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人民銀行宣布降息 三次降息月供可少還521元
2015/5/12 8:33:21 來源:中國產業發展研究網 【字體:大 中 小】【收藏本頁】【打印】【關閉】
核心提示: 半年之內央行第三次放“大招”!昨日傍晚,央行宣布2015年5月11日起下調金融機構人民幣貸款和存款基準利率。金融機構一年期貸款基準利率下調0.25個百分點至5半年之內央行第三次放“大招”!昨日傍晚,央行宣布2015年5月11日起下調金融機構人民幣貸款和存款基準利率。金融機構一年期貸款基準利率下調0.25個百分點至5.1%;一年期存款基準利率下調0.25個百分點至2.25%。這是今年以來央行第二次降息。
同時,結合推進利率市場化改革,將金融機構存款利率浮動區間的上限由存款基準利率的1.3倍調整為1.5倍。此舉勢必帶動銀行理財產品收益率調整,改變購房人的月供,客觀上將會影響到股市……在央行動作頻頻的背景下,你應該如何打理好自己的“錢袋子”?
降息提振實體經濟
此次降息是央行半年之內的第三次降息。去年11月22日,央行將一年期貸款基準利率下調0.4個百分點,存款利率下調0.25個百分點。今年3月1日,央行再次將一年期存貸款基準利率同步下調0.25個百分點。時隔兩月,央行又將一年期存貸款基準利率同步下調0.25個百分點。
為何還要再次降息呢?經濟學家普遍將其歸因于目前孱弱的實體經濟。剛公布的4月份部分經濟數據和一季度主要經濟數據顯示,當前中國經濟下行壓力仍在加大,4月份中國出口同比下降6.2%,外需仍低迷;工業生產者出廠價格PPI同比下降4.6%,企業經營仍困難。而一季度經濟增速進一步回落至7.0%,雖仍處合理區間,但創六年來新低。
交通銀行首席經濟學家連平說,降息有利于促進實際融資成本下降,緩解存量債務壓力,推動企業擴大生產經營,應對通縮風險,進而促進經濟平穩增長。同時,降息在一定程度上有利于降低地方政府債券發行成本,有利于其存量債務置換。
事實上,決策層對于實體經濟融資利率高企的現狀頗有憂慮。4月17日國務院總理李克強走訪國開行、工行,在座談會上拋出尖銳問題:“商業銀行貸款利率普遍在6%以上,可多方面調查數據表明企業利潤目前平均只有5%,扣除財務費用之后不就成了負增長了嗎?”在一個星期后考察興業銀行時,李克強再次希望銀行切實降低企業融資成本,助力企業企穩回升。
“經濟運行所面臨的下行壓力、物價總水平保持低位,都決定了通過名義利率適度下調以實現實體經濟部門的實際融資成本穩中有降的客觀需要,以此穩定實體經濟運行預期。”央行研究局局長陸磊說。
降息不是量化寬松
不過,央行降息是否能有效降低實體經濟融資利率呢?銀行業人士對此存有異議。交通銀行金融研究中心高級分析師鄂永健說,降息對于降低企業融資成本肯定是有作用的。很多存量貸款利率定價都是以央行一年期貸款基準利率為標準的,如房貸,央行降息肯定會降低這部分企業的融資成本。但對于新增貸款而言,貸款利率是否會隨著而下降很難判定。
社科院金融研究所銀行研究室主任曾剛認為,新增貸款的貸款利率受兩方面影響:一是市場資金面。目前市場流動性較充裕,不會導致貸款利率上行;二是風險因素。目前實體經濟風險還在不斷增大,并沒有出現明顯好轉的拐點,導致商業銀行對貸款風險定價會居高不下。盡管央行降息,很多的企業融資利率并不會有下降。
在當前寬松貨幣政策下,有聲音認為這是央行在實施中國版量化寬松。對此,央行研究局首席經濟學家馬駿說,主要動因是由于經濟面臨較大下行壓力,有必要通過降低名義利率來達到降低實際利率、穩定投資增長的目的,但不應該將此次利率下調解讀為中國版的量化寬松。QE是一些發達國家的量化寬松,是在政策利率接近于零,而實體經濟又面臨衰退背景下采用的非常規政策手段,“在中國不存在零利率對貨幣政策的約束問題,從流動性創造機制來看,我們也有使用調整存款準備金率、再貸款和其他常規政策工具的空間。這些工具足以有效調節流動性供給,保持貨幣與信貸的平穩增長。這些政策工具在中國使用屬于常規性貨幣政策操作,與發達國家的QE有本質區別。”
連平表示,若經濟運行不見好轉,未來可能再次小幅降息。與此同時,外匯占款趨勢性放緩,加上金融脫媒加快,銀行存款增速不斷下降,負債成本上升壓力不減,在準備金率水平較高情況下,預計年內準備金率可能下調0.5-1個百分點。
鄭重聲明:本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轉載文章僅為傳播更多信息之目的,如有侵權行為,請第一時間聯系我們修改或刪除,郵箱:cidr@chinaidr.com。 -
- 熱點資訊
- 24小時
- 周排行
- 月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