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稀土整合已經落地 后續發展仍要靠企業自身
2015/5/26 8:33:29 來源:中國產業發展研究網 【字體:大 中 小】【收藏本頁】【打印】【關閉】
核心提示: 隨著5月1日稀土出口關稅正式取消,稀土行業出口保護的最后一道門檻也被拆掉。國內稀土市場再一次向國外全年開放,在外媒看來,這是美日歐的勝利,同時也是西方企業再次隨著5月1日稀土出口關稅正式取消,稀土行業出口保護的最后一道門檻也被拆掉。國內稀土市場再一次向國外全年開放,在外媒看來,這是美日歐的勝利,同時也是西方企業再次低價利用中國稀土資源的勝利。
取消稀土出口關稅和出口配額雖屬無奈之舉,但這種無奈也正催化著中國稀土產業向著一個更健康和快速的道路發展。伴隨稀土出口關稅取消的,還有稀資源稅改革、稀土六大集團整合和稀土開采生產指標的同步落地,而這三個政策的出臺并非簡單是外人眼中的為了應對WTO對中國稀土出口違規認定的應對,更深層次上來講,是稀土這個行業健康發展的重要保證。
稀土資源稅改革讓稅收和生產得到合理平衡
在2015年5月1日之前,我們國家對稀土資源稅的征收主要是按量征收,無論稀土市價是高還是低,都是以開采和生產量進行征收。這種征稅方式在稀土價格偏高時對于企業有較大好處,而在稀土價格較為低迷時,則損害了稀土企業的正常經營活動。對于很多稀土企業來說,稀土價格真正高的時候也只有2011年,在2010年之前、2012年之后,稀土價格一直在底部徘徊,而稀土資源稅一直是按照企業開采和生產量進行征收,此外,輕稀土和中重稀土的稅收不同,但是全國各地都是按照這一標準進行,無意對部分企業和部分地區來說并不公平。
此次稀土資源稅改革,由從量計征升級到從價計征不僅是稅收更為合理,同時也是調節稀土市場活動的重要舉措,對于企業負擔的公平征收也是非常合理。此外,國務院下發的通知還顯示,稀土資源稅的征收不僅輕中重稀土不同,而且各個省份的征收也區別對待,這對稀土產業的健康發展有著明顯的促進作用。
稀土大集團落地利于規范市場
稀土大集團戰略提出已經有三年時間,但是整合遲遲得不到進展,這一方面與央企和地方企業的利益相關,同時也與各個省份之間的利益爭奪有關,所以推進一直較為緩慢。目前六大稀土集團整合方案均已獲得國務院批準,稀土大集團整合有了政策方面的明確界定和指導,地方之間的利益爭奪也得到有效的化解。
此外,自2011年稀土價格飆漲之后,各地非法稀土開采生產加工點也雨后春筍版遍地開花。稀土資源被隨意開發,得不到應有保護,自然環境遭到嚴重破壞,稀土市場臟亂差的局面在各大稀土省份普遍存在,這一方面損害了國家的戰略資源,另一方面也嚴重破壞了環境,此外非法稀土資源的大量存在也擾亂了稀土市場,使得國內稀土出口價格接連創下低位,國內稀土價格持續低迷。
最近幾年中央政府聯合地方政府對于非法開采加工稀土的行為進行整頓已經取得明顯效果,而正規企業的整合也隨著六大稀土集團的拍板也將快速推進,這對于保護稀土戰略資源,改善稀土礦區自然環境,維護稀土行業健康市場有著重要積極促進作用。
稀土開采指標維護稀土市場供需和資源儲備
稀土開采指標是由國務院頒布的企業開采指標,稀土鎢鉬等戰略金屬資源之所以頒布此類指標,目的在于保障資源的持續利用,維護市場供需平衡,避免因市場無序供給造成戰略資源的大量浪費。從最新發布的2015年稀土生產指令性計劃來看,80%以上都集中在六大稀土集團企業,對不僅對于保護資源起到有益作用,對于推動稀土行業整合也起到關鍵作用。
無論是產業整合、資源稅的改進還是生產指令性計劃,這對于稀土行業的健康發展都有著至關重要的作用,稀土出口市場的開放也把國內企業放到國際市場上去,共同去參與國際市場的競爭,這對于稀土企業和國內市場都是一種必要的考驗和環節。
現在,稀土企業的政策規范已經逐步完善,稀土企業走出去參與國際競爭的關鍵指標——技術和應用,將是企業要重點投入的環節。這些年我們一直在強調我國是稀土資源大國,而非稀土強國,我們僅有大量的稀土資源儲備,但是在稀土應用技術方面卻一直不能與發達國家相睥睨。整合后的六大稀土集團,如果想要在國際市場上維護我國稀土的定價權和話語權,把中國真正的變為稀土強國,則要在稀土技術應用、下游應用產品的研發和開拓,稀土高端產業鏈方面下足夠功夫,這才能保證我國稀土行業的各項政策努力不會白費。而我們也樂于期待看到中國的六大稀土集團,在未來稱為中國稀土行業的最強音。
鄭重聲明:本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轉載文章僅為傳播更多信息之目的,如有侵權行為,請第一時間聯系我們修改或刪除,郵箱:cidr@chinaidr.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