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55%的中國智能手機用戶使用手機支付
2015/6/5 8:33:01 來源:中國產業發展研究網 【字體:大 中 小】【收藏本頁】【打印】【關閉】
核心提示: 思科近日發布了關于中國零售業的調查報告,以探索中國零售企業在萬物互聯時代的創新動力和發展方向。為此,思科在10個國家/地區對6000多名消費者(包括中國受訪者思科近日發布了關于中國零售業的調查報告,以探索中國零售企業在萬物互聯時代的創新動力和發展方向。為此,思科在10個國家/地區對6000多名消費者(包括中國受訪者604人)進行調查,中國的受訪者對于基于萬物互聯的19個零售概念測試表現出的興趣最為濃厚。思科的調查報告指出:傳統的零售商有機會依靠萬物互聯,通過為客戶提供超高相關度體驗來實現自己的顛覆性創新。中國零售市場的創新時機已經成熟。
在中國,新的零售格局、移動性和應用占主導地位
高靈活度的中國消費者隨時會改變零售業格局。55%的中國智能手機用戶使用手機支付,相比之下,美國這一比例僅占12%。中國政府計劃到2020年將12億人(85%的人口)連接到3G或4G移動互聯網。思科的調查反映了這種快速的發展:在智能手機上使用獨立購物應用、零售商特定的應用、網購以及手機購物等方面,中國受訪者比例均高于全球。同時,中國客戶還在偏好使用能提供便捷的娛樂、購物、電影、運輸、支付等功能的大型應用,如微信等。
零售商必須引入創新的店內體驗
盡管中國的消費者傾向于在線和移動購物,但是這并非表示他們放棄了對實體店良好購物體驗的需求。調查顯示,中國的消費者對于“在家購物并立即使用”的偏好比例為41%(全球為42%),而對于“查看、觸摸和比較產品”的偏好比例占到66%(全球比例為53%)。因此,擺在零售商面前的一個大好機會是轉變商店體驗。為了引導零售商營造各種超高相關度的體驗,思科測試了涵蓋購物之旅各個階段的19個基于萬物互聯的購物概念。在19個概念中,對中國消費者的吸引力尤為突出的包括:針對性優惠、智能購物車、現實增強技術、移動支付、安全儲物柜、基于智能手機的自助服務、店內免下車車道等服務。其中,中國的受訪者對各種與“現實增強技術”有關的概念都表現出濃厚興趣,這一技術通常顯示在移動設備之上,比如:特別優惠、評論和產品信息、店內引導以及產品推薦系統等。
鄭重聲明:本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轉載文章僅為傳播更多信息之目的,如有侵權行為,請第一時間聯系我們修改或刪除,郵箱:cidr@chinaidr.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