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光伏的繁榮背后 辨識政策推手
2009/11/24 22:59:57 來源:中國產業發展研究網 【字體:大 中 小】【收藏本頁】【打印】【關閉】
核心提示:光伏的繁榮背后 辨識政策推手國內光伏企業重拾擴產計劃,規模投資力度持續加溫。
彭小峰(賽維LDK董事長):太陽能上游材料價格隨金融風暴大幅修正,是讓市場需求大開的重要關鍵,持續擴產是必須的,規模化可使成本有效降低,企業長期具有競爭力。這次危機對光伏產業的沖擊時間會非常短暫,而且多晶硅的持續降價,對產業來說,也是好事情。尤其是美國總統奧巴馬上任后,積極推動再生能源領域,以及中國政府對光伏產業政策的啟動,我對前景仍然樂觀。
目前,產業基本面仍然非常健康,需求也還存在。只是金融危機加劇了企業融資難的問題,因此有部分大型電廠暫緩投資,推遲了產業的成長,只要資金問題獲得解決,太陽能產業仍將再次起飛,只要大環境狀況回穩,太陽能將是第一個回春的產業。預計全球光伏產業四成以上的年成長率,在走出金融風暴后仍會發生。
石定寰(國務院參事、中國可再生能源學會理事長):在光伏產業方面,我國主要是通過國家政策、國際市場拉動和依靠民間資本催生了市場,帶動了產業發展,包括十幾個在國外上市的公司。這些企業利用國際資本,帶動了產業發展。但是目前,我國在研發和新能源領域科技投入不多,主要成果也是靠大量民營企業自主創新。我們今后如果要達到與美國類似的目標,就得增加科技投入,而現在做新能源企業的多,做基礎研究的少。今后在政策上要加大配套力度,政府部門對光伏產業,應該通過打組合拳來共同推動,各個部門之間要加強協調。
莫大康 (半導體產業研究專家、semi中國高級顧問):中國光伏產業最緊迫的任務,是要改變過去那種盲目的擴充產能、布局分散、不注重產品質量及投入研發比例太小的短勢眼光,必須要啟動大規模的兼并重組,加速推進產業的做大做強。
值得注意的是,目前,我國光伏產業主要依靠投資驅動,而非技術驅動,只有加強研發投入,真正提高光伏產業的附加值及制造產品的差異化,才能處于競爭優勢。國內大多數多晶硅企業仍面臨物料閉路循環和廢液廢氣污染物回收處理等技術瓶頸的制約,光伏電池及模塊制造量產時,也面臨效率提高、均勻性、硅片厚度減薄以及電池模塊的長期運行可靠性等問題,我們應該理性看待這一差距。
光伏產業政策突破
支持光伏產業需要一個系統、配套的政策。要圍繞整個產業鏈的發展,圍繞將來可能的市場來制定。
石定寰:在產業發展初期,要通過政策引導扶持,補貼額度、補貼方式、如何上網發電、上網的價格怎么定,這些政策都需要進一步細化落實。
國外的經驗是,光伏發電上網后,要高價收購,然后平攤到整個電網去。基本上目前各個國家都是采取優惠的價格上網、之后分攤這樣的政策來促進產業的發展。但是我們國內目前這個政策還沒有落實下來。
在我國,太陽能光伏產業的發展,既離不開我們的電力系統,也離不開電網公司,更離不開電力公司。所以,發展太陽能產業,需要新能源產業與傳統電力行業的合力,由兩者共同推進,讓二者聯手共同應對挑戰,共同實現轉型。我們的新能源發展規劃,絕不僅僅是單純的產業發展規劃,而是如何通過科技創新,通過全面的政策扶持、政策創新,來促進產業發展。這當中還涉及到和傳統能源產業的對接與調整的問題。
莫大康:光伏產業回歸中國市場、依靠政府補貼發展的思路是對的,但偌大的中國,需要解決的問題不單是一個光伏產業,因此必須要結合實際狀況,分清輕重緩急。參照國外發展光伏產業的歷程,無非是采用補貼,退稅及上網電價三種方法,目的是通過政策補助來促進產業進步及擴大產業的規模,實現光伏發電的成本下降。當其與傳統發電價可相比照時,最終取消補助而使產業持續的進步。
分析中國的現況,補貼方法比較易于執行,退稅方法不易控制,相對漏洞大。雖然上網電價法是比較長遠及徹底的,但是從技術上尚有不少問題,如只能并入低壓電網,而不能并入10KV以上高壓電網等,涉及整個電網的智能化改造,需要大筆的投資。光伏發電并網不是一廂情愿的事,需要電網能接受多余的電量,而且能真正地利用它。所以上網電價法只能在有條件的地方先開始試行,然后總結經驗。
適合中國光伏產業的發展政策應該是個綜合體,需要齊頭并進,但不同時期有不同的重點,目前階段主要
推補貼政策。從國內需求看,最急需解決的可能是我國偏遠的無電網地區利用光伏發電,但是往往這些地區的財力相對困難,都需要中央的支持。
鄭重聲明:本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轉載文章僅為傳播更多信息之目的,如有侵權行為,請第一時間聯系我們修改或刪除,郵箱:cidr@chinaidr.com。 -
- 熱點資訊
- 24小時
- 周排行
- 月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