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央行召集商業銀行信貸會議 房貸狂飆或猛剎車
2016/10/15 10:52:35 來源:財經綜合報道 【字體:大 中 小】【收藏本頁】【打印】【關閉】
核心提示:房貸狂飆猛剎車 央行召集商業銀行信貸會議摘要:在各地密集出臺樓市調控政策之后,市場將關注目光轉向了關鍵性的信貸。華夏時報記者 劉飛 藍姝 北京、廣州報道在各地房貸狂飆猛剎車 央行召集商業銀行信貸會議
摘要:在各地密集出臺樓市調控政策之后,市場將關注目光轉向了關鍵性的信貸。
華夏時報記者 劉飛 藍姝 北京、廣州報道
在各地密集出臺樓市調控政策之后,市場將關注目光轉向了關鍵性的信貸。
央行行長周小川在10月6日-9日的幾日內在兩個場合均表態會對信貸增長有所控制之后,央行又于10月12日召集5家國有大行及12家股份制銀行高管及個貸、資產負債部門總經理,召開商業銀行住房信貸會議,傳達房地產調控的會議精神。
“銀行會否收緊、放慢按揭貸款發放節奏仍待觀察。但嚴控房貸門檻,加大資格審查力度,控制房貸余額已成大勢所趨。”某股份制銀行內部人士告訴《華夏時報(公眾號:chinatimes)》記者,未來一段時間內,我國居民住房需求仍將呈增長態勢,但個人住房貸款的爆發性增長將迎來拐點。
微妙的變化
房地產市場的調控政策密集出臺,銀行收緊傳聞持續發酵。
10月14日上午,有消息稱廣州的房產中介接到廣發銀行通知,要求按揭中介在當日下午3點前將客戶144平方米以上豪宅的房貸申請資料報送給廣發銀行,廣發銀行將在3點之后停止收單,其原因是傳聞廣州或在本周末將144平方米以上首套房的首付比例從三成提高至七成。
廣發銀行廣州分行回復《華夏時報(公眾號:chinatimes)》記者稱,這是個別中介對該行政策的誤讀。該行沒有針對144平方米以上房屋的房貸進行不接件或停件的政策,“我行一直歡迎廣大客戶前來辦理各類房貸。此次只是針對近期房貸申請數量增多、貸款審批積壓的情況,為提高審批速度,我行要求有關按揭中介盡快補齊相關資料。”
“目前北京各家銀行一直正常放貸,批貸速度和放款速度沒有變化,并未出現收緊的現象。”北京鏈家地產中介告訴記者,銀行也反饋,政策在持續調整中,網簽后應盡快批貸,以免存在變數。
《華夏時報(公眾號:chinatimes)》記者走訪了多家銀行了解到,在北京市場各家銀行目前執行新政差別在于對外地貸款的認定。其中工行規定“以購房人家庭為單位考察住房及貸款,不考慮非購房人家庭的共同借款人家庭的住房及貸款”。
在北京無房、無未結清住房貸款,視為首套住房;外地有一筆未結清住房貸款,仍視為首套住房。北京有房,且僅有一套(無論貸款是否結清)同等視為二套住房。有兩筆及以上未結清房貸(無論北京還是外地)則拒貸。
但在外地貸款認定上,目前農行、光大、中國銀行等給出的說法是并不認定,僅視為負債,“只看北京房產和北京未結清貸款。”
“從以往來看,其他銀行都以工行的政策為風向標,未來會否調整存在變數。”鏈家地產中介表示,在外地貸款認定上將影響一大批人群,堪稱變相提高了資格審查力度。
而在上海,國慶假期里就有消息傳出民生銀行對于“離婚不到半年”的房貸申請人加大嚴查力度:離婚前若不符合貸款申請資格,則即便其離婚,也對其直接停貸。
對此,民生銀行向《華夏時報(公眾號:chinatimes)》記者回應稱,上海分行是按監管部門要求,嚴查假離婚。“監管嚴查本身就是一種態度。”上述股份制銀行人士表示,加碼限貸、控制房貸余額已是大勢所趨。
央行在“吹風會”上也要求各商業銀行理性對待樓市,加強信貸結構調整,強化住房信貸管理,控制好相關貸款風險。
報道稱,監管部門將加強對金融機構住房金融業務的監督檢查,加強對銀行自律機制的指導,加強宏觀審慎評估(MPA)的約束等,以約束商業銀行的信貸投放至樓市。
房貸大漫灌
“可以說此輪樓市瘋漲,信貸投放起到了推波助瀾的作用。”某國有大行銀行人士稱,而2014年“9·30”樓市新政成為兩年來樓市上漲的關鍵起點。
《華夏時報(公眾號:chinatimes)》記者查閱歷年數據發現,個人房貸的投放印證了上述銀行人士的觀點。央行數據顯示,2012年個人購房貸款尚不足1萬億,為9610億元。2013年也僅為1.7萬億。
步入2014年,房貸利率漸進松綁,當年9月30日,《中國人民銀行中國銀行業監督管理委員會關于進一步做好住房金融服務工作的通知》下發,對首套房再啟“認貸不認房”界定標準,同時對二套已結清相應購房貸款的家庭,執行首套房貸款政策。
融360信貸專家徐瑾兩年前接受本報記者采訪時表示,不管有多少套房,還清再買都算首套房的消息不靠譜,違背中央“抑制投機,遏制房價過快上漲”的調控目標。
如今來看,這為投機市場開了空間的同時,也為個人住房貸款需求釋放了巨大的空間,當年新增房貸投放飆升至2.68萬億。2015年在央行5次降息下,商業銀行再投放了2.66萬億的新增房貸。
2016年房貸投放出現“井噴”,在上半年新增人民幣貸款7.5萬億中,有至少2.3萬億投向了購房貸款(接近2015年全年的水平),占新增人民幣貸款的31%。進入下半年,資金仍在蜂擁而入。7月全國人民幣貸款增加4636億,其中住戶部門中長期貸款增加4773億,新增貸款全部是房貸。8月新增人民幣貸款的主力軍仍然是個人住房貸款,人民幣貸款增長9487億元,住戶部門貸款增加6755億元,其中以個人按揭貸款為主的中長期貸款占比近八成。
中國銀行國際金融研究所研究員高玉偉認為,去庫存、去杠桿都是今年中央確定的重要經濟任務,但用加杠桿來去庫存顯然并非宏觀經濟政策的本義。而如何協調去庫存、去杠桿之間的關系,既鼓勵和支持發展實體經濟,又引導社會資金“脫虛入實”,是下一步搞好宏觀經濟調控的重大課題。
融360監測數據顯示,在全國533家銀行中,9月份明確執行二套房首付四成及以下的銀行共有374家,占比70.17%,執行二套房首付三成的銀行有288家,占比達54.03%。而執行五成、六成及七成的銀行數僅分別為84家、20家和46家。
顯然,提高二套房認定標準將對銀行各家貸款業務影響很大,或能成為遏制投資性需求的有效機制,解決剛性需求。
“從資產質量來看,按揭貸款不良貸款率不到0.5%,遠遠低于整體銀行業2%左右的不良貸款水平,已成為信貸投放的優質資產,會繼續投放按揭貸款。”多位銀行人士向記者表示,但樓市新規提高了二套房門檻,將投機客阻攔下來,房貸放緩或成為大趨勢,且按照慣例,四季度的信貸額度本就吃緊。
同時,周小川幾日內在兩個場合表態會對信貸增長有所控制。10月6日,周小川在美國華盛頓舉行的二十國集團(G20)財長和央行行長會議上表示,近期中國部分城市房價上漲較快,中國政府對此高度重視,積極采取措施促進房地產市場的健康發展。
10月7日-9日,周小川在第34屆國際貨幣與金融委員會(IMFC)部長級會議上指出,中國信貸增長較快,反映了中國在全球經濟增長乏力背景下應對風險、促進增長所做的努力。隨著全球經濟復蘇逐步正常化,中國會對信貸增長有所控制。
鄭重聲明:本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轉載文章僅為傳播更多信息之目的,如有侵權行為,請第一時間聯系我們修改或刪除,郵箱:cidr@chinaidr.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