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17年全球鉀肥行業發展趨勢及市場前景預測
2017/2/10 10:23:15 來源:中國產業發展研究網 【字體:大 中 小】【收藏本頁】【打印】【關閉】
核心提示:全球鉀鹽資源分布集中度較高,鉀鹽盆地和大型礦床多分布在北緯40度-60度之間,被北美、歐洲、中亞地區生產廠商所壟斷。鉀肥資源嚴重分布不均,北美、俄羅斯、白俄羅斯三個地區占全球總產能的61.2%。北美由加拿大Potash Corp 、美國Mo全球鉀鹽資源分布集中度較高,鉀鹽盆地和大型礦床多分布在北緯40度-60度之間,被北美、歐洲、中亞地區生產廠商所壟斷。鉀肥資源嚴重分布不均,北美、俄羅斯、白俄羅斯三個地區占全球總產能的61.2%。北美由加拿大Potash Corp 、美國Mosaic、加拿大Agrium組成的加拿大Canpotex公司2015年銷售1866萬噸鉀肥,占比28.4%;歐洲的俄羅斯鉀肥巨頭烏拉爾鉀肥公司銷量占比17%,白俄羅斯鉀肥有限公司(BPC)占比15.8%。此外,德國、以色列、中國、約旦、智利也是主要的鉀肥生產國。德國的K+S公司占比8.8%;亞洲的以色列化學集團(ICL)銷售鉀肥466萬噸,中國銷售906萬噸鉀肥。
全球鉀肥市場高度集中
數據來源:公開資料整理
鉀鹽資源的產地和消費地嚴重不匹配。鉀肥的生產企業多分布在北美,歐洲和中東,而鉀肥的主要消費地分布在東亞、拉丁美洲和北美,這與環境氣候、耕地面積、主要作物種類等條件有關。拉丁美洲地區的巴西消費鉀肥占比11%,東亞地區受中國和東南亞等國大規模耕種活動的拉動消費全球33%的鉀肥,鉀肥需求旺盛,拉美和東亞消費量占全球總量的44%。
全球鉀鹽資源仍具備可開采空間,2016-2020年間鉀肥產能將迎來大規模增長,開工率將不斷上升,2016年正逢全球各大鉀肥生產商產能擴張期,預計有六個新礦將陸續投產。2020年全球鉀肥產能預計較2015年增長22%,達到6450萬噸鉀肥(折純),新增產能主要來源于加拿大、俄羅斯、白俄羅斯等鉀資源大國。
全球鉀肥產能分布不均
數據來源:公開資料整理
全球鉀肥產能仍有上升空間
數據來源:公開資料整理
全球鉀肥主要廠商的新增產能計劃將陸續投產
公司名稱新增產能(萬噸)計劃投資(億美元)投產時間(年)Potash Corp600312016Uralkali300342020Mosaic90-2017K+S286402023數據來源:公開資料整理
盡管全球鉀肥產能過剩,但是未來鉀肥強勁的需求仍將助推鉀肥廠商不斷擴大生產。2016年鉀肥產能利用率處于歷史最低水平,但是隨著鉀肥需求增速未來有望大幅增長,整個行業的產能利用率將逐漸提高,預計在2018年鉀肥需求增速超過產能增速,產能過剩局面有所緩和。
未來全球鉀肥產能過剩局面將有所緩和
數據來源:公開資料整理
鉀肥的生產成本構成包括勞動力成本、燃料和能源、日常修理維護費用和其他相關材料,其中燃料和能源成本起著至關重要的作用,占總生產成本的23%左右。2015年國際原油均價創十年來新低,各家鉀肥公司2015年生產成本均有不同程度下滑。2016年11月30日OPEC達成2008年以來首個減產協議,OPEC日產量將降至3250萬桶。三大產油國沙特、伊拉克、伊朗暫時放下分歧,沙特接受大幅減產,并放棄要求伊朗降低產量,非OPEC成員的俄羅斯也將加入減產行列。減產協議的執行情況有待觀察,但長期看,油價中樞緩慢上行是大概率事件。因此我們認為后續生產成本有望提高,成本支撐下價格有望上漲。
烏拉爾公司鉀肥生產成本
數據來源:公開資料整理
油價大幅下跌導致2015 年生產成本降低
數據來源:公開資料整理
全球鉀肥行業成本曲線
數據來源:公開資料整理
鉀肥大都能溶于水,肥效較快,可供植物直接吸收,主要有氯化鉀、硫酸鉀、硝酸鉀、硫酸鉀鎂肥、磷酸二氫鉀、碳酸鉀和氫氧化鉀等。其中,氯化鉀占市場的90%,硫酸鉀占市場的5-10%,除上述兩個品種外,其他鉀鹽產品都屬于高值化產品。
氯化鉀由于其養份濃度高,資源豐富,價格低廉,在農業生產中起主導作用。氯化鉀外觀呈白色或淺黃色結晶,有時含有鐵鹽呈紅色。易溶于水,是一種高溶度的速效鉀肥。作基肥、追肥使用,氯化鉀里的氯離子有促進光合作用和纖維形成等作用,對棉花、麻類等纖維作物尤為適宜。硫酸鉀外觀呈白色或帶顏色的結晶或顆粒,特點是吸濕小,貯藏時不易結塊,易溶于水。適于各種作物,可作基肥、追肥、和根外追肥。鉀素一般可被土壤吸附,不會流失,但在保肥能力差的沙土上要采取“少量多餐”的原則。一般在薯類、瓜類等喜鉀作物上使用效果最佳。
從鉀肥的下游消費看,小麥、水稻、玉米和大豆等糧食作物是鉀肥消費的重要組成部分,水果和蔬菜的比重近年來不斷提升,油棕和甘蔗等經濟類作物占比15%。
新興市場國家在全球鉀肥消費中占比大
數據來源:公開資料整理
鉀肥的下游消費結構
數據來源:公開資料整理
全球人口,特別是新興市場國家的人口一直保持增長,2015年全球人口達到73.47億人,按照每年1.1%-1.3%的平均增速,預計到2025年全球人口將突破80億人。根據聯合國糧農組織的數據,預計在2012-2030年間人均耕地面積將從0.218公頃/人下降至0.197公頃/人。除巴西人均耕地面積較穩定外,其他兩個主要糧食出產國印度和中國的人均耕地面積都出現大幅下滑。新增人口勢必增加糧食的需求量,但人均耕地面積逐年下降,這形成了農業生產中的主要矛盾。因此唯一可行的方式就是提高發展中國家已有耕地單位的糧食產量,主要在中國、印度、巴西、俄羅斯、非洲和美洲中部通過提高化肥使用效率來提高土地單位生產能力,糧食剛性需求將支撐鉀肥施用量穩步增長。
全球及各主要糧食出產國的人口
數據來源:公開資料整理
主要糧食出產國的人均耕地面積
數據來源:公開資料整理
全球鉀肥的需求主要是靠糧食作物需求的驅動,主要來源于人口的增長的飲食結構的改變。發達國家中隨著人們生活方式的改變,健康意識逐漸增強,更加重視膳食結構的改善。新興市場國家經濟的快速增長,使人民生活水平不斷提高,對食物多樣性的要求越來越高,對蔬菜瓜果、谷物、奶制品和糖料作物的需求快速增長,尤其是富含蛋白質的肉類產品。因此動物飼料的需求上漲,加速了對農作物的需求。根據國際貨幣基金組織的資料顯示,2015-2020年間發展中國家的人均收入預計將以平均每年6.4%的速度增長。為滿足新興市場國對作物產量的需求,在有限的耕地面積上,通過施肥來滿足糧食需求的增長是最有效的方式,為此鉀肥中長期增長基礎堅實。
全球鉀肥需求情況
數據來源:公開資料整理
全球作物產量
數據來源:公開資料整理
均衡施肥對糧食增產至關重要。氮、磷、鉀肥料在世界上的消費比例是1∶0.36∶0.28,其中鉀肥的消費占比呈現逐步走高的態勢,從2009年的14.4%提升至17.1%。
發達國家這一比例為1∶0.37∶0.36,中國的比例目前是1∶0.38∶0.12,遠低于世界平均水平。中國土壤的土質普遍嚴重缺鉀,需要補鉀的耕地占比達70%。尤其在南方磚紅土壤地區,含鉀量僅為0.4%。根據我國農業部結合土壤普查結果提出,氮、磷、鉀肥,在玉米、小麥、大米、大豆等大田糧食作物上的提倡施用比例為1∶0.42∶0.42,在棕櫚油、油菜籽、水果蔬菜、棉花和糖類等經濟作物上提倡比例為1∶0.50∶0.70,粵西地區香蕉配方肥料氮、磷、鉀提倡比例為1∶0.3∶1.3。縱觀中國大田作物和經濟作物,對鉀肥的使用量還遠低于推薦比例。因此,未來全國鉀肥需求量還有很大上升空間。
農作物化肥施用量仍然處于較低水平,自從2011年以來,化肥投入成本在農作物收入中的占比一直處于較低的水平,玉米的化肥投入成本平均僅占其收入的16.5%左右,2016年玉米施肥成本占收入比重僅為13.7%,低于近五年平均水平,未來化肥投入仍需進一步增加。
全球氮磷鉀肥施用比例
數據來源:公開資料整理
玉米施肥成本在收入中的占比
數據來源:公開資料整理
鄭重聲明:本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轉載文章僅為傳播更多信息之目的,如有侵權行為,請第一時間聯系我們修改或刪除,郵箱:cidr@chinaidr.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