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核電審批有望加快 以市場助推技術出口
2016/1/29 8:50:09 來源:中國產業發展研究網 【字體:大 中 小】【收藏本頁】【打印】【關閉】
核心提示: 山東威海石島灣核電項目有望拿到路條。原因作為該項目將采用國內最新技術,其建成對于中國核電裝備走出去意義重大。“只有建成并開始運營才好推進新的技術出口。”1月2山東威海石島灣核電項目有望拿到路條。
原因作為該項目將采用國內最新技術,其建成對于中國核電裝備走出去意義重大。
“只有建成并開始運營才好推進新的技術出口。”1月27日,中國核工業集團高級工程師,原秦山核電站總工程師金菊蓀說。
石島灣核電2個CAP1400壓水堆核電站,和廣西防城港紅沙核電3、4號機組使用的“華龍一號”技術一樣,屬于第三代技術。這些技術無論是防止核芯融化,以及防撞、人工控制方面,都比第二代的安全性大為提升。
也是因為安全技術水平較高,中國核電下一步快速發展有了條件。
國務院新聞辦公室1月27日發布《中國的核應急》白皮書顯示,到2020年中國達到核電運營5800萬千瓦、在建3000萬千瓦的目標,相比目前運營和再建的5000多萬千瓦核電,還有3000多瓦千萬核電項目待開工。如果以每臺機組100萬千瓦計算,十三五需要批30個核電機組。
核電審批有望加快
從2015年開始,核電審批開始加快。
“中國在建的核電機組在世界上是最多的,是第1位的。在運的機組去年也從第6位上升到第5位,實際運行的是第4位,因為日本福島事故以后有些停運了。”國家核事故應急協調委員會副主任委員許達哲在1月27日的國新辦發布會上說。
記者了解到,未來十三五期間核電審批仍會維持比較高的速度。原因是,相比2020年的核電運營和再建目標,目前審批還差3000多萬千瓦。如果5年審批完,每年需要審批600萬千瓦,以每個機組100萬千瓦計算,需要每年批6個機組。而在2011年后的多年,都沒審批新的機組。
現在加快審批,原因是核電機組一般建設周期比較長,一般在5到8年左右。
中國已經向世界承諾了2030年碳排放達到峰值,非化石能源比重達到20%的指標,這使得在2020年后核電還會快速發展。
記者獲悉,目前除了沿海地區在加快推動核電項目外,內陸地區也在加快選址和推動核電動工。
比如河北2016年政府工作報告提出,新一年促進海興核電等項目開工建設。山東也提出建設海陽、榮成核電基地。江西提出爭取早日啟動彭澤核電站建設。其他不少省市也有類似消息。
廈門大學能源經濟協同創新中心主任林伯強認為,根據國家碳排放2030年達到最高峰的要求測算,到2030年核電裝機需要達到130個機組,約1.3億千瓦,相比現在還需要批80多個機組,這么多的機組顯然不能都在沿海,在內陸地區也應該有所突破。
此前包括云南、四川、貴州,甚至黑龍江等大部分省市自治區,都提出了發展核電的規劃,甚至進行了選址工作。
許達哲指出,核電目前在沿海布局,未來中國是否發展內陸核電,有關部門正在論證中,主要是要確保安全為前提。
鄭重聲明:本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轉載文章僅為傳播更多信息之目的,如有侵權行為,請第一時間聯系我們修改或刪除,郵箱:cidr@chinaidr.com。 -
- 熱點資訊
- 24小時
- 周排行
- 月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