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887-2015年中國天然氣發展簡史及輸送管道情況
2015/6/26 8:33:03 來源:中國產業發展研究網 【字體:大 中 小】【收藏本頁】【打印】【關閉】
核心提示:我國現代石油工業起源于臺灣。光緒十三年(1887年)清政府在臺灣苗栗設置的礦油局,負責出磺坑油田的鉆井采油業務。這是中國近代石油工業的第一個管理機構。
1904年在臺灣發現天然氣田。1939年11月首次在重慶巴縣石油溝使用旋轉鉆機鉆成巴1井。抗戰時期重慶已經廣泛使用天然氣汽車,俗稱氣包車。
有實際意義的政府管理機構是1946年在上海成立中國石油有限公司,隸屬于國民黨政府經濟部,1949年遷往臺灣。
1949年起,我國現代天然氣工業進入發展階段。從四川地質勘探開始,延伸至陜甘寧和塔里木盆地和沿海地區,進行了大規模的天然氣勘探活動;1958年在四川盆地鋪設了第一條輸氣管道,長20公里,管徑159毫米,從永川黃瓜山氣田輸氣到永川化工廠。隨后,長輸管線建設、海底管道建成、天然氣汽車起動,所有天然氣活動陸續展開。
盡管我國有能源統計的各種報道,但數據不完整,根據全球能源界常用的《BPStatisticalReviewofWorldEnergy》的數據,對我國的天然氣情況進行整理分析。
中國天然氣占一次能源消費的比例
我國是原煤生產大國,而天然氣資源相對貧乏,從1949年到2005年,天然氣在一次能源消費中比例一直維持在3%以下。但從2006年進口液化天然氣開始,又在2010年從土庫曼斯坦進口管輸天然氣,我國天然氣占一次能源的比例逐年提高,2014年已經達到5.6%。見表1。
鄭重聲明:本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轉載文章僅為傳播更多信息之目的,如有侵權行為,請第一時間聯系我們修改或刪除,郵箱:cidr@chinaidr.com。- 上一篇:2015年6月25日建材價格走勢預測
- 下一篇:印尼煤炭量價齊跌 在華地位或不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