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17年中國拖拉機液壓提升器行業發展概況與市場需求情況、市場前景分析
2017/7/10 11:16:31 來源:中國產業發展研究網 【字體:大 中 小】【收藏本頁】【打印】【關閉】
核心提示:一、拖拉機液壓提升器的上下游產業拖拉機液壓提升器是拖拉機與配套農具協調工作的必備部件,屬于拖拉機產業的核心零部件之一。拖拉機液壓提升器企業的上游是鋼材、生鐵等基礎原材料供應商,下游是拖拉機主機廠。(1)拖拉機行業產量波動較大,大馬力一、拖拉機液壓提升器的上下游產業
拖拉機液壓提升器是拖拉機與配套農具協調工作的必備部件,屬于拖拉機產業的核心零部件之一。拖拉機液壓提升器企業的上游是鋼材、生鐵等基礎原材料供應商,下游是拖拉機主機廠。
(1)拖拉機行業產量波動較大,大馬力拖拉機增速較快
從骨干企業拖拉機產量來看,中大馬力拖拉機的比重穩步提高,由 2013 年的 15.50%上升至 2016 年的 16.12%。2015 年,180 家拖拉機企業總產量 208.7 萬臺,其中 100 馬力以上大型拖拉機 7.7 萬臺同比增長了 33.01%,中型拖拉機生產 61 萬臺同比增長了 7.56%。小型拖拉機生產 140 萬臺同比下降了 15.29%。拖拉機骨干企業的產量同比增長了0.23%,銷售收入增長了 5.43%,利潤增長 14.07%,其中,手扶拖拉機產量下降了 48.54%;小四輪拖拉機下降 5.93%;大中型拖拉機產量增長了 1.79%。
2015 年,100 馬力以上的大馬力拖拉機產量大幅增長,大馬力拖拉機市場進入快速增長階段。市場需求不斷增長的背后除了政府推進深松作業、土地流轉適度規模化、大馬力拖拉機補貼政策引導等外在推動因素以外,大馬力拖拉機還具有用足夠的動力帶動復式農機具一次性完成多個環節的作業,耕種效率高;完成同等作業量的情況下更節約人工、油費成本等內在優勢。同時,小馬力拖拉機產量同比進一步下滑,市場需求結構調整仍在繼續,拖拉機馬力段將不斷上延。
2016 年,受糧食價格下跌導致農民種糧積極性及購買農機具的意愿下降、國二升國三切換造成用戶購機觀望、單臺補貼額度下調以及需求結構調整升級等多重因素影響,拖拉機市場整體產量下降。同時,拖拉機行業轉型升級趨勢更為明顯,產品由兩驅向四驅轉換的趨勢更加明顯。2016 年上半年,行業累計銷售大中型拖拉機 17.34 萬臺,同比下降 11.69%,其中大輪拖銷售 7.64 萬臺,同比下降 2.44%,100 馬力以上大輪拖占大中輪拖銷售比例同比提升 4.6%。
(2)進出口市場大型化趨勢凸顯
出口市場大型化趨勢加劇。拖拉機出口市場目前仍以中小型拖拉機為主,但2015 年單臺輪式拖拉機單臺均價漲至 2500 多美元,回到 2012 年的水平,說明我國拖拉機出口結構加速調整,大型化趨勢表現強烈。2015 年進口單臺均價也大幅度攀升,由 2014 年的 4.12 萬美元/臺,增至 6.3 萬美元/臺,同比增長 50.25%。2015 年大幅度攀升,說明國內市場需求正發生重大調整,大型化趨勢日強,而國內拖拉機制造業尚不能滿足市場需求。
(3)我國大馬力拖拉機技術水平與國外相比仍有較大差距
大馬力拖拉機是農業裝備技術密集型產品,是評價一個國家農業裝備技術水平的重要標志。大馬力拖拉機主要用于保護性耕作、深耕以及復式作業,改善土壤結構,提高作業效率,可以使大豆、小麥等農產品增收一成以上,直接提高農民收益,大馬力拖拉機及配套農機具對農業增產增效具有重要作用。
國內大馬力拖拉機較中小馬力拖拉機起步晚,技術起點相對較高,但受基礎工業水平的限制以及鑄造和加工技術、液壓技術、材料工程水平等技術水平的影響,我國大馬力拖拉機技術水平較發達國家技術水平仍有較大差距。目前國產大馬力拖拉機主要集中在 90~120 馬力,而國外的大馬力拖拉機已經達到 500 馬力以上,跨國公司在 200 馬力以上的拖拉機生產技術方面仍然占有優勢。國際上,在中大馬力拖拉機上普遍采用全動力換檔、電控提升系統、液壓和機電一體化技術,以上技術可實現作業向多功能、大型化、智能化、高效、復試聯合作業和無人自動駕駛方向發展。
(4)拖拉機市場集中度高
拖拉機行業的市場集中度正不斷提高,行業龍頭企業占據著市場的絕對主導地位。據拖拉機行業學會信息資料顯示,2014 年 1-6 月,拖拉機行業 30 家重點生產企業中,一拖股份、雷沃重工、東風農機、迪爾等位居前七位的廠家生產的中大型拖拉機占行業銷量的 73.97%。
四 、拖拉機液壓提升器行業發展概況
(1)提升器行業的發展與下游拖拉機行業的發展密切相關
作為拖拉機四大核心部件之一,拖拉機液壓提升器是拖拉機與配套農具協調工作的必備部件,每臺拖拉機的生產需要配備一臺相應功率的提升器。市場對拖拉機的需求會直接拉動提升器行業的發展,而提升器行業制造工藝水平的提高,會提高拖拉機主機的質量和性能。
拖拉機提升器行業內部產品結構變化與拖拉機行業內部產品結構變化趨勢一致。隨著中大馬力拖拉機成為拖拉機市場上的主要機型,中大馬力拖拉機液壓提升器逐步成為推動拖拉機液壓提升器行業發展的主導力量。
(2)提升器生產商與主機廠的協作關系
我國從事拖拉機液壓提升器生產的企業有兩類。一類是獨立配件提供商為眾多的下游主機廠提供零配件的配套服務;另一類是主機廠下屬的提升器生產商。
在我國計劃經濟時代,拖拉機整車制造廠商在產業發展的初始追求全產業鏈發展,完成所有的拖拉機零部件的生產與裝配,形成了相對封閉的內部配套體系。這種生產組織方式下,生產集中度低、規模小、成本高、制約了零部件企業技術水平的提高。隨著我國經濟體制從計劃經濟向市場經濟轉變,拖拉機行業的競爭日益激烈,許多拖拉機主機廠為了降低成本、提高質量和搶占更大的市場份額,專注于整機的研發和組裝、產品的市場營銷服務和品牌經營,將適合規模化、專業化生產的零配件外包給獨立的配件生產商,形成分層次、滿足專業化分工的零部件產業結構,拖拉機配件生產商與主機廠是密切分工協作的關系。
獨立的、專業的拖拉機液壓提升器廠商能夠為客戶提供以下價值:①使拖拉機廠商能夠專注于拖拉機整機生產和裝配,縮短生產周期,提高生產效率。
②為拖拉機廠商提供各種型號提升器的生產,達到規模效應,降低生產成本,提升其產品的價格競爭力。
③與拖拉機廠商共同研發,滿足產品升級及其他個性化生產要求。
我國農機行業需要提升產業集中度和專業化分工協作水平,支持中小型企業走 “ 專、精、特、新”的發展道路,培育一批先進的零部件加工企業,實現專業化、規模化生產,積極參與國際競爭。
四、拖拉機液壓提升器的供求狀況及變動原因
1 、市場供給情況
拖拉機液壓提升器主要是由獨立于主機廠的配件商生產,少數拖拉機主機廠也生產個別型號的提升器滿足部分需求。隨著拖拉機馬力段的不斷上延,大馬力提升器發展態勢良好。目前,國內領先企業生產的提升器能夠滿足國產 120 馬力以下拖拉機以及跨國公司在中國生產基地生產的拖拉機的配套需求。但受整體裝備制造水平的制約,在 120 馬力以上提升器和滿足跨國公司國際采購需求的方面,國產提升器還有較大的發展空間。
2 、市場需求情況
提升器的市場需求由拖拉機主機市場直接拉動,產品結構的變化與主機的變化趨勢一致。影響拖拉機液壓提升器市場需求的因素包括行業內外兩方面因素。
(1)行業外部因素
① 農村勞動力人口和結構的變化
隨著工業化和城鎮化步伐的不斷加快,戶籍改革制度的穩步推進,我國農村農業勞動力人口從 2004 年的 34,830 萬下降到 2013 年的 24,171 萬,農村勞動力占農村就業人口的比重從 74.15%下降到 62.40%,呈現并保持不斷減少下降的態勢,農業勞動力結構性短缺矛盾日益突出。
2003 年至 2015 年,農民收入和購買力的不斷提升拉動了拖拉機的初次購買和更新換代需求,伴隨著拖拉機銷售量的增長,拖拉機液壓提升器行業的需求也得到了迅速增長。
⑤金融機構低息貸款緩解農民購置農機資金缺口
2004 年實施的《中華人民共和國農業機械化促進法》中明確指出國家可以采用貼息方式支持金融機構向農民和農業生產經營組織購買先進適用的農業機械提供貸款。隨著 2013 年的農機購置補貼方式由原來的“差額購機”改革為“全額購機,直補到戶”,由此導致的農民資金壓力初步顯現,各省市地縣紛紛推出農民購機低息貸款以支持農民購機,保持農民購機的積極性。
未來隨著金融創新的不斷推進,借鑒國外農機發展的經驗,農機發展基金及農機銀行很有可能會落地生根,這必將利好農民及農機服務組織購機,促進拖拉機行業的需求,刺激提升器的需求量。
⑥農業耕作技術的提升
現代農業的耕作模式——深松作業的蓬勃發展也為大型拖拉機市場帶來發展機會。在深松作業中,大型拖拉機與深松機具配套使用。作業工序越多,則要求拖拉機的牽引力越大,功率越大。
2016 年農業部出臺了《全國農機深松整地作業實施規劃(2016-2020 年)》,規劃指出:2016 年全國規劃實施農機深松整地 1.5 億畝,2017 年全國規劃實施農機深松整地 1.65 億畝,2018、2019、2020 年全國規劃實施農機深松整地均為1.9 億畝。力爭到 2020 年,全國適宜的耕地全部深松一遍,然后進入深松適宜周期的良性循環。新規劃的出臺將持續促進大馬力拖拉機的市場需求,為大馬力拖拉機的發展提供廣闊的發展空間。
(2)行業內部因素
① 跨國公司在中國設立生產基地
跨國公司在 200 馬力以上拖拉機以及電控技術方面有著較強的競爭優勢,近年來,跨國公司紛紛在中國設立生產基地,旨在抓住中國大馬力拖拉機的市場的發展機遇。截至 2013 年底,包括美國約翰迪爾公司在內的世界農業機械五大企業已全部進入中國市場,一方面將帶動對高端提升器的國內采購需求,另一方面將國外先進的提升器生產技術和經驗帶入國內,客觀上提升了國內拖拉機液壓提升器行業的生產技術水平和生產工藝要求,對國內拖拉機液壓提升器行業的技術升級和產品換代起到了積極的推動作用。
② 農業機械用柴油機排放標準由國二升級國三
2014 年 5 月 16 日,環境保護部、國家質量監督檢驗檢疫總局發布《非道路移動機械用柴油機排氣污染物排放限值及測量方法(中國第三、四階段)》(GB-20891-2014),針對包括工程機械、農業機械在內的非道路移動機械柴油機提出了新的減排標準。該標準規定,自 2016 年 4 月 1 日起,停止制造、進口和銷售裝用第二階段柴油機的非道路移動機械,所有制造、進口和銷售的非道路移動機械應裝用符合該標準第三階段要求的柴油機。
2016 年 1 月 14 日,環境保護部發布《關于實施國家第三階段非道路移動機械用柴油機排氣污染物排放標準的公告》(公告 2016 年 第 5 號)規定,自 2016年 12 月 1 日起,所有制造、進口和銷售的農用機械不得裝用不符合《非道路標準》第三階段要求的柴油機。
這一規定的出臺,對拖拉機主機廠有直接影響,主機廠主要面臨以下問題:一是裝配國二柴油機的拖拉機庫存消化進度具有不確定性;二是同一馬力段的拖拉機,配備“國三”發動機比配“國二”發動機的整機售價高,雖然用戶體驗會提升,但農戶對價格的接受度不確定性較大;三是配備“國三”發動機的拖拉機整機質量,還需要很多次試驗論證其性能,主機廠生產計劃不確定性較大。
面對農業機械用柴油機排放標準升級政策,下游拖拉機主機廠的生產、市場銷售策略尚不明朗,下游市場競爭格局也可能會發生變化。從長期來看,該政策不會影響公司產品與之配套的中大型馬力拖拉機的市場需求,但在政策切換過程中,公司將面臨較為復雜的下游市場環境,短期內可能會造成業績波動。
五、大馬力拖拉機液壓提升器市場前景分析
1 、大馬力拖拉機的優勢
(1)中小型機械已滿足不了農業需要
中小型機械低水平作業使得單位面積糧食生產能力增長速度遲緩,也客觀上影響了經濟作物的高產和農民的收入。利用大馬力拖拉機深耕和復式作業,可以使大豆、小麥等農產品增收一成以上,既提高了作業效率,又改善了土壤結構。(2)大馬力拖拉機提升農機作業效率和作業質量
“三夏”、“三秋”時節為搶農時需要大面積使用大馬力拖拉機。大馬力拖拉機拉動聯合整地機,可以將原來普通拖拉機需單項完成的耙茬、深松、合墑、碎土和鎮壓等作業項目一次復合完成,深松作業標準高、質量好,徹底打破了耕地犁底層,提高耕地抗旱排澇能力。通過大馬力拖拉機整過的地,使農作物根長比未翻地的長、根須多、病蟲害發生率低,節本增效。
(3)大馬力農機費用低、節油、節種、節肥、節水等效果明顯
由于墾區土地是連片作業,大馬力農機作業空運轉減少,油耗量降低,在完成同等作業量的情況下,節油效果明顯;大馬力拖拉機配套精密播種機播種大豆、玉米,可節約種子、肥料并實現增產;大馬力拖拉機進行土壤深松可使深松達到35~50cm,形成“天然土壤水庫”,使墾區實現了秋雨春用、春旱秋防,節水效果明顯。
(4)大馬力農機促進了勞動力轉移
大馬力農機的廣泛使用和普及大大提高了農業生產率、土地利用率,節省了人力。大量勞動力被解放,可以從事第二、第三產業增加收入,同時也使外出務工人員農忙時不用返鄉搶種搶收,可以安心工作,節省了遠高于農機作業支出的往返路途、誤工等費用。
2 、我國大馬力拖拉機液壓提升器的未來發展趨勢
(1)產品馬力段不斷上延,朝著 120 馬力以上的方向發展。
(2)運用電控技術且技術水平不斷提高。隨著土地精耕細作,耕作的高質量要求,對拖拉機作業性能要求將逐步提高,以及用戶對作業效率、可靠性、舒適性的要求逐步提高,要求大馬力拖拉機技術水平要隨之逐步提高。提升器產品要適應拖拉機向大型化、成套化、智能化、精準化方面發展的要求。
3、提高農業規模經營水平,轉變農業經營方式是提升我國農業競爭力的必經之路,也是大馬力拖拉機液壓提升器未來發展的根本驅動因素
提高農業規模經營水平能夠大幅度降低農業生產成本。與歐美發達農業經濟體相比,我國農戶的平均農地經營面積甚小,中國多數谷物生產農戶的經營規模在 15 畝以下,在糧食生產領域,我國農戶的平均經營規模大約是歐盟的幾十分之一,更是美國的幾百分之一。
如果農戶的谷物生產達到400 畝,與目前的“小農戶+專業化服務”模式相比,機械服務的成本會降低 20%,生產資料使用成本會降低 10%,農藥及化肥用量也會降低 20%左右,此外,土地利用效率會提高 3%左右,而勞動生產率更會成倍提高。
農業規模經營的變化趨勢正在加快。2017 年,國務院、中共中央《關于深入推進農業供給側結構性改革加快培育農業農村發展新動能的若干意見》指出:積極發展適度規模經營。大力培育新型農業經營主體和服務主體,通過經營權流轉、股份合作、代耕代種、土地托管等多種方式,加快發展土地流轉型、服務帶動型等多種形式規模經營。積極引導農民在自愿基礎上,通過村組內互換并地等方式,實現按戶連片耕種。完善家庭農場認定辦法,扶持規模適度的家庭農場。
加強農民合作社規范化建設,積極發展生產、供銷、信用“三位一體”綜合合作。總結推廣農業生產全程社會化服務試點經驗,扶持培育農機作業、農田灌排、統防統治、烘干倉儲等經營性服務組織。支持供銷、郵政、農機等系統發揮為農服務綜合平臺作用,促進傳統農資流通網點向現代農資綜合服務商轉型。鼓勵地方探索土地流轉履約保證保險。研究建立農業適度規模經營評價指標體系,引導規模經營健康發展。
隨著土地集中、規模化經營的快速推進,全程農業機械化等政策的深入落實,以及農業合作組織、家庭農場的迅猛崛起,將會推動我國拖拉機繼續向大功率、四驅產品發展。同時,隨著國家政策鼓勵承包經營權向專業大戶、家庭農場、農民合作社、農業企業流轉,拖拉機用戶需求將繼續保持剛性需求。
4 、市場潛力分析
《中國制造 2025》農業裝備領域技術路線圖給未來 10 年的拖拉機研發指明了方向:新型高效拖拉機 200 馬力及以上,8 速及以上動力換擋拖拉機,主變速電控、主離合器電液控制的 CVT 無級變速拖拉機。發動機、傳動系統、控制系統等關鍵零部件國內自主配套。
2020 年,農機工業總產值達到 6,000 億元,國產農機產品市場占有率 90%以上,200 馬力以上大型拖拉機高端產品市場占有率達 30%,拖拉機平均無故障時間提高至 250 小時;2025 年,農機工業總產值達到 8,000 億元,200 馬力以上大型拖拉機高端產品市場占有率達 60%。拖拉機平均無故障時間達到 350 小時。
鄭重聲明:本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轉載文章僅為傳播更多信息之目的,如有侵權行為,請第一時間聯系我們修改或刪除,郵箱:cidr@chinaidr.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