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14年電商發展情況:并購上市 資本創造規模“神話”
2015/1/4 15:34:00 來源:中國產業發展研究網 【字體:大 中 小】【收藏本頁】【打印】【關閉】
核心提示: 市商務局表示,這幾年,電子商務正以每年30%左右的增速,推動著南京消費格局的轉型升級。并購、上市:資本創造規模“神話” 2014年,是電商資本運作最密集的一年有人的地方就有“江湖”,有“江湖”的地方必會風起云涌。
2014,是電商“刀光劍影”的一年。各路電商鉚足力氣前行,推動中國商業模式變革。
市商務局表示,這幾年,電子商務正以每年30%左右的增速,推動著南京消費格局的轉型升級。
并購、上市:資本創造規模“神話”
2014年,是電商資本運作最密集的一年。
第一起并購案就發生在南京。1月蘇寧全資收購滿座網。緊跟其后,南京商圈網2月收購美國電商麥考林股份。
兩起并購的相似之處是,收購方背景都是傳統零售企業。互聯網時代下,傳統企業借資本力量實施“拿來主義”,為轉型省下寶貴時間。
傳統零售商忙著調整“跑道”,電商們則忙著“做大”。
5月22日,京東在納斯達克掛牌,市值一下子跳到近300億美元,等于若干個國美、蘇寧市值之和。
京東沒“得瑟”多久,馬云“放大招”。北京時間9月19日晚,阿里巴巴[微博]集團在紐交所敲鐘,市值達到2383.32億美元,接近百度+騰訊,成為全球第二大互聯網公司。
跨界:攻破金融行業“諾曼底”
金融是國家宣布民企“非禁即入”的領域之一。但是電商這一年的“破冰”之旅走得并不容易。
年初,阿里、騰訊推出虛擬信用卡。3月,一紙紅頭文件出臺,虛擬信用卡被叫停。
換個“馬甲”接著干。3月京東推出信用支付產品“京東白條”。6月天貓推出了分期購。12月,蘇寧消費金融有限公司籌建申請獲銀監會的批復。同月,螞蟻微貸上線信用消費服務——“花唄”。
此外,在票據理財、基金等領域,電商悉數滲透,成為銀行的新晉對手。
跨境:在新“藍海”啟航
給我一個鼠標,把世界買回來——跨境電商成為下一個“藍海”。
“零點開始,半個小時訂走900多個套餐,10多個小時賣掉1萬多瓶。”南京金創能網絡科技公司運營總監鄭項這樣描述今年的“雙11”。這家企業干的事極具挑戰,8天把澳洲鮮奶直送中國78個城市老百姓家。
物流業提速,給電商發展帶來無限可能。2月天貓國際上線,7月蘇寧成立跨境電商項目組,8月順豐上線“全球順”……隨著大型電商的介入,原本處于灰色地帶的“海淘”市場逐步走向陽光。
在跨境電商業務板塊,南京在提速。10月28日,南京龍潭跨境電子商務產業園發出42票貨物,宣布跨境業務正式投入運行。
市商務局人士表示,跨境電子商務已成為國際貿易的新方式和新手段,成為外貿穩增長、調結構的興奮點。
物流:博弈“最后一公里”
5月上市,6月初劉強東來寧簽下四個新項目。其中,京東智能物流示范基地一旦建成,南京人將體驗到3小時“極速達”服務。
劉強東前腳剛走,阿里的“菜鳥”就來到江寧空港樞紐經濟區,打造華東區域核心物流開放平臺。
兵臨城下,蘇寧唯有更快。蘇寧董事長張近東在股東會上吹響號角:“實現本地倉出貨城市主城區全部半日達。”
隨著2014年的謀篇布局,蘇寧、阿里、京東這些曾經隔著微博刷屏斗嘴的“小伙伴”,已在南京近身博弈。2015年,關于速度的競賽已經“鳴槍”。
鄭重聲明:本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轉載文章僅為傳播更多信息之目的,如有侵權行為,請第一時間聯系我們修改或刪除,郵箱:cidr@chinaidr.com。 -
- 熱點資訊
- 24小時
- 周排行
- 月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