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端制造業首推“海洋工程” 2014年海工裝備市場保持活躍
2014/5/11 10:35:20 來源:中國產業發展研究網 【字體:大 中 小】【收藏本頁】【打印】【關閉】
核心提示:端制造業首推“海洋工程” 2014年海工裝備市場保持活躍中國證券網訊(記者 于祥明)9日國家發改委等9部門聯合發布《關于印發海洋工程裝備工程實施方案的通知》(以下簡稱《通知》),標志著今年我力推高端制造業的首先發力“海洋工程”。需要指出的是,此前中國船舶行業工業協會發布報告時預測,2014年中國海洋工程裝備市場仍將活躍,特別是浮式海洋工程裝備市場前景相對樂觀。
據統計, 2013年中國海工市場保持穩定增長,承接各類海洋工程訂單超過180億美元,約占世界市場份額的29.5%,比2012年提高16個百分點,超過新加坡居世界第二。新接各類海洋工程平臺61座和一艘鉆井船,其中自升式鉆井平臺49座,占世界總量一半以上。
對此,業內人士也表示,隨著中國海洋戰略的加快推進,2014年海工裝備市場將會依然活躍,但是由于不少造船廠轉投海工,因此還需理性進入,規避產能過剩風險,提高技術水平。
對于我國當前海工裝備建造的主要企業,中國造船工程學會副理事長李國安曾表示,主要包括:中船重工、中船工業、海油工程、中遠船務、中集集團來福士、振華重工、熔盛重工。
記者注意到,《通知》開篇即指出,海洋工程裝備產業是當前國家重點培育和發展的戰略性新興產業。為落實好《“十二五”國家戰略性新興產業發展規劃》,加快推進海洋工程裝備發展,印發該實施方案。
實施方案提出的工程目標是,到2016年,我國海洋工程裝備實現淺海裝備自主化、系列化和品牌化,深海裝備自主設計和總包建造取得突破,專業化配套能力明顯提升,基本形成健全的研發、設計、制造和標準體系,創新能力顯著增強,國際競爭力進一步提升。深海半潛式鉆井平臺、鉆井船等形成系列化,深海浮式生產儲卸裝置(FPSO)、半潛式生產平臺等實現自主設計和總承包,水下生產系統初步具備設計制造能力;升降鎖緊系統、深水錨泊系統、動力定位系統、大型平臺電站等實現自主設計制造和應用;深海工程裝備試驗、檢測平臺初步建成。到2020年,全面掌握主力海洋工程裝備的研發設計和制造技術,具備新型海洋工程裝備的設計與建造能力,形成較為完整的科研開發、總裝建造、設備供應和技術服務的產業體系,海洋工程裝備產業的國際競爭能力明顯提升。
實際方案還提出主要任務,包括其一加快主力裝備系列化研發,形成自主知識產權。即,
通過引進消化吸收再創新,開展物探船、半潛式鉆井/生產/支持平臺、鉆井船、浮式生產儲卸裝置(FPSO)、海洋調查船、半潛運輸船、起重鋪管船、多功能海洋工程船等主力裝備的系列化設計研發,著力攻克關鍵技術,加強技術標準制定,注重研發全過程的知識產權分析,
形成具有自主知識產權的品牌產品,擴大國際市場占有率。
其二,加強新型海洋工程裝備開發,提升設計建造能力。即,通過集成創新和協同創新,加強浮式鉆井生產儲卸裝置(FDPSO)、自升式鉆井儲卸油平臺、浮式液化天然氣儲存和再氣化裝置(LNG-FSRU)、立柱式平臺(SPAR)、張力腿平臺(TLP)等裝備開發,逐步提升研發設計建造能力。積極開展原始創新,加強海上大型浮式結構物(VLFS)、深海工作站、海上浮動電站、大洋極地調查及深遠海海洋環境觀測監測和探測裝備、海底礦物開采和運載裝備的設計建造關鍵技術研發,做好技術儲備。
其三,加強關鍵配套系統和設備技術研發及產業化,提升配套水平。即,重點開展升降鎖緊系統、深水錨泊系統、動力定位系統、單點系泊系統、大型平臺電站、燃氣動力系統、自動控制系統、信息管理系統、環境檢測/監測系統、鉆井包、海洋工程起重機、臍帶纜、柔性立管、水下生產設備及系統、水下安裝/檢測/維護系統、物探設備、測井/錄井/固井系統、鋪管/鋪纜設備、鉆/修井設備、防噴漏油裝備以及其他特種設備、系統和應用材料等技術研發,積極推動配套裝備產業化。
其四是,加強海洋工程裝備示范應用,實現產業鏈協同發展。即支持由用戶牽頭,聯合油氣勘探開采企業、裝備制造企業、設備配套企業、研發設計、高等院校等單位建立產業聯盟,加強產學研用合作,推動本土研制的海洋工程裝備的應用,開展關鍵配套系統和設備的示范,為全面形成產業化能力奠定基礎。
其五是,加強創新能力建設,支撐產業持續快速發展。即,在整合利用現有創新平臺的基礎上,依托骨干企業、重點科研院所和大學,圍繞海洋工程核心裝備及其配套系統設備的共性技術、關鍵技術,建立一批國家級企業技術中心、工程研究中心、工程實驗室;圍繞關鍵設備和系統,建設若干深海試驗、檢測平臺,推動建立海洋工程裝備鑒定、認證體系;圍繞海洋環境觀測與監測、深海探測等基礎技術、前瞻技術,建設一批科研試驗設施。
值得關注提,實施方案還提出,要根據我國海洋工程裝備產業工程目標、當前面臨的主要任務和國際競爭環境,“海洋工程裝備工程”通過三個途徑組織實施,一是深海油氣資源開發裝備創新發展;二是深海油氣資源開發裝備應用示范;三是深海油氣資源開發裝備創新公共平臺建設。
另外,實施方案的提出,推動建立使用國產首臺(套)產品的風險補償機制。即針對已經有銷售、有訂單、有用戶的首臺(套)產品,運用政府采購首購、訂購政策積極予以支持。引導企業建立首臺(套)產品投保機制。
并且,鼓勵創業投資、股權投資投向海洋工程裝備制造企業,有效拓寬海洋工程裝備制造企業及中小型專業化配套企業融資渠道。鼓勵金融機構靈活運用多種金融工具,支持信譽良好、產品有市場、有效益的海洋工程裝備企業加快發展。
鄭重聲明:本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轉載文章僅為傳播更多信息之目的,如有侵權行為,請第一時間聯系我們修改或刪除,郵箱:cidr@chinaidr.com。- 上一篇:煤價疲軟 今年煤炭采選行業投資或將繼續下行
- 下一篇:打造中國裝備走出去的高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