現優惠幅度不同的現象,比如2016款大眾邁騰致享舒適型,官方指導價212800元,有的二級經銷商表示能優惠3萬元,有的能優惠5萬元現金,再加一萬元的裝潢大禮包,還有的能優惠3萬元現金,另贈送兩萬元的加油卡,如不需要加油卡,可以95折返現給消費者。
還有部分二級經銷商要求消費者選擇“售后服務一條龍”,包括車輛上牌、繳納購置稅、辦理保險等服務,從中賺取5000元到幾萬元不等的“服務費”。
在顏景輝看來,發生坑蒙拐騙行為的二級經銷商一般都是小店面,沒有統一的市場管理,也沒有廠家的嚴格監管,這些店面的坑蒙拐騙行為也嚴重傷害了二級經銷商的口碑。
據顏景輝介紹,目前比較正規的二級經銷商應該是在汽車市場里面,比如北京亞運村汽車交易市場(以下簡稱亞市),亞市對二級經銷商是有一些門檻要求的,比如有注冊地、營業執照等,包括二級經銷商銷售的汽車品牌,市場也都有規定,規定中最低的要求就是車的來源必須清楚,必須有合作的經銷商為其開具授權說明書。
顏景輝建議消費者盡量去正規的、廠家授權的4S店購車,即使選擇二級經銷商,也要去有市場統一管理的二級經銷商那里去買車,比如亞市,另外簽訂合同之前必須認真看合同內容。
上述的常女士和張女士均表示,簽合同時,因想在當天盡快拿到車,所以并沒有仔細逐條閱讀合同條款,也沒想到最后想要回定金或者押金必須再交車款30%的服務費,并且這也成為了換取購車發票的條件。
鄭重聲明:本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轉載文章僅為傳播更多信息之目的,如有侵權行為,請第一時間聯系我們修改或刪除,郵箱:cidr@chinaidr.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