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工程機械再制造發展任重道遠
2014/11/4 14:36:24 來源:中國產業發展研究網 【字體:大 中 小】【收藏本頁】【打印】【關閉】
核心提示:工程機械再制造發展任重道遠不久前,由中國工程機械工業協會主辦的《中國工程機械再制造產業發展路線圖》研討暨工程機械再制造產業聯盟籌備會議在北京召開,其旨在從再制造產業以及工程機械行業發展訴求出發,制定工程機械再制造產業發展路線規劃方案,為工程機械再制造產業發展提供參考,同時,也為國家政府部門制定行業政策支持提供依據。市場潛力大
據了解,作為循環經濟的一種生產模式,通過再制造生產的產品質量和性能可以達到或超過新產品。與此同時,由于再制造過程只是對原有零部件的修復加工,成本是新產品的50%,而且可節能60%,節約金屬材料70%以上,因此能夠在很大程度上減輕工業制造對環境承載力的壓力。
有數據顯示,我國工業行業每年因磨損和腐蝕等原因導致設備停產、報廢造成的損失約占到全年GDP的10%,損失高達千億元;同時,巨大的資源浪費無疑還對生態環境造成難以預估的破壞,而這也為剛剛起步的再制造產業提供了廣闊的市場空間。若能將再制造市場充分開發將成為工程機械另一片廣闊的市場,這也就不難理解有人將再制造行業稱為“開挖城市金礦”。
觀念仍需轉變
目前,在國內仍然有不少人對再制造產品存在疑問,由于其所用的零部件大多為回收零部件再經過加工處理之后進行使用的,所以就把再制造的機器和翻新機、二手機等混為一談。實際上并不是如此。
再制造產品60%~75%以上的材料(以質量來計算)經過修理或不經修理被再利用,再制造企業通過自己的創造性勞動制造了一件新產品,該新產品不是回收的廢舊機械的簡單恢復或復制,但是,由于一部分可以再利用的零部件、特別是一些基礎零件的再利用,再制造產品與回收的產品又必然有著許多近似之處。
在宣傳推廣再制造的同時,再制造企業也要保證做真正的再制造產品。大多人疑惑是由于在剛開始推行再制造產品的時候,有些企業僅僅由于技術不成熟或是對于再制造理解不深,所生產的產品并不能達到再制造產品的要求,使得用戶對于再制造產品存在的質量存疑較大。
所謂“做真的再制造”的一項基本要求是“再制造產品的性能和質量不低于原型機新品”。不少人懷疑這項要求是否能夠達到,對此,業內一些再制造專家充分認可了其可能性。
再制造專家同時表示,再制造企業對于“再制造產品是新品,不是修理品,不是二手產品”這點認識不要單從于己有利的方面考慮,不能單純要求用戶承認它是新品、從而踴躍的購買,踴躍的付款;要承認這項認識同時是對再制造企業的約束和責任,產品性能和質量達到甚至超過原型機新品才是真的再制造。同時還要繼續加大技術研發力度,由于技術限制,目前我國再制造產品的成本依然較高,這也是阻礙其銷售的一個重要因素。
多方協作推發展
企業政府和社會各方從業人員,要從多方協作共同推動再制造行業發展,尤其是在行業標準的制訂上。目前,雖然再制造的標準包括工程機械再制造的標準都有機構在起草,但一些工程機械再制造產品的國家標準、行業標準都還比較缺乏,地方標準和企業標準也十分缺乏。對此,有意投入工程機械再制造的企業應該抓緊起草自己生產的再制造產品的企業標準,并在省級標準管理單位備案,還可以通過審批程序、上升為地方標準、行業標準,甚至國家標準。
根據統計顯示,中國工程機械市場保有量已達600萬臺以上,我們要充分利用“再制造”更好地“消化”陳舊設備,使之成為良性的可循環經濟模式,讓再制造產業真正為中國工程機械行業發展做出更大的貢獻。
鄭重聲明:本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轉載文章僅為傳播更多信息之目的,如有侵權行為,請第一時間聯系我們修改或刪除,郵箱:cidr@chinaidr.com。 -
- 熱點資訊
- 24小時
- 周排行
- 月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