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17年中國單克隆抗體產業發展前景及市場規模預測
2016/11/27 10:36:39 來源:中國產業發展研究網 【字體:大 中 小】【收藏本頁】【打印】【關閉】
核心提示:我國單抗行業起 步較晚,直到 1999 年才上市了第一個國產單抗藥物——注射用抗人 T 細胞 CD3 鼠單抗,主要用于器官移植排斥反應。經過十多年的發展,至 2015 年,我國單 抗產業市場規模已達到 75 億元,近我國單抗行業起 步較晚,直到 1999 年才上市了第一個國產單抗藥物——注射用抗人 T 細胞 CD3 鼠單抗,主要用于器官移植排斥反應。經過十多年的發展,至 2015 年,我國單 抗產業市場規模已達到 75 億元,近 5 年 CAGR 近 50%(2010 年國內單抗產業 市場規模約 10.3 億元),發展迅猛。
據預測,到 2020 年,我國單抗產業市場規模將達到 280 億元,2016-2020 年年均復合增長率達 30%,仍遠超 Research and Markets 預測的未來 5 年全球單抗產業 9.84%的增速水平。
2010-2020 年我國單抗產業市場規模及預測
隨著技術的不斷升級,單抗憑借其特異性強、靈敏度高、并可大量制備、副作用。ㄈ嗽椿潭忍嵘蓽p小藥物副作用)等優勢,在全球范圍內廣泛應用于對藥物作用靶向性要求很高的腫瘤以及自身免疫性疾病的治療等領域。
全球單抗藥物主要應用疾病領域
隨著時間的推移,越來越多已上市的單抗藥物表現出更大的適應性,如由 Genetech 生產的貝 伐單抗于 2004 年上市之初被批準用于治療轉移性結直腸癌,2006 年新增適應癥 非小細胞肺癌,2007 年被歐盟國家批準用于治療乳腺癌,2014 年被 FDA 批準聯合化療治療宮頸癌,此外,貝伐單抗一直以來還被醫生用來治療黃斑變性眼。ˋMD)。不同于國際市場,目前國內上市單抗藥物主要應用于抗腫瘤領域,相應市場占比超過 70%。
當前我國單抗藥物主要應用疾病領域
受人口老齡化、環境污染等因素影響,我國惡性腫瘤發病率逐年上升,患病人數持續增長。2015 年,我國 抗腫瘤藥物市場規模已接近 1000 億元, 2020 年則有望突破 2000 億元,市場空 間巨大。
我國 65 歲以上老齡人口數量及占比變動趨勢
不同年齡段人群惡性腫瘤發病率
我國惡性腫瘤發病率逐年上升
我國抗腫瘤藥物市場規模及預測
傳統上一般采用放療或化療等方式來對腫瘤進行治療,但這些治療方式在殺死腫瘤細胞的同時,也極大地損傷了機體正常細胞,副作用較大;且腫瘤細胞對化療藥物易產生耐藥性,長期治療效果并不理想。 與放療、化療等傳統腫瘤治療方式不同,單抗藥物治療具有靶向、特效、低毒等優點,對腫瘤細胞的殺傷更具針對性,副作用也較小。此外,單抗藥物的半衰期相較常規化療藥物和小分子靶向藥物要長得多,一般能達到 20 天左右,因而對于腫瘤這種慢性病的治療來說,單抗藥物顯然要更適合。
單抗藥物與常規化療藥物、小分子靶向藥物比較
近年我國單抗藥物在抗腫瘤藥物市場中的占比走勢
目前,國內在研單抗藥物大多為國外重磅單抗藥物的仿制藥,隨著近年國外單抗藥物專利陸續到期,我國將迎來單抗市場發展的大時代。當前, 我國人均單抗藥物治療費用約為 0.8 美元,僅約占世界人均單抗藥物治療費用的 1/16,市場發展空間巨大。
我國人均單抗治療費用與世界平均水平比較
當前,國內上市抗體品種較少(12 個進口產品與 12 個國產產品,其中進品產品市場占比超過 80%,居于主導地位), 針對的治療疾病多樣化,行業整體競爭程度低。
當前我國進口與國產抗體藥物市場占比
鄭重聲明:本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轉載文章僅為傳播更多信息之目的,如有侵權行為,請第一時間聯系我們修改或刪除,郵箱:cidr@chinaidr.com。