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韓自貿協定對我國鋼材行業的影響分析
2015/6/6 8:32:42 來源:中國產業發展研究網 【字體:大 中 小】【收藏本頁】【打印】【關閉】
核心提示: 近年來,我國鋼鐵市場呈現明顯的“外熱內冷”格局,鋼材出口高位增長,而內需消費卻隨著經濟的回落的明顯下降;出口業務對我國鋼鐵市場的運行帶來了越來越大的輔助效用,近年來,我國鋼鐵市場呈現明顯的“外熱內冷”格局,鋼材出口高位增長,而內需消費卻隨著經濟的回落的明顯下降;出口業務對我國鋼鐵市場的運行帶來了越來越大的輔助效用,然而隨之而來的麻煩是,針對中國的鋼材反傾銷調查日益密集,近期簽訂的中韓自貿協定,或許將明顯改善這一現狀,對我國鋼鐵出口起到積極作用。
韓為我國最大鋼材出口國,2014年占比超過15%
來自公開數據顯示,2014年韓國進口自中國的鋼材總量為1340萬噸,同比增長34.9%,占據該國鋼材進口總量的58.9%,呈現明顯增長態勢。我國鋼材出口退稅以及廠商在內銷不暢的情況下積極尋求外銷;另外中國鋼材低廉的價格也是韓國市場得以親睞的主因。
從對2014年1-11月的鋼材出口統計來看,我國出口至韓國的鋼材占據總出口量的14.18%,年化出口總量達到15.3%,為我國最大的鋼材出口貿易國,并且還呈現快速增長趨勢;市場普遍認為,隨著中韓自貿協定的簽訂,包括鋼鐵等在內的出口商品在韓國進一步享受零關稅,價格優勢加大以及品質的提升,我國鋼材在韓國市場的占有率有望進一步提升,擠壓日本等主要競爭對手。
中韓鋼材進出口“矛盾”繼續加大,“高進低出”不利于國際競爭
盡管韓國已經成為我國第一大鋼鐵出口國,然而兩國之間的鋼鐵貿易不對等現象依然嚴峻。我國在低價出口大量普通鋼材的同時,不但加大了國內的環境污染壓力,也帶來了更多的資源浪費;而與此同時,中國又不得不從韓國等國高價進口大量高端鋼材,巨大的價差,反應我國鋼鐵產業升級還有很長的路要走。
不單單是針對韓國;一直以來,我國普遍面臨著出口低質、進口高端得尷尬;從公開資料來看,2014年,我國全年鋼材出口均價767美元/噸,同比下降10.3%;進口鋼材均價1260美元/噸,同比增長3%。在國際鋼鐵市場上,沒有明顯的競爭優勢,也使得我國鋼材在國際市場上低位偏低,屢屢遭遇反傾銷調查的根源之一。
中韓自貿協定,將有利于增強我國出口鋼材在韓國的競爭優勢
中韓自貿協定實施后,將為兩國經濟增長注入源源不斷的動力。根據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測算,中韓自貿協定將拉動中國、韓國的實際GDP分別增長0.34個百分點和0.97個百分點。在物貿方面具體來看,中韓自貿協定是惠及兩國企業和民眾的大好事。在貨物貿易方面,韓國最終將有92%的產品對中國取消關稅,覆蓋自中國進口額的91%;其中包括中國的鋼鐵及其下游的機械設備、家電等行業獲得進一步降低出口成本,提升在韓國競爭力等優勢。與此同時,中國最終將有91%的產品對韓國取消關稅,覆蓋自韓國進口額的85%;來自韓國的鋼鐵、機械、家電等產品的競爭優勢加大,短期雖會不利于國內企業的經營,但從長遠來看,必然倒逼國內相關企業進一步提升質量、服務等各方短板,最終受益者還將是廣大消費者。
受此影響,我國出口至韓國的相關鋼材將獲得更多的關稅優惠,無疑會提升相關鋼材出口企業在韓國鋼市的市場競爭力,價格優勢將更加的明顯;與此同時,也能有有效增強在韓國市場與日本等主要競爭對手的競爭砝碼;筆者認為,今后出口韓國的鋼材有望繼續呈現較大的增長。
鄭重聲明:本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轉載文章僅為傳播更多信息之目的,如有侵權行為,請第一時間聯系我們修改或刪除,郵箱:cidr@chinaidr.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