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15年5月中國59款打車軟件中高危漏洞占55.9%
2015/6/24 8:34:45 來源:中國產業發展研究網 【字體:大 中 小】【收藏本頁】【打印】【關閉】
核心提示: 時下,打車軟件因其快捷、便利而大受歡迎,但“火爆”背后存在的安全問題也逐漸暴露出來,用戶的信息安全更是備受關注。互聯網漏洞曝光平臺——烏云網2015年5月向《時下,打車軟件因其快捷、便利而大受歡迎,但“火爆”背后存在的安全問題也逐漸暴露出來,用戶的信息安全更是備受關注。互聯網漏洞曝光平臺——烏云網2015年5月向《消費者報道》提供的數據顯示,自2014年1月份到2015年5月上旬,共發布59個關于打車軟件的安全漏洞,涉及廠商多達9家,其中快的、滴滴、Uber等行業領先企業赫然在列。
高危漏洞頻遭忽略在上述漏洞中,危害等級為“高”的漏洞達33個,占比 55.9%;中危漏洞14個,占23.7%;低危漏洞12個,占20.3%。其中,快的打車被發布的安全漏洞數最多,達19個(包括一號專車漏洞),一嗨租車和神州租車分別以12個、10個的漏洞數緊隨其后,而滴滴打車漏洞數則為7個。(如圖2)
在漏洞類型方面,被直接標記為“敏感信息泄露”或者“重要敏感信息泄露”的漏洞有9個,可能會造成軟件用戶信息泄露的漏洞至少達25個。
360手機安全專家萬仁國告訴《消費者報道》記者,“打車軟件本身是一個應用,會有一些數據,這些數據都是在服務器上會存在的。如果這個應用不夠健全,存在的漏洞被人利用,導致拖庫,可以拿到所有的數據。”
所謂“拖庫”是指黑客入侵有價值的網絡站點,把注冊用戶的資料數據庫全部盜走的行為。烏云網核心白帽子“豬豬俠”認為,“軟件用戶信息泄露的根本原因是開發人員的安全意識不足。”他表示,大多數的漏洞在軟件系統設計之初就可以避免,但由于部分開發人員不夠重視,造成軟件存在了漏洞,繼而導致用戶信息存在了被黑客拖庫的可能性。
令人更加不安的是,在被告知軟件存在安全漏洞之后,依然有11個漏洞被相應廠商選擇忽略。其中,嘀嗒拼車的5個安全漏洞全部被忽略,包括了在今年3月份有白帽子發布的“嘀嗒拼車SQL注入泄露用戶敏感信息(包括車主證件, 銀行卡號等)”的漏洞。
SQL注入可以通過在Web表單中輸入(惡意)SQL語句,得到一個存在安全漏洞的網站上的數據庫。這一高危漏洞被發布者指出可能導致嘀嗒拼車用戶的銀行卡號、車主證件等信息外泄。然而這條漏洞顯示的狀態卻是“已經通知廠商但廠商忽略漏洞”。
“漏洞忽略與否取決于漏洞對業務的影響度。比如,漏洞本身危害是不是可以直接影響服務器,以及涉及的是否是核心數據等等。”易到用車一位不愿透露姓名的技術工程師向本刊記者表示。
被黑信息“用途”多
自2014年年初快的、滴滴兩款打車軟件的“燒錢大戰”之后,打車軟件吸引了大批的注冊用戶。毫無疑問,這迅速聚集起來的大批量的用戶信息自然成為了不少黑客覬覦的“香餑餑”。
5月6日,北京青年報報道稱在淘寶平臺已有賣家開始公然出售Uber用戶信息,包括用戶姓名、手機號碼、信用卡的信息。雖然在曝光后,該商品迅速被下架,Uber相關負責人也立馬現身辟謠,但這仍然牽動了不少用戶敏感的神經。
淘寶網消費者客服人員查詢后向《消費者報道》記者證實,在2015年5月5日名為“小蛋卷家”的淘寶店鋪確實上架了“UBER用戶信息”的商品,每份一元,最終成交記錄為5筆,共27份商品被出售。
鄭重聲明:本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轉載文章僅為傳播更多信息之目的,如有侵權行為,請第一時間聯系我們修改或刪除,郵箱:cidr@chinaidr.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