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16年中國單晶潮流勢不可擋分析
2016/11/30 10:23:16 來源:中國產業發展研究網 【字體:大 中 小】【收藏本頁】【打印】【關閉】
核心提示:單晶 VS 多晶,行業公認單晶有絕對優勢。單多晶的晶體生長工藝不同,單晶硅的晶面取向相同、無晶界,品質優異,而多晶硅的晶面取向不同、晶界繁雜、位錯密布,晶格缺陷增多,導致單晶硅片與多晶硅片在晶體品質、電學性能、機械性能方面與單晶相比有顯著差單晶 VS 多晶,行業公認單晶有絕對優勢。單多晶的晶體生長工藝不同,單晶硅的晶面取向相同、無晶界,品質優異,而多晶硅的晶面取向不同、晶界繁雜、位錯密布,晶格缺陷增多,導致單晶硅片與多晶硅片在晶體品質、電學性能、機械性能方面與單晶相比有顯著差異。兩種材料的生產工藝與結構決定了單晶具有以下優勢:1)單晶硅比多晶硅材料具有更低的晶格缺陷 2)單晶硅片比多晶硅片有更高的機械強度,更低的碎片率 3)單晶硅電池比多晶硅電池的少子壽命和轉換效率更高,效率提升空間更大 4)單晶硅組件更高的集約性,更適用于屋頂等有限安裝面積的分布式電站 5)單晶硅電站比多晶硅電站的實際發電量多 5-6%以上,單晶硅電站長期衰減比多晶硅低至少 3%以上,單晶硅電站投資回報率比多晶電站至少高 3%左右。
單晶硅與多晶硅
最新公布的單多晶份額對比數據
單晶硅片技術的不斷進步,成本也在不斷降低,多晶硅片的成本優勢越來越小。歷經前幾年的光伏市場波動和搶裝熱潮,多晶以其低價和產能優勢迅速搶占國內低端市場,而單晶以其品質優勢主要外銷歐美高端市場。然而,單晶比多晶擁有更多的技術進步空間,且技術進步速度不斷加快,導致單晶逐步在低端市場擴大應用,特別是隨著單晶產能的提升和硅片價格的持續下降,來自發電端投資回報意識的提升降低了盲目搶裝,單晶組件最近幾年在國內開始持續擴大裝機量,并在發電端實實在在的對比中逐步呈現優勢,使得國內外光伏主流企業和投資商開始注意到單晶硅片相比多晶硅片具有更高的性價比,單晶代表著未來的趨勢,這種認可度 2016 年以來開始呈現爆發之勢。
單晶硅價格逐漸下降
“十三五”期間,分布式光伏的大規模建設將促使單晶需求爆發。“十三五計劃”提出到 2020 年底,太陽能發電裝機容量達到 160GW,其中光伏發電總裝機容量達到150GW,地面電站 80GW,分布式 70GW。據此規劃,十三五期間分布式電站裝機量有望從 2015 年的 6.06GW 大幅提升至 70GW,具有 10 倍的增長空間。對于分布式光伏來說,單晶組件具備集約化、美觀性、高收益性等多項特點,從日本的住宅裝機市場中可以看到,其單晶組件的比例達 70%。“十三五”期間分布式光伏的巨大增長空間將進一步刺激單晶技術的大規模應用,從而對單晶產能構成極大需求。單晶市場占有率從 2014 年的 5%上升到 2015 年的 15%,預計 2016 年提高到 25%左右。
目前全球量產多晶的轉換率在 17.5%-18%左右,P型單晶轉換率在 18.5%-19%左右,部分企業產品轉換效率已經超過 20%,N型單晶轉換率則更高,量產水平在 21%-24%左右。從未來發展看,多晶實驗室轉換效率提升空間并不大,量產水平與實驗室水平將逐步趨近,而單晶則上升幅度相對較大。 并且可以預見未來數年領跑者計劃對組件效率的準入門檻將會逐步提高,效率更高的單晶組件有望迎來更大發展空間。
單晶硅平均轉化率達 19.3% 高于多晶硅
鄭重聲明:本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轉載文章僅為傳播更多信息之目的,如有侵權行為,請第一時間聯系我們修改或刪除,郵箱:cidr@chinaidr.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