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17年中國合成橡膠供需及價格走勢分析
2017/7/10 11:16:26 來源:中國產業發展研究網 【字體:大 中 小】【收藏本頁】【打印】【關閉】
核心提示:合成橡膠(synthetic rubber)指任何人工制成的,用于彈性體的高分子材料。合成橡膠是人工合成的高彈性聚合物,以煤、石油、天然氣為主要原料,所以價格也與三種主要原料的價格息息相關。品種很多,并可按需求之不同合成各種具有特殊性能的橡合成橡膠(synthetic rubber)指任何人工制成的,用于彈性體的高分子材料。合成橡膠是人工合成的高彈性聚合物,以煤、石油、天然氣為主要原料,所以價格也與三種主要原料的價格息息相關。品種很多,并可按需求之不同合成各種具有特殊性能的橡膠,因此目前世界上的合成橡膠總產量已遠遠超過天然橡膠。
合成橡膠生產不受地理條件限制,從傳統觀念上看,它又根據合成橡膠的使用性能、范圍和數量,分為通用合成橡膠和特種合成橡膠兩大類別。
經硫化加工可制成各種橡膠制品。根據化學結構可分烯烴類、二烯烴類和元素有機類等。合成橡膠的分類方法很多。
近年來,全球合成橡膠市場貿易總額呈現連續下降趨勢,2011年全球天然橡膠進出口貿易總額為588.49億美元,2015年下降至340.43億美元。
近年來,雖然國內合成橡膠產能大幅增加,但受產需結構性矛盾、低價進口產品、貿易政策等因素影響,國內合成橡膠的進口量仍然較大,2015年的進口量達198.3萬噸。
從進口品種看,丁苯橡膠和順丁橡膠分別進口39.7萬噸和24.9萬噸,同比增加21%和20.4%;SBCs受盈利水平較高影響,進口增幅高達40.1%;丁腈橡膠和異戊橡膠的進口量也有不同程度增加。但受供應增加較多、需求減弱影響,乙丙橡膠、丁基橡膠、氯丁橡膠的進口量較上年則有所減少。
從進口來源看,盡管韓國仍是我國合成橡膠的最大進口來源國,但來自泰國、馬來西亞、越南、新加坡等東南亞地區的數量明顯增多。
根據海關數據,過去5年間,我國合成橡膠進口量年均增長4.8%。來自中國臺灣、俄羅斯、日本、韓國等周邊國家和地區的數量在呈下降趨勢,年均減少3.6%;尤其是中國臺灣和俄羅斯,年均減少9%~10%。來自東南亞地區的進口量在快速增加,年均增長20%以上。
合成橡膠出口量繼續減少,周邊國家和地區仍為主要出口市場
2012年以來,我國合成橡膠出口量持續減少,2015年出口量降至18.98萬噸,同比減少2.92%。
我國合成橡膠的出口目的地較為分散,2015年共出口到139個國家和地區,周邊國家和地區占出口總量的一半以上,其中越南、泰國、中國香港、印尼等位居前幾位。
鄭重聲明:本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轉載文章僅為傳播更多信息之目的,如有侵權行為,請第一時間聯系我們修改或刪除,郵箱:cidr@chinaidr.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