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國輸配電及控制設備制造行業發展現狀及未來趨勢
2016/8/14 10:23:45 來源:中國產業發展研究網 【字體:大 中 小】【收藏本頁】【打印】【關閉】
核心提示:一、我國輸配電及控制設備制造行業發展現狀輸配電及控制設備制造產業是與電力工業密切相關的行業,受國民經濟影響較大,也是國民經濟發展重要的裝備工業,擔負著為國民經濟、國防事業以及人民生活電氣化提供所需的各種各樣的電氣設備的重任。近年來我國電一、我國輸配電及控制設備制造行業發展現狀
輸配電及控制設備制造產業是與電力工業密切相關的行業,受國民經濟影響較大,也是國民經濟發展重要的裝備工業,擔負著為國民經濟、國防事業以及人民生活電氣化提供所需的各種各樣的電氣設備的重任。近年來我國電力工業的長期發展潛力為輸配電及控制設備制造企業提供了廣闊的發展空間。
輸配電及控制設備廣泛應用在電力系統、軌道交通、汽車制造、冶金化工等領域,具有良好的市場前景。全社會用電量的持續增長為輸配電及控制設備業提供了廣闊的發展空間。由于配電網在電力傳輸和使用中處于不可或缺的環節,電力需求增長直接驅動配電網的建設,帶動對輸配電及控制設備的需求。我國現階段的輸配電及控制設備制造行業具有以下特點:
1、行業處于初級成熟期
從行業生命周期層面來看,通過產值增長率、需求增長率、利潤率、產品品種、企業數、競爭、技術變革等指標進行研究分析顯示:我國輸配電及控制設備行業處于初級成熟期。
2、行業市場集中度較低
通過前瞻產業研究院分析數據得出,2012年排名前10位廠商占的市場份額:CR4(行業前四名份額集中度指標)為4.63%,CR8(行業前八名份額集中度指標)為7.59%,表明我國輸配電及控制設備行業市場集中度不高,市場表現為原子型市場結構。
3、行業市場競爭全面展開
我國輸配電及控制設備行業內企業數量眾多,行業市場集中度較低,產品的進入市場的門檻相對較低,尤為在中低端產品市場,因此,企業之間競爭非常激烈。近年來,隨著國家電網和南方電網普遍采用集中招標方式,使得競爭更加激烈,并且外資大型跨國集團也加大中國市場拓展力度,導致了行業競爭格局更趨于復雜化。
二、我國輸配電及控制設備制造行業的市場規模
我國輸配電及控制設備制造業近年來增長迅速,預計在未來5年內仍將保持穩定增長。截止2013年6月底,我國“輸配電及控制設備制造業”企業數達到6,800多家,其中上市公司20多家。根據中商情報網數據顯示:2014年,中國輸配電及控制設備制造行業銷售收入高達19,494.11億元,同比增長13.9%。
2010-2014年輸配電及控制設備制造行業銷售收入增長趨勢
2014年,本行業利潤總額高達1,177.17億元,利潤總額系近年來最高,同2013年(14.4%)低點相比,其增長率創近年新高,達到23.7%。
2010-2014年中國輸配電及控制設備制造行業利潤總額增長趨勢
輸配電及控制設備制造業由各細分市場構成,本公司主要涉獵到的細分市場規模介紹如下:
1、電網市場的規模
按照國家電網公司2009年5月出臺的《統一堅強智能電網配電環節實施報告》和《統一堅強智能電網用電服務環節實施報告》,預計2009-2020年間,在配電環節將投資13,006億元,南方電網公司的投資規模約為國家電網公司的25%,投資金額約為3,251億元,兩網合計投資約為16,257億元,預計每年平局投資約1,500億元。
國家電網投資額變化
根據兩網公司以及相關省、市電力企業規劃,配網投資中較大部門將投向配用電自動化建設領域,預計“十二五”期間,在配電自動化建設方面,兩網總投資約為1,399億元,其中,配電智能化系統421億元;配電環節智能化(不含配電環節智能化通信系統的建設)371億元,年均74億元;用電環節智能化978億元,年均196億元。
電網配電智能化將為變電站高可靠供電和配電網高可靠供電保護控制產品提供巨大的市場和發展空間。
2、礦用市場的規模
礦用市場主要以煤礦為主,研制的礦用高可靠類產品屬于煤礦安全類產品。盡管本市場受煤炭價格走勢影響,其投資有所收縮,但煤礦在安全方面的投入依然巨大。據資料顯示,2013年,神華集團安全投入74.66億元;中煤集團安全投入24.7億元;山東能源集團安全投入22.2億元;陜煤化集團安全投入24億元,此數據表明安全仍舊是煤炭企業投入的核心與重點。
按照現代化高效礦井建設趨勢和安全生產要求,煤礦礦井需在供電系統防越級跳閘等方面進行投入以確保供電安全水平,提高可靠性。礦用高可靠類供電類產品在安全供電領域有著獨有的優勢地位,因此,在此行業的前景非常廣闊。
3、智慧服務的市場規模
根據國家發改委《關于加快配電網建設改造的指導意見》、國家能源局[2015]290號《配電網建設改造行動計劃(2015——2020年)》,2015-2020年,配電網建設改造投資不低于2萬億元,其中2015年投資不低于3,000億元,“十三五”期間累計投資不低于1.7萬億元。按照行業專家的經驗,配電網建設中,電力客戶自行投資規模大于電網企業投資規模。按照1:1保守估算,2015-2020年,配電網建設總投資規模近4萬億。另根據國家能源局《關于印發太陽能發電發展“十二五”規劃的通知》,“十二五”期間投資額約2,500億元。面對配用電網和分布式能源的快速發展,電網公司、分布式發電、售電公司的電力設備及自動化設施的運行維護復雜度和工作量壓力越來越大,向社會購買專業服務勢在必行。報告期內,公司已經嘗試向一些電網公司及廠礦企業客戶提供了運維服務產品,并形成了收入。未來,面向分布式發電、配用電系統和能源高效利用,覆蓋項目調研與方案論證、系統設計與接入、系統建設、優化運營與維護服務業務市場將迎來快速增長。
三、我國輸配電及控制設備制造行業的發展趨勢
目前,我國處于工業化加速發展的階段,正在迎來工業4.0的新機遇。隨著電力系統對配電系統的質量和可靠性要求的提高,對輸配電及控制設備的性能要求也越來越高;特別是分散化新能源發電模式對輸配電網的設備和運營提出了靈活性、自協調性的要求。基礎理論、材料技術、生產工藝、加工工藝和信息技術的應用,使得輸配電及控制設備的技術水平有了很大的進步,以及更大的進步空間。輸配電及控制設備未來將朝著智能化、免維護、環保性、小型化、集成化方向發展。
1、智能化
智能化是利用現代電子技術、通信技術、計算機及網絡技術,電力設備相結合,將配電網在正常及事故情況下的監測、保護、控制、計量和管理工作有機地融合在一起,進行遠距離數據傳輸及監控,提高設備的自動化程度,方便設備的運行和維護。2009 年國家電網提出“堅強智能電網”的發展目標,我國的輸配電及控制設備將逐步形成智能電網運行控制和互動服務體系。這是一個以全網用電實時需求為驅動的協調反應系統,很多新型的設備亟待開發。
2、免維護
通常情況下,戶外配電產品安裝和運行環境較為復雜并且很多設備安裝在無人值守得地方,因此,免維護和模塊化的生產和安裝方式是未來發展的必要趨勢,可以大大提高用戶的方便度,是輸配電及控制設備生產廠家的目標和方向。
3、小型化、集成化
隨著我國城市化進程的加快,單位面積電網容量不斷增長,由于小型化輸配電及控制設備具有節約占地空間,節約能耗和材料,改善城市環境等優點,備受用戶青睞。隨著復合絕緣技術、APG自動壓力凝膠技術、氣體絕緣技術和小型化真空滅弧室的使用,配電設備的尺寸和重量與以前相比大幅度減小。使在配電及控制設備體積不斷減小的同時,加入更多的電器元件及裝置并且保證原有產品功能的基礎上進一步完善提高,使單一產品具備更多功能成為本行業的發展目標與趨勢。
鄭重聲明:本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轉載文章僅為傳播更多信息之目的,如有侵權行為,請第一時間聯系我們修改或刪除,郵箱:cidr@chinaidr.com。 -
- 熱點資訊
- 24小時
- 周排行
- 月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