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近四成歐洲在華企業計劃削減成本 多來自油氣行業
2015/6/11 8:34:52 來源:中國產業發展研究網 【字體:大 中 小】【收藏本頁】【打印】【關閉】
核心提示: 6月10日,歐盟商會和羅蘭貝格聯合發布《2015中國歐盟商會商業信心調查》。根據其今年2-3月對544家在華歐洲企業進行的商業信心調查顯示,歐洲企業正在適應中6月10日,歐盟商會和羅蘭貝格聯合發布《2015中國歐盟商會商業信心調查》。根據其今年2-3月對544家在華歐洲企業進行的商業信心調查顯示,歐洲企業正在適應中國經濟的“新常態”。
超過44%的企業認為,持續的經濟放緩是其面臨的三大商業挑戰之一,其它兩項挑戰來自中國人力成本的攀升和全球經濟放緩。超過六成歐洲企業2014年在中國大陸的營業額有所增加,盡管它們對未來在華盈利狀況的預期有所下調,但總體上對在華未來發展的前景保持樂觀。
面對中國經濟的“新常態”,61%的歐洲在華企業認為中國在其全球戰略中越來越重要,并將中國作為其前三位的新投資目的國。
但是,還有很多歐洲企業不得不在2015年進行內部戰略調整。根據調查,39%的歐洲企業正在制定成本削減方案,這與2014年相比增加了15%。在計劃削減成本的企業中,61%的企業計劃裁員,超過半數的企業計劃減少采購成本。還有31%的企業表示2015年不會擴大對華的投資。
“大企業對中國的商業環境比較悲觀,但是中小企業的信心比較足。” 羅蘭貝格管理咨詢公司大中華區總裁吳琪表示。
在歐盟商會主席伍德克(J?rg Wuttke)看來,大多會出現成本削減的企業都是制造業和能源領域的企業。目前油氣價格處于低位是油氣企業削減成本的一個重要原因。
另外在伍德克看來,中國其它能源市場很有吸引力,但是有一些不確定的信號。“一方面中國希望發展煤炭行業,但由于排放的問題,又對這個行業做了很多限制。頁巖油也是,碳稅的出臺讓行業的監管政策有一些不確定性!蔽榈驴苏f。
“能源、油氣和化工領域,歐洲企業的首選投資地是美國。目前能源價格這么低,完全可以在美國生產,再出口到中國。不過這樣的趨勢會影響中國油氣行業的發展! 伍德克說,“美國市場是開放競爭公平的,價格也是由市場決定,大多數競爭來自私營企業。但是對于中國的市場來說,能源行業是中國最為封閉、限制最多的企業之一。比如頁巖氣,國外可以通過第三方企業直接進入市場,而在國內一家外企開采了頁巖氣之后必須賣給中石油、中石化和中海油,也就是他們的競爭對手。雖然煉油行業對外企開放,但是這個領域已經產能過剩了,而且也只能賣給這三位競爭對手。對外企來說,希望能直接面對終端用戶,即投資于加油站。如果外企不能直接投資于加油站,意味著消費者并不能從競爭中收益!
鄭重聲明:本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轉載文章僅為傳播更多信息之目的,如有侵權行為,請第一時間聯系我們修改或刪除,郵箱:cidr@chinaidr.com。- 上一篇:煤炭大省內蒙古近半數煤企停產
- 下一篇:財政部專家:用電量貨運量下降不代表經濟下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