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國生物醫藥產業面臨三大考驗
2014/11/25 14:42:54 來源:中國產業發展研究網 【字體:大 中 小】【收藏本頁】【打印】【關閉】
核心提示:中國生物醫藥產業面臨三大考驗導讀:一個產業的集中、并購、整合已經成為全球的規律,中國醫藥產業在原料藥、大輸液等工業細分市場開始率先走向集中之時,接踵而來的將是,藥企之間的并購整合的更加猛烈,競爭與合作形式更加多樣。在新的競合時代下,大型藥企如何進一步發揮企業的整合能量,持續對外擴張和對內夯實管理;中小藥企又如何作出戰略轉型,持續生存與發展,接受新的使命孕育新的挑戰?這些正考驗著企業的領軍人物的信心和應變力。
考驗一:
短期與長期的矛盾
企業家不能太急功近利。先聲藥業董事長任晉生說過:“不要讓急功近利左右我們的決策。”企業短期是抓機會,長期是鍛煉能力。把長期的事情放在短期是實現不了的,會拖累短期;而把短期放在長期,將會錯失機會,效率降低。
有時企業必須犧牲短期的戰術利益,換來長期更為重大的戰略成果。面對取舍,善于決策,面對誘惑,敢于放棄。這不僅需要膽量,更考驗眼光。
一般來說,企業短期應提高銷售業績;中期應提升各種能力,尤其是研發和營銷能力;長期則應打造核心競爭力。醫藥行業這些年一直在追逐機會,卻幾乎沒有做過內存的升級,如果要發展,就必須采用高配置。對于企業來說,處理好短期與長期的矛盾,才能真正做到目標恰當,速度適當,資源妥當。
考驗二:
規模與利潤的矛盾
如果你問上市公司的股東,企業什么是最重要的?他一定會回答,規模、利潤、速度一樣都不能少。但事實上這3個目標要同期達到十分困難,也不科學,應該選取一個重點,集中突破,做好短、中、長期安排。
發展中的企業規模很重要,沒有大就不會有強,也不會有話語權,可以在規模、利潤、速度上做適度選擇,犧牲掉部分利潤,投入到市場、研發上,以保持企業長久的后勁。
利潤是規模帶來的,規模是投入做出來的。有些規模小、利潤少的企業,不是因為費用過高導致,而恰恰可能是投入不夠造成的,他們的策略不應是壓費用,而是要加大投入,但是,前提必須是方向正確,管理過硬。以研發、營銷為導向的行業都有這個發展特點,醫藥行業也是如此。
我們的企業現在還不夠快,不夠大,需要快起來、大起來。建議從快入手,先發展起來;再從好進行提升,改善結構,提高利潤,當達到一定規模時,效率最高,邊際效應自然放大,那時就可以做到“多、快、好、省”了。
考驗三:
速度與質量的矛盾
發展速度和運營質量依然是一對矛盾,也就是說不能既好又快還省,是你要快、要好,還是要省的問題。要快要好就省不了,又省又快就好不了,又好又省就快不了。
但是筆者認為,最應該注重的是發展速度中的硬傷,快是對的,但不是不顧一切,如產品質量問題。需要提前設計好管控機制,在關鍵的問題上一定要堅持原則。
對于藥品企業來說,營銷決定快慢,質量決定生死。營銷決定了企業發展的速度,唯有質量才是生命線。因此,不能不顧質量單純追求速度,要做好基礎管理。
近年來,這樣的例子屢見不鮮,如2012年為醫藥企業帶來寒冷冬天的“膠囊事件”、藥品造假事件、違規生產事件等等。這些問題帶給企業的結果,在這就不必多說了,至今傷口還流著血,眼里還留著淚。
但是教訓不能忘記。企業要學會競爭、善于競爭,在競爭中保護自己,而不是炸傷自己。
鄭重聲明:本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轉載文章僅為傳播更多信息之目的,如有侵權行為,請第一時間聯系我們修改或刪除,郵箱:cidr@chinaidr.com。- 上一篇:藥價市場化改革方案過會 關注三大領域
- 下一篇:推動數控一代 機械產品創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