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16年石化產品的結構性行情及未來展望分析
2016/12/30 10:23:28 來源:中國產業發展研究網 【字體:大 中 小】【收藏本頁】【打印】【關閉】
核心提示:1、過去五年國內主要化工品需求增速 聚乙烯需求良好聚乙烯增速明顯向好,由于網購及農膜需求較好,增速一直處于領先位置;整體來看,與日用相關的產品需求較好,如化纖、塑料等;與地產相關的需求較弱,如PVC等;中國主要化工品需求增速數據來源1、過去五年國內主要化工品需求增速 聚乙烯需求良好
聚乙烯增速明顯向好,由于網購及農膜需求較好,增速一直處于領先位置;
整體來看,與日用相關的產品需求較好,如化纖、塑料等;與地產相關的需求較弱,如PVC等;
中國主要化工品需求增速
數據來源:公開資料整理
2、當前油價背景下 石腦油路線乙烯盈利良好
乙烯價差持續擴大,盈利向好。當前乙烯與石腦油價差約600-700美金/噸,而歷史平均為400美金/噸,盈利情況良好。
乙烯投資門檻高,下游需求旺盛。目前全球乙烯需求量1.4億噸,商品量僅400萬噸/年,價格杠桿十足。乙烯在全球范圍內需求增速與GDP同步,尤其是來自聚乙烯的下游需求旺盛。
乙烯與原料石腦油價差
數據來源:公開資料整理
3、乙烯下游需求旺盛
聚乙烯引領乙烯下游需求增長。2015年中國的乙烯產量為1714.6萬噸,但是當量需求約3800萬噸。其中下游占比中約60%為聚乙烯,過去10年間的需求增速超9%,主要來自于網購包裝材料、農膜的新增需求帶動。
新增產能放緩,煤化工路線成本優勢不明顯。當前油價背景下,煤化工的競爭力相對較弱。未來來自美國規劃的產能近1000萬噸產能預計在2018年逐漸釋放,但是進度延期,預計仍無法滿足需求的增長。
中國聚乙烯的需求及增速
數據來源:公開資料整理
中國乙烯的產量及增速
數據來源:公開資料整理
4.看好丙烷脫氫制丙烯的機會
未來美國供應量充足。傳統丙烷多以從中東進口,未來北美出口競爭力增強。據2016年3月份數據,丙烷預計2015年出口量為19萬桶/天(約570萬噸/年),2016年增加14萬桶/天(約420萬噸/年),2017年增加10萬桶/天(約300萬噸/年)。
丙烯與丙烷價差有望擴大。主要來自于丙烯的下游應用擴展,丙烷脫氫相對于石腦油路線、煤化工路線的成本優勢。
美國丙烷的供應
數據來源:公開資料整理
丙烯與丙烷價差
數據來源:公開資料整理
5、聚丙烯需求旺盛
聚丙烯供需格局向好。2015年中國聚丙烯2009萬噸,其中進口322萬噸,需求同比增長16%。過去15年間PP的需求平均增速為10%,認為未來國內PP的需求仍能超越GDP的增速。聚丙烯在新增應用(食品飯盒、無紡布等)持續增長,加上回收料使用量減少,未來前景良好。而未來國內聚丙烯行業除煤化工外,新增產能有限。
中國聚丙烯的需求旺盛
數據來源:公開資料整理
中國丙烯的下游需求拆分
數據來源:公開資料整理
6、丁二烯新增供給有限 需求受汽車工業帶動
由于汽車工業的發展,丁二烯仍然保持長期需求增長。
丁二烯的主要下游是合成橡膠,超過65%以上;其余主要是用于生產ABS、丁腈橡膠、丁苯膠乳等。
丁二烯當前價格反彈,但與歷史價格相比仍有上漲空間。
石腦油裂解乙烯產業流程圖
數據來源:公開資料整理
丁二烯的主要下游
數據來源:公開資料整理
7、未來丁二烯有望長期緊缺
石腦油路線的乙烯新增產能放緩,對應丁二烯副產的數量減少。
LPG相對于石腦油的價格優勢,LPG代石腦油裂解乙烯對應丁二烯副產減少。
如果美國頁巖氣乙烯投產,則有可能對國內石腦油裂解乙烯的開工負荷產生影響。
石腦油裂解乙烯占比趨于減少
數據來源:公開資料整理
8、美國頁巖氣出口 LPG 具備成本優勢
乙烷的沖擊:2014年,美國成為乙烷的凈出口商,預計凈出量將由2015年的6萬桶/天增長到2017年的23萬桶/天。2016年初,美國計劃從賓夕法尼亞州的Sunoco設施出口乙烷到INEOS的蘇格蘭和挪威工廠用于石化原料。Enterprise計劃出口乙烷到歐洲和印度的Reliance工業,出口能力24萬桶/天。
丁烷的沖擊:美國的丁烷凈出口量從2013年的1萬桶/天增長到2015年的8萬桶/天,預計2016年的出口量為15萬桶/天,2017年為16萬桶/天。
中國乙烷的產量及出口
數據來源:公開資料整理
中國丁烷產量及出口
數據來源:公開資料整理
9、天然氣行業影響 海外現貨 LNG 優勢凸現
天然氣作為清潔能源,推廣潛力巨大。但當前價格與可比能源相比沒有優勢。
海外高價長約逐漸消化,現貨價格具備比較優勢。至2016年1月,全球天然氣液化產能為3.015億噸/年,在建產能1.415億噸,預計2016年新增4150萬噸的年液化能力。
原油與天然氣價格關系
數據來源:公開資料整理
國內LNG終端接收
數據來源:公開資料整理
海外LNG供應
數據來源:公開資料整理
10、看好未來天然橡膠行情
天然橡膠收割的高峰期已過,未來增量有限。
丁二烯帶動合成膠價格上漲,與合成膠價格倒掛,而天膠性能優于合成膠,未來有替代空間。
對于超載的查處,未來對于橡膠的邊際需求增加。
前三季度主要產膠國產量(萬噸)
數據來源:公開資料整理
天膠與合成膠價格對比
數據來源:公開資料整理
鄭重聲明:本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轉載文章僅為傳播更多信息之目的,如有侵權行為,請第一時間聯系我們修改或刪除,郵箱:cidr@chinaidr.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