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國外手機巨頭遇寒冬 國產手機產業逆襲利潤卻沒看頭
2014/11/11 14:33:26 來源:中國產業發展研究網 【字體:大 中 小】【收藏本頁】【打印】【關閉】
核心提示:國外手機巨頭遇寒冬 國產手機產業逆襲利潤卻沒看頭諾基亞被微軟收了,索尼開始醞釀大裁員,三星利潤大縮水,國外手機巨頭在今年紛紛走入困境,而與之形成對比的是,國內手機品牌如小米、華為等開始大逆襲,不僅在低端市場搶份額,在高端市場也不斷出手。不過,有調查機構的2014年第三季度智能手機利潤報告顯示,蘋果手機仍然壟斷了整個智能手機行業利潤的86%,而國產手機雖然出貨量巨大,但是利潤份額難以望其項背。曾經的巨頭兵敗如山倒
兩年前,摩托羅拉、諾基亞、索尼都算是全球手機市場上的閃亮之星。然而現在,“物是人非”,經歷了兩次浴火重生的摩托羅拉還沒有重返中國市場,索尼手機則通過委婉的方式宣布自己要和中國市場說再見了,諾基亞未來則只會出現在低端手機上。
三星近幾年一直是手機界的一哥,但是卻在今年栽了一個大跟斗:失去了中國地區最大智能手機廠商的位置。三星第三季財報顯示,公司營業利潤、凈利潤同比下滑60%、49%。美國投資公司Canaccord Genuity上周發布的研究報告顯示,預計三星在智能手機運營利潤市場上所占份額僅為18%,創下自2011年以來的最低水平。
三星同時丟失了中國、印度市場最大份額。根據Canalys、Counterpoint兩家調查公司發布的報告顯示,2014年Q2,三星在中國市場份額12%,排名第二,小米以14%的出貨量排名第一。而在2013年Q3,三星在中國市場份額接近20%,如今的市場份額萎縮了接近50%。
國產手機迎來機會
這似乎給國產手機帶來了絕佳的發展機會。路透社近日發表評論:“中國的小米科技已經成為全球第三大智能手機廠商。值得注意的是,除三星、蘋果外,市場中絕大多數都是來自中國的手機品牌。”國際調研機構Strategy Analytics發布的全球智能手機市場第三季度的調研報告顯示,小米手機出貨量以及市場份額均排名全球第三位,緊隨三星與蘋果之后。
在中國的手機市場,價格在4000元以上的高端機已經寥寥無幾。蘋果均價下跌超1000元,三星高端機型均價較去年年初也下降了近200元。對此,市場調研分析師張星認為,大環境的變化給了國產手機機會,“或許在消費者印象中,在相同售價上,他們依然會選擇蘋果或三星的產品。除了這少數品牌外,已經沒有其他高價位手機可選了,可是市場卻依然存在。所以這個就是國產手機的春天”。
值得一提的是,今年國內終于進入4G時代。從手機廠商的角度看,國產手機有望成為4G元年最大的優勝者。市場調研公司賽諾的研究顯示,今年5月份酷派在中國4G手機市場銷量超過三星和蘋果,成為4G手機出貨量第一的品牌。在榜單十強中,國產品牌占了八席,這意味著中外手機品牌在中國4G市場的競爭格局首次逆轉。
雷聲大雨點小?
然而,蘋果則以第三季度全球智能手機行業86%的利潤份額完勝所有對手。據該報告分析,除蘋果和三星外,第三季度在市場上份額為正的智能手機廠商僅有LG,為2%;HTC和黑莓的運營利潤之和在市場上所占份額為零,而摩托羅拉移動的運營虧損估算為1.85億美元,所占份額為-2%;微軟的智能手機業務運營虧損估算為3.41億美元,所占份額為-4%。
蘋果和三星的利潤總額超過了100%,大部分的手機廠商都處于虧損狀態。毫無疑問,國產手機的利潤也不樂觀。不管是聯想還是小米抑或是華為,銷售的手機大部分都是低端的千元機和2000元左右機型,業內人士表示,實際上這樣價格的機型在刨去成本后,根本就毫無利潤可言。“都說國產手機很快就要追上蘋果、三星,并給它們造成了巨大的沖擊。可是在利潤方面,它們仍然無法望其項背。”有業內人士如是說。
市場調研機構賽諾咨詢最新發布的監測數據顯示,國產手機平均價格正在上升,由2013年年初的879元上升至2014年9月的916元,其中華為表現尤為突出,均價較去年年初已經提高400元左右。(記者 林曦 實習生 沈麗虹)
鄭重聲明:本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轉載文章僅為傳播更多信息之目的,如有侵權行為,請第一時間聯系我們修改或刪除,郵箱:cidr@chinaidr.com。- 上一篇:移動互聯網金融呈現“五化”發展趨勢
- 下一篇:習近平宣布亞太自由貿易區路線圖通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