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國內跨境B2B電商三大發展趨勢盤點
2015/10/1 8:34:21 來源:中國產業發展研究網 【字體:大 中 小】【收藏本頁】【打印】【關閉】
核心提示: 2015年國內跨境電商大熱,百度搜索指數一連幾個月穩居前三,隨著國家層面的扶持力度持續加強,新的行業風口已經形成。從跨境電商的進出口結構來看,跨境出口仍是絕對2015年國內跨境電商大熱,百度搜索指數一連幾個月穩居前三,隨著國家層面的扶持力度持續加強,新的行業風口已經形成。從跨境電商的進出口結構來看,跨境出口仍是絕對主力,占比接近9成。同時,對接國內品牌商與全球零售商、批發商的B2B模式由于交易量級大、訂單穩定仍是市場主流,占整個跨境市場份額的9成以上。由此可得出結論,以出口跨境B2B為方向的外貿電商化是跨境電商市場最大的藍海份額。
外貿B2B的藍海雖已浮現,但渠道缺失和信任問題的痛點卻依然很疼,在外貿大環境越來越復雜,要求越來越高的情況下,國內品牌商面前的外貿之路仍是迷霧重重。
在跨境B2B領域,目前呈現出3個趨勢。
1、訂單碎片化成為新常態
全球金融危機后,中國外貿出現新特點,大訂單、長期訂單逐步被碎片化的中小訂單、短期訂單代替,4萬億的外貿交易額中30-50%詢單量都是中小訂單,市場體量龐大,外貿訂單碎片化已成為新常態。這種情況下,越來越多的外貿開始轉向線上,跨境電商成為了外貿調結構、穩增長的抓手。跨境B2B的各參與方需要快速適應這種新的外貿形勢,對國內品牌商來說,可借助跨境電商減少外貿銷售層次,提高利潤率。
2、出口B2C模式有硬傷
雖然目前跨境B2C業務發展如火如荼,但由于跨境電商的整個產業鏈很長,B2C模式試圖將中間環節全部扁平化,直接連接工廠和消費者,直接革了國外進口商和貿易商的命,沖擊了國外零售商的就業機會,且不向對方國家納稅,侵犯對方國家的經濟利益。盡管國際上允許個人擁有海外采購的渠道,但控制流入的趨勢已經出現,這對跨境B2C模式產生了不可逾越的障礙,且不以企業和平臺的意志為轉移。
此外,從國家戰略看,B2B的前景也更加廣闊,通過推動制造型企業上線,促進外貿綜合服務企業和現代物流企業轉型,從生產、銷售端共同發力,已經成為跨境電商發展的主要策略。
3、商機對接仍是跨境B2B的核心,移動端重要性凸顯
目前,國內品牌商找海外銷售渠道,海外批發商、零售商找國內貨源,商機對接仍是跨境B2B的核心,各跨境平臺所的主要精力聚焦在用新方法、新模式解決渠道缺失和溝通信任問題的痛點上。
隨著移動技術的進步,線上線下商務之間的界限逐漸模糊,以互聯、無縫、多屏為核心的“全渠道”購物方式快速發展。從B2B方面看,全球貿易小額、碎片化發展的趨勢明顯,移動端可以讓跨國交易無縫完成,賣家隨時隨地做生意,白天賣家可以在倉庫或工廠用手機上傳產品圖片,實現立時銷售,晚上賣家可以回復詢盤、接收訂單。同時,基于移動端,買賣雙方溝通將變得非常便捷。
此外,移動跨境電商擁有的市場存量空間非常驚人,除了美國等發達市場有很大市場存量,在一些發展水平類似中國幾年前的新興市場,如俄羅斯、東南亞和非洲,大量用戶將直接進入移動跨境電商市場,更是存在極大的增量市場。
鄭重聲明:本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轉載文章僅為傳播更多信息之目的,如有侵權行為,請第一時間聯系我們修改或刪除,郵箱:cidr@chinaidr.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