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世界首條特高壓過江隧道江蘇開工 將為華東“蓄電”
2016/8/17 10:31:17 來源:中國新聞網 【字體:大 中 小】【收藏本頁】【打印】【關閉】
核心提示:中新網常熟8月16日電 (記者 朱曉穎)16日,在距離江蘇蘇通大橋南岸1公里處的工地上,蘇通GIL(氣體絕緣金屬封閉線路)綜合管廊工程開工穿江。當天,國家電網公司交流中新網常熟8月16日電 (記者 朱曉穎)16日,在距離江蘇蘇通大橋南岸1公里處的工地上,蘇通GIL(氣體絕緣金屬封閉線路)綜合管廊工程開工穿江。當天,國家電網公司交流建設部副主任韓先才在現場向記者介紹,這是世界首條特高壓過江隧道工程,是長江底最長、最深、電壓等級最高、輸送容量最大的電力管廊“隧道”。項目建成后,將為中國華東巨大的能源需求“蓄電”。
這段江底的“穿針引線”工程,規劃上幾乎與跨江的蘇通大橋平行。其江底“埋線”長達5.8公里,隧道盾構直徑為12.1米,核準動態投資47.63億元。
據介紹,該工程是淮南—南京—上海1000千伏特高壓交流輸變電工程的“咽喉”工程。而后者,與已建成的皖電東送淮南—浙北—上海工程一起,形成貫穿皖、蘇、浙、滬負荷中心的華東特高壓環網,構成了中國華東地區的“蓄電池”。
項目處在華東——中國經濟發達地區和能源需求地。韓先才說,華東土地資源寶貴,環境容量、承受力有限,為滿足未來巨大的電力需求,不能再走“就地建電廠”的老路,而是改用“接收省外來電”的方式。
韓先才表示,預計工程建成后,華東將形成巨大的“蓄電”平臺,接收外部來電的能力可達3500萬千瓦。
該“蓄電”能力,相當于今年江蘇全省最大用電負荷的三分之一強。
規劃圖上,江底電力“隧道”并不平坦,是沿著水下地勢而建。
國網江蘇經濟技術研究院總工程師、項目經理吳威介紹說,這條彎曲的“隧道”,最深下探到江底負75米處,是目前同類工程中“埋線”最深、水壓最高的,加之江底地質條件復雜,施工難度可想而知。GIL在全世界的應用量不過700公里左右,技術研發問題也是一大考驗。
蘇通GIL綜合管廊工程預計于2019年10月竣工。
作者:朱曉穎
鄭重聲明:本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轉載文章僅為傳播更多信息之目的,如有侵權行為,請第一時間聯系我們修改或刪除,郵箱:cidr@chinaidr.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