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財經網評論駁張維迎:網約車不應與窮人匹配!
2016/10/20 10:52:17 來源:財經綜合報道 【字體:大 中 小】【收藏本頁】【打印】【關閉】
核心提示:(原標題:網約車不應與窮人匹配 ——兼與張維迎教授商榷)張維迎教授10月17日的一席話,最近兩天,在朋友圈被轉發無數,題目是:地方網約車新規漠視窮人權利。有微信公眾號(原標題:網約車不應與窮人匹配 ——兼與張維迎教授商榷)
張維迎教授10月17日的一席話,最近兩天,在朋友圈被轉發無數,題目是:地方網約車新規漠視窮人權利。有微信公眾號修改了標題:張維迎最新演講勇敢為窮人說話,請給他最熱烈掌聲!(相關閱讀:張維迎炮轟地方網約車新規:明目張膽以地方對抗中央)
在10月17日北大國家發展研究院地方網約車發展與規制研討會上,張維迎教授說:“我們想一下坐豪華車那些人,好多人自己都有車,他對車沒有太大的需要,就是普通老百姓大學生出去坐車,他不讓你坐,他規定必須那么大車,那就只能富人有權利得到網約車的服務,窮人是沒有資格獲得網約車服務,所以這個事我覺得是一個更為嚴重的問題。”
眾所周知,張維迎教授在推動計劃經濟向市場經濟轉軌方面,做出了巨大貢獻。平時,張教授也以普及市場經濟常識為己任。但這一次,他卻違背了經濟學原理。
經濟學是研究稀缺資源的學問,資源越稀缺,費用越高。而城市道路恰恰是稀缺資源,如果你占用了更多的城市道路空間,你需要為此付出高昂的代價。
這筆賬并不難算。出租車也好,網約車也罷,抑或私家車,最大載客量不過5—7人,所占用的城市道路資源的面積,如果平移到公交地鐵上,起碼可以載客20人。尤其是,前者通常只載1—2人,造成對稀缺資源的過度占用,理應繳納高昂的稅費,并補貼后者。后者中的地鐵,對城市道路資源的占用,幾近為零。
在新加坡出差時,筆者曾經就私家車價格詢問一位新加坡籍豐田凱美瑞車主。他的私家車,以人民幣48萬元購得,這相當于中國大陸兩臺凱美瑞的裸車價格。顯然,這位車主被新加坡政府征收了高達車價一倍的懲罰性稅費。
東亞都市人多地少,城市道路資源更為稀缺,新加坡和香港等地的做法,值得同樣人多地少的中國一二線城市借鑒。
對富人高收費,窮人坐公交地鐵,從富人那里拿到補貼。鼓勵窮人坐公交地鐵,才是保護窮人利益。階梯水價、電價,乃至房價,道理相同。
事實上,張維迎教授更明白這個道理。2007年,他的另一席話,曾引起廣泛爭議,他的論點是:提高大學學費對窮人有利。
在那一次的談話中,張維迎教授說:中國目前為什么窮人上不起大學?是因為收費太低。一個真正好的體制,我可以收費高,但我花80%在獎學金上,窮人就上得起大學了。北大本科生一年的成本是20000元,學費4000元,剩下的16000元都是政府在補貼,這是窮人在補貼富人。為什么不讓富人多出些錢呢?比如說,學費就可以收20000元,貧困家庭的孩子就給他全額獎學金,這就是富人補貼窮人了。現在不讓富人交錢,當然窮人就上不起學了。
9年前的那番話,張維迎教授背負罵名;9年后,則收獲掌聲。這是因為,在公共品和準公共品等領域,存在“搭便車”現象。經濟學講人性自私,當人們看到,可以用經濟艙的價格,享受到頭等艙待遇的時候,是顧不上交通分層、富人補貼窮人那番道理的。
問題是,張維迎時隔9年的兩席話,自相矛盾。9年后,他是否選擇性失明?參加北大網約車研討會的諸位經濟學者,是否對違背經濟學原理的言論選擇性失聰?筆者不做誅心之論,只是就事論事,談一談自己對經濟學原理的膚淺理解,請諸君批評指正。
鄭重聲明:本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轉載文章僅為傳播更多信息之目的,如有侵權行為,請第一時間聯系我們修改或刪除,郵箱:cidr@chinaidr.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