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17年中國乳制品行業發展趨勢及市場供需預測
2016/12/26 10:37:26 來源:中國產業發展研究網 【字體:大 中 小】【收藏本頁】【打印】【關閉】
核心提示:液態奶、全脂奶粉和脫脂奶粉(包括消費者直接購買和工業奶粉)是我國主要的乳制品消費產品,將全脂奶粉和脫脂奶粉按 1:8 折算成原奶,三者占比分別為 48%、46%和 6%, 總體消費量從 2000 年到 2016 年增長了 3.6 倍至 32液態奶、全脂奶粉和脫脂奶粉(包括消費者直接購買和工業奶粉)是我國主要的乳制品消費產品,將全脂奶粉和脫脂奶粉按 1:8 折算成原奶,三者占比分別為 48%、46%和 6%, 總體消費量從 2000 年到 2016 年增長了 3.6 倍至 32,314 千噸。
2000-2008 年國內乳制品消費量同比處于快速增長階段,平均增速為 16%;2008 年三聚氰胺事件使國內消費者暫時對乳制品失去信心,造成連續兩年 5%- 6%的同比下跌;2010 年起乳制品消費量進入恢復階段,至 2014 年的同比平均增速為 8%,較 2008 年以前的高雙位數增速略低;2015 年起國內乳制品消費又出現新趨勢,較 2014 年同比下降 2%;根據 USDA 預測,我國 2016 年乳制品消費量將同比回升 2%至 32,314 千噸。
國內乳制品消費量同比增長率
資料來源:公開資料整理
階段性乳制品消費量平均增長率
資料來源:公開資料整理
從乳品行業總銷售規模來看,自 2011 年起國內乳制品企業數維持在 600 家以上,銷售 總額同比呈下降趨勢,2014 年至 2015 年乳品企業的總營業收入處于持平狀態,預計 2016 年增速仍將維持在低單位數。
國內乳制品行業銷售總額及同比增速
資料來源:公開資料整理
一、液態奶
液態奶(包括高中低端白奶、乳飲料、常溫/低溫酸奶)是乳品主要消費產品 液態奶、全脂奶粉和脫脂奶粉(包括消費者直接購買和工業奶粉)占比分別為 48%、46% 和 6%,其中,工業用全脂奶粉主要用于生產嬰幼兒奶粉、乳飲料及復原乳和酸奶,應用 占比為 37%、22%和 33%,總體比重高達 92%;脫脂奶粉主要用于嬰幼兒奶粉和乳飲料。
我國工用全脂奶粉的應用占比
資料來源:公開資料整理
我國消費者主要購買的乳品為液態奶(涵蓋高中低端白奶、乳飲料、常 溫/低溫酸奶)和嬰幼兒奶粉,占比分別為 86.6%和 11.4%,其他乳品如冰淇淋、糖、巧 克力等的乳品消費占比為 2.1%。
我國消費者乳品購買量占比
資料來源:公開資料整理
目前我國液態奶的人均消費量為 18kg,遠低于澳大利亞 和新西蘭人均 110kg 的消費量,也僅為美國、歐盟、加拿大等地區消費水平的 1/4。同 時,我國整體乳制品(涵蓋奶粉、奶酪和黃油等)人均消費量約為 31kg,遠低于美國 208kg 的人均購買力。
我國和韓國日本地處亞洲東部,乳制品消費習 慣較為接近,以韓國和日本成熟的乳制品人均消費量來估算中國乳制品市場的潛在空間是較為合理的方式。韓國和日本的液態奶人均消費量分別維持在 33kg 和 31kg,是我國人均消費量的 1.8 和 1.7 倍,即對標韓國和日本,我國傳統乳制品消費能力還有不到一 倍的增長空間。
各國液態奶人均消費量(kg)
資料來源:公開資料整理
根據第三方機構的調查,我國一線城市的液態奶(高中低端白奶、低溫/常溫酸奶、乳飲 料)滲透率已達到 90%以上,人均消費量在 31kg 左右,消費剛性較好,但增長空間有限; 省會城市、二線城市和部分三線城市的滲透率已達到 70%以上,人均消費量約為 23kg; 大部分三、四線城市里乳制品滲透率僅在 50%左右,人均消費約為 16 公斤;而農村地區 僅為 7kg,滲透率在 20%左右。
按地區來看,我國東部和南部較發達地區的液態奶人均消費量 已趨近韓國和日本的平均消費量,增長空間有限;而欠發達地區如西部和中部地區的人 均消費量僅為 12 和 13kg,上升空間較大。
各地區液態奶人均消費量(kg)
資料來源:公開資料整理
我國各地區液態奶人均消費量
資料來源:公開資料整理
根據計算,嬰幼兒奶粉在消費者乳制品購買量方面占比約為 11.4%。隨著母乳喂養率的減少及喂養時間的縮短,過去5年我國嬰幼兒奶粉市場規模擁有高雙位數的增長率。 伴隨 2016 年二孩政策的開放,以及出生率出現小幅回升的 85-90 年生人逐漸進入生育 期,預測將為嬰幼兒奶粉市場帶來增量部分。根據易觀智庫預測,我國嬰幼兒奶粉市場 仍將保持雙位數的增長率。 嬰幼兒奶粉細分行業比液態奶景氣度強,但未來增幅較之前有小幅下滑,且考慮到在整 體乳制品消費占比較小,對乳制品行業總體的帶動作用有限。
中國嬰幼兒奶粉市場規模預測及同比增速
資料來源:公開資料整理
二、酸奶
酸奶包括低溫乳酸菌飲料、常溫酸奶、 低溫酸奶和希臘酸奶等產品,我國酸奶的人均消費量為日韓的一半,且多集中 在低溫乳酸菌飲料這類“偽酸奶”產品。與乳制品消費趨勢類似,隨著消費者 對酸奶的認知度加深,低溫乳酸菌飲料的人均消費量增速將會收縮,購買趨勢 將向更營養新鮮的常溫和低溫酸奶傾斜。
酸奶消費發展方向
資料來源:公開資料整理
受國內冷鏈建設不足的拖累,低溫酸奶的滲透率不能滿足消費者的需求,而全新品類常溫酸奶出 現彌補了低溫酸奶的需求,保質期有所延遲且利于運輸,同時不受奶源的限 制,可將單一產品的銷售從區域擴展至全國,成為了近年來增速最大的乳制品 子行業。根據食品行業網數據,到 2016 年底,常溫酸奶市場規模將突破 200 億,過去 4 年的復合增長率高達 62%,為先發企業如光明、伊利等乳企帶來大 規模營收增量。
常溫酸奶成為爆品快速增長
資料來源:公開資料整理
常溫酸奶對乳制品行業的影響力也逐漸增大,僅經過 5 年時間,常溫酸奶已經 占整體酸奶 33%的份額,低溫酸奶產品占比已下降至 67%。同時,2016 年預計 常溫酸奶占乳品行業整體營收的 6%,隨著常溫酸奶產能的擴張和渠道的逐漸下 沉,常溫酸奶的市場容量將在未來 5 年有望翻倍。
從整體乳制品消費水平來看,我國人均消費量約為 31kg,是美國、歐盟、新西蘭和澳大 利亞平均人均消費量的 15%左右;與乳制品消費習慣較為接近的日本和韓國相比,人均 消費水平也較低,是日本的 50%左右,韓國的 41%。
各國乳制品人均消費量(kg)
資料來源:公開資料整理
奶酪是濃縮的牛奶, 1 公斤奶酪是由 10-12 公斤原奶制成,具有豐富的營養價值,是乳 品消費升級的頂端。從全球各國奶酪的人均消費量來看,歐美地區是奶酪的主要消費者; 阿根廷、澳大利亞和新西蘭人均購買量也較高,在 8kg-12kg 區間內;亞洲地區韓國和 日本等地區的人均消費量較西方國家略低,在 2-3kg 內。
全球各國奶酪人均消費量(kg/人)
資料來源:公開資料整理
全球各國黃油人均消費量(kg/人)
資料來源:公開資料整理
從過去 5 年日本和韓國的奶酪人均消費量來看,日本自 2011 年起人均銷量在 2-2.5kg, 到 2015 年達到 2.3kg 左右,奶酪消費已步入成熟期。韓國的奶酪行業發展晚于日本, 但在近年的人均銷量也同樣到達2-2.5區間內,并于2015年向上突破達到了人均2.7kg。 目前我國奶酪的人均消費量僅為 0.5kg,且要考慮到我國傳統的奶酪市場主要位于北方 和西南的少數民族地區。因此,以飲食習慣相似的日韓為基準,預測我國成熟的人均消 耗量也在 2-3kg 區間內,預計至少有 4-6 倍的增長空間。
日本近 6 年奶酪人均消費量(kg/人)
資料來源:公開資料整理
韓國近 6 年奶酪人均消費量(kg/人)
資料來源:公開資料整理
我國奶酪行業方興未艾,根據 Euromonitor 數據,奶酪的市場銷售額為 35 億元,其中 再制奶酪約為 25 億,占了 70%以上的份額,而再制奶酪的銷售量則占奶酪總量 80%以上 的比例。 根據日本和韓國奶酪發展經驗,在當消費者接受天然奶酪的口味和了解其高營養之后, 天然奶酪則替代再制奶酪成為主要消費產品。考慮到天然奶酪需要優質奶源和優良精細 的制作工藝,日本和韓國的天然奶酪都是以進口為主,占比分別在 80%和 90%以上;而 再制乳酪皆以國內生產為主,日本和韓國進口僅占 6%和 39%。
日本天然乳酪進口占 80%以上,但再制乳酪以國內生產為主,占 90%以上
資料來源:公開資料整理
韓國天然乳酪進口占比在 90%以上,再 制乳酪以自產為主,約為 60%
資料來源:公開資料整理
中國由于受原奶價格長期低迷影響,奶農利潤受損,大面積存欄量下降,截止 2016 年底約下滑 10%,使 2016 年全年原奶產量微升,從 2015 年的 3755 萬噸 至 3800 萬噸。
全球主要乳制品出口國 2016 年原奶產量增速放緩
資料來源:公開資料整理
鄭重聲明:本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轉載文章僅為傳播更多信息之目的,如有侵權行為,請第一時間聯系我們修改或刪除,郵箱:cidr@chinaidr.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