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17年中國伺服電機市場規模現狀分析
2017/9/11 16:40:36 來源:中國產業發展研究網 【字體:大 中 小】【收藏本頁】【打印】【關閉】
核心提示:2012年國內伺服電機生產企業產量約172萬臺,國內需求市場規模達到了385萬臺。國內伺服電機銷售規模達到59.3億元。2016年我國伺服電機生產企業產量約374萬臺,需求量約747萬臺。國內伺服電機銷售規模達到102.6億元。近幾年我國伺2012年國內伺服電機生產企業產量約172萬臺,國內需求市場規模達到了385萬臺。國內伺服電機銷售規模達到59.3億元。2016年我國伺服電機生產企業產量約374萬臺,需求量約747萬臺。國內伺服電機銷售規模達到102.6億元。近幾年我國伺服電機市場規模如下圖所示:
近年來,中國從制造業大國正向制造業強國開展,由于國度對制造配備及其技術改造工作的注重,隨著全數字式交流永磁伺服系統的性能價錢比逐漸進步,交流伺服電機(推薦:微型直流電機)作為控制電機類高檔精細部件,其市場需求將穩步增長,近5年內其應用前景將非常看好。
國產交流伺服電機及其全數字式伺服驅動器根本自主開發勝利,但產業化方面比擬滯后,尚未構成商品化和批量消費才能,國內對精細交流伺服電機控制系統的需求還主要依賴進口,如日本三菱、松下、富士和德國西門子等。近幾年,華中數控、廣州數控、航天數控、蘭州電機等的伺服驅動器及電機產品已相繼進入產業化階段,但還主要是集中在數控機床行業,功率規格在400W以上,沒有針對整個自動化控制行業構成全系列規格規范產品。
截至目前,國產伺服電機及其全數字式伺服驅動器基本開發成功,但產業化方面比較滯后,尚未形成商品化和批量生產能力,國內對精密伺服電機控制系統的需求還主要依賴進口,如日本三菱、松下、富士和德國西門子等。
目前國內伺服市場仍然是以國外品牌為主,主要是來自日本、德國和美國品牌,占據2014年中國伺服產品約56%的市場份額,而其余44%的市場份額為新發展起來的臺灣和本土伺服品牌。其中,日本品牌在中小型OEM市場上尤其具有壟斷優勢;歐美品牌在高端設備和生產線比較有競爭力;韓系和臺灣系產品性能和價格介于國產與進口之間,市場占有率在逐年提升。相比之下,國產伺服品牌起步較晚,多是以原步進產品的供應商及數控產品提供商發展而來,以低端市場為主要競爭格局,近幾年國產伺服產品銷售業績也是處在逐步上升的態勢,2016年國產伺服品牌市場占有率已經達到46.8%。
鄭重聲明:本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轉載文章僅為傳播更多信息之目的,如有侵權行為,請第一時間聯系我們修改或刪除,郵箱:cidr@chinaidr.com。- 上一篇:2017年中國減速機行業產量情況分析
- 下一篇:2017年中國伺服電機產量現狀分析
-
- 熱點資訊
- 24小時
- 周排行
- 月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